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新闻中心 > 海南新闻
字号:

[海之南]琼中"水会所城":一座被遗忘的城池

来源: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作者: 时间:2005-12-06 02:48:31   

“水会所城”的南平门现在是水上市村的入口。今天,所城已不复存在,唯有墙角几块残石显示曾经的历史。

大保小学所在地是历史上曾存续了约二百年的“水会社学”的旧址。

所城原来城墙长达千米,高二米多,规模颇大,如今仅余部分残垣。

  琼中境内,黎母山脉下,南渡江畔,有一座鲜为人知的古城堡,迄今有400余年的历史,其轮廓犹在,但城楼和建筑已然不存。

  据《万历琼州府志》记载:“水会所城在琼山林湾都,去城三百里”,所城内设有守御所、社学。水会所城为当时中部的交通要冲,东达万宁、陵水,西通儋州、感恩,往北便是琼山和定安,商贸繁荣,人来人往,成为明清一段时期海南中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海南新闻网12月5日消息:海南岛虽说是四季如春,但这里的秋冬季节,草木还是显得有些许凋零。琼中境内,黎母山脉下,南渡江畔,有一座鲜为人知的古城堡,迄今有400余年的历史,其轮廓犹在,但城楼和建筑已然不存。

  黎母山地区处于海南岛的中心,在其周围分布着黎族各个支系,它不但是黎族的象征,历史上还泛指黎族活动的区域,包括现在的黎母山、五指山、吊罗山和七仙岭等山脉。

  秋阳高照,懒洋洋地抚慰着地上的万物,风儿徐徐吹拂,空气稍显干燥。11月初,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友人的陪同下,笔者几度前往黎母山地区,造访这座被人们遗忘的明代城池———“水会所城”。

清理掉界石上的杂草和泥土,阴刻楷字清晰显现。

  城池土墙之内有水上市村和大保小学;村民百余人,皆称其祖上为汉人

  11月10日下午,笔者初访水会所城。

  水会所城遗址位于琼中北部黎母山镇大保村委会,距离县城营根约40公里,东距镇政府仅1公里。遗址地势较高,处于一片山丘之上,现被大面积的橡胶林所覆盖,但城墙的轮廓依然清晰可辨,高约1米的土墙一眼望不到边,当年的规模由此可见一斑。

  同行的原琼中县史志办主任谢晋颀先生称:根据现存的土墙框架和清代乾隆古代地图所标示的“水会所城”的位置判断,这里应该就是所城的遗址。

  “水会”一名从何而来?《万历琼州府志》记载,“水会守御所在琼山县林湾都水蕉、大会二营之中”,所城周边有2个兵营把守,足见其地位之重要。“水会”之名可能是从“水蕉”和“大会”各取一字组成。

  站在土墙上放眼向南望去,前方大约4公里处便是连绵起伏的黎母山脉。

  上世纪90年代初,《琼中县志》编撰人员现场考查水会所城时,基本确认了它的规模:城墙周长1180米,高2.16米,宽3米;东西相距600米,南北相距300米,呈椭圆状,土石结构;建墙石砖为0.38米×0.18米×0.09米和0.28米×0.05米×0.9米两种。只是古籍中记载的东安门、南平门和西安门等三个城门以及城墙上的四座城楼已经找不到。

  从古城南面的一个缺口进入水会所城,步行百余米即到水上市村,只有24户人家100多名黎族村民,但都只会听却不会讲黎语。问及他们的祖上,67岁的钟耀群说:“我们钟家原是汉族人,祖先从福建迁来海南,后又从屯昌南坤一带迁到这里,与当地黎族通婚后,我们也就自认为黎族了。”其他村民也都说,他们的祖先其实就是汉人。

  笔者随即调查了大保村委会其余11个村落的黎族村民,发现当地还有邢、龙、吉、邱、吴、曾、黎、陈、林、王和黄等姓氏,除了王姓和黄姓为传统的黎族姓氏外,其余都是汉姓。据说他们的祖先早年因从伍、商贸或教书,从汉区迁徙到了黎区,然后就地娶妻生子,留下了后代。

