甲状腺癌碘治疗安全吗?

  甲状腺癌术后碘-131治疗(简称“甲状腺癌术后碘治疗”)因其高效性和低副作用而被广泛应用。然而,在日常接诊中,经常有患者担心放射性碘治疗是否会对家人和周围的人造成危害?

  下面,就这个问题,我们从专业角度进行一一解读。

  一、了解放射性碘治疗的原理

  放射性碘治疗利用了碘在甲状腺组织中的高摄取率。碘-131(131I)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当患者口服131I后,甲状腺细胞及其来源癌细胞会优先吸收这种物质。131I在甲状腺组织内会释放出β射线和γ射线,前者能够有效破坏癌细胞,后者则有助于外部检测和监测治疗效果。

  131I的半衰期约为8天,这意味着它在体内会逐渐衰减并最终完全消失。尽管如此,在此期间,患者体内的放射性物质可能会通过唾液、尿液、汗液等途径排出体外,从而引发一些担忧。

  二、如何确保治疗安全?

  为确保放射性碘治疗的安全性,医院和医生会采取一系列严格的保护措施:

  一是住院隔离。在治疗初期,患者通常需要住院隔离数天,以减少放射性物质对他人的影响。隔离期间,患者会被安排在专用病房,这些病房经过特殊设计,可以有效屏蔽辐射。

  二是个人防护。患者在出院后需继续遵守一系列个人防护措施,例如:

  保持距离。建议患者与家人朋友保持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孕妇和儿童。

  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使用独立的餐具和洗漱用品。

  独立生活。尽量单独居住或使用单独的生活空间,避免与他人共用卧室和卫生间。

  三是医生指导。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安全指南。患者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行事,并定期接受检查,以监控放射性物质的排出情况。

  三、放射性碘治疗常见误区

  关于放射性碘治疗,存在一些常见误区,需要澄清:

  误区一:放射性碘治疗会使患者变成“辐射源”

  许多人认为接受放射性碘治疗的患者会变成“移动的辐射源”,对周围的人构成长期威胁。事实上,随着131I在体内的逐渐衰减和随着粪便、尿液排出体外,患者体内的放射性很快会降到安全水平。只要遵守医生的指导,患者不会对周围的人造成显著危害。

  误区二:放射性碘会污染环境

  一些人认为放射性碘会通过排泄物污染环境。实际上,医院会采取专业的废物处理措施,确保放射性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患者在家中也应注意卫生,使用独立的卫生设施,及时清理排泄物,避免污染。

  误区三:所有甲状腺癌患者都需要放射性碘治疗

  放射性碘治疗主要适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的患者,而对于甲状腺未分化癌或髓样癌患者,放射性碘治疗并不适用。因此,是否需要接受放射性碘治疗应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决定。

  误区四:放射性碘治疗后不能怀孕

  接受放射性碘治疗后,女性患者通常被建议在治疗结束后等待6-12个月再尝试怀孕,以确保体内的放射性物质完全排出,对未来胎儿不会产生影响。男性患者也被建议在治疗后等待数月再进行生育计划。然而,长期来看,放射性碘治疗不会对生育能力造成永久性影响。

  放射性碘治疗作为甲状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尽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暂时携带一定的放射性物质,但只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和相关保护措施,这些放射性物质对患者健康和周围人群的危害是非常有限的,大可不必担忧。

责任编辑:梁楠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科普园地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