  与笔者一起采访的琼中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龙朝雄,便是土生土长的大保村委会加林村人。他自称其祖为宋代迁琼的武官,后落籍在文昌,因此龙朝雄每年清明都要到文昌祭祖。

  笔者询问一些年老的村民为何城墙上的砖石了无踪迹,他们称日军侵琼期间,曾轰炸过村子,古城墙也没有幸免于难,不少部位被摧毁,此后日本人占据过水会所城一段时间;到了“文革”时期,生产队、学校和村民都争相拆取城砖回去盖猪圈、校舍和民房。

  水上市村西边是大保小学,据琼中县当地史学工作者考证,大保小学的所在地就是历史上“水会社学”的旧址。孩子们课间或在校园里到处跑动捉迷藏,或在大榕树下简易的球桌上玩乒乓球,学校的历史似乎对他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天要过得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

  在学校西边一段坍塌的围墙拐角处,龙朝雄发现了2块灰色的大砖,规模为0.38米×0.18米×0.09米左右,与现在常见的砖石截然不同,他估计就是古代的城砖,于是赶紧装上小车带回去,准备请考古专家鉴定一番。

  龙朝雄笑着说,他的小学时光是在大保小学度过的,说到城墙被毁,他在“文革”时也参与拆墙,当时谁都没有想到城墙上的一砖一石其实都是“宝贝”。

长在土墙上的老树造型很美。

  400多年前,明王朝在此修筑城池,使之一度成为中部山区的军事和政治中心

  采访时,经村民指引,在水上市村南面一片水田的田埂上发现了一块刻有文字的花岗岩石头。石头朝天一面较平,上面刻着“总府官田:上至东北山脚界止”等12个阴刻楷体大字,外加4条直线将字圈住;石头朝南向田的一面直书“下界民田”4个大字。由于没有落款说明,石上文字到底是何人、何时因何事而勒倒成了个谜。

  海南岛自元代开始,凡是有屯兵的地方一般都有屯田。《万历琼州府志》载,“水会所屯田二,曰琼宁,曰安靖。”石头上的文字或许是“水会守御所”屯田的田界说明,但不知它指是“琼宁”屯田,还是“安靖”屯田?

  在水会所城内,原先还树有一块题为“水会所平黎善后碑记”的石碑,碑文为明代礼部尚书、定安人王宏诲所撰,“文革”时被砸成两段,上半部之前还在大保村委会茅桥村后面的水利沟里,前段时间村民还用来洗衣服,现已沉入沟底,难觅踪迹;碑的下半部据说还在水上市村,但已经找不到。所幸史籍已将碑文内容记载。

  根据该碑和相关史料记载,万历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间(公元1597年至1599年),琼山南部地区(现琼中黎母山地区)的黎族群众在首领马矢的带领下,多次发动起义。万历二十八年,朝廷派兵平乱后,就地设置“水会守御所”,并修筑城池,水会所城因此诞生。

  明朝廷对水会所城的建设十分重视。《万历琼州府志》提到:“委指挥赵孟麟、牛政筑城,置参将府,调千户一员,拨各所军三百名守御,置有屯田”,“宪使林如楚、副总兵邓钟、抚黎通判吴俸相继踵至,规划善后不遗余力”。1600年,水会所城终于落成。

  黎乱的平息,“水会守御所”的设立,标志着海南岛中部黎母山地区军事地位的确立。但历代封建王朝对待少数民族采取的是“征”和“抚”相结合的策略,黎族起义便“征黎”,和平时期则“抚黎”,说得上是恩威并施。明代琼山县具有行政性质的“抚黎厅”便设在水会所城。

  从行政的角度来看,抚黎厅的设立可谓使这里成为当时中部山区的政治中心,水会所城也就兼备了军事和政治的双重功能。

  水会所城存在了多少年?什么时候废弃的?方志中没有明确记载,后人自然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古代的公署衙门大多随着朝代的更迭而沿用,水会所城可能一直使用到清代。

水上市村67岁的黎族老人钟耀群自称其祖上是汉人。

  “水会社学”诞生后,黎童得以读书明理,古代海南中部的文化教育中心逐渐形成

  清代雍正《广东通志·吴俸传》记载:“……水会社学,取府学生儒教黎童习读,黎人因此知学。”

  吴俸祖籍浙江,曾任琼州府通判,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开始兼管抚黎工作,平定马矢后,他招抚黎人时恪守信义,有几十峒黎族接受招安,新增纳税田地达几百顷之多。

  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水会社学设立,吴俸又从海南最高学府———“琼州府学”中挑选优秀学生到山区执教。《万历琼州府志》对吴俸的评价很高,说他任琼山知县期间,“爱民如子,有积案久冤连年不决者,即时昭雪。”后来吴俸被降职调往内地,百姓“裹粮赴上保留”,当时还有另外一名官员与他同日渡海,但“士民扶老携幼送吴者载道,而彼无一人”,吴俸为官之得民心由此可见。

  在吴俸等明代官员的推动下,水会社学的设立应该算是开了黎族教育之先河。据记载,明代社学的教育对象是15岁以下的幼童,教育内容包括御制大诰、本朝律令及冠、婚、丧、祭等礼节,教育经费有来自“学田”的收入和墟市的租税作为保障。

  明代海南的官方学校自上而下设有“府学”、“州学”、“县学”和“社学”,军方的学校叫“卫学”,民办的有“义学”,在叫法上除了“义学”外,还有“精舍”、“义斋”、“书屋”、“书舍”等。

  笔者查阅了海南现存的大量方志,发现水会社学可能是古代海南中部地区的唯一一所官办学校。水会社学衍变到今天的大保小学,学校的历史已有402年之久,算得是琼中地区乃至整个中部少数民族地区最古老的学校了。

  “水会社学”到底延续了多久?据清道光《琼州府志》记载,它最晚在清代道光年间就停止办学,但废弃原因不祥,存在时间大约200年左右。一所能够存在200年的学校,其影响力可想而知。

  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正在参与编写《海南教育志》古代部分的王俞春先生认为:“水会社学不但使所城当地的黎族子弟受惠,就是周边定安和儋州等州县,甚至在南面深山居住的所谓‘生黎’学童,只要交通允许,也都慕名前来求学,可谓泽被一方。”而据黎母山镇当地居民回忆,直到民国时期,还有外县子弟到大保小学读书。由此可以推断,在明清两代,水会所城成为古代海南中部地区的文教中心。”

  长期形成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其学风影响也是久远的。如今的黎母山镇民风纯朴,尊师重教,镇中学学生人数超过1000名,这在全县乃至整个山区的乡镇中学当中恐怕是独一无二的。如今的黎母山中学已经以其优美的校园环境跻身全国百所中学名校之一,这在中部山区来说,不能说不是一个办学奇迹。

“文革”期间,古城墙被大量拆毁。大保小学围墙上这块规整的砖石可能就来自古城墙。

  街市熙熙攘攘,人们南来北往,不经意间,这里迈进了一个繁荣时期

  黎母山镇位于琼中县北部,是该县面积最大的乡镇,人口17000多人,还不包括境内4个国营农场和2个国营林场的人口。黎母山镇有乌(石)那(大)公路横穿而过,东连琼中湾岭(即古代定安的岭门一带),西达儋州蓝洋那大,交通便利,人来人往,经贸较为繁荣。

  明代万历年间“水会守御所”、“水会所城”和“水会社学”的先后落户,使得黎母山地区历史性地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

  其实,早在万历之前的嘉靖年间,琼山人海瑞看到黎族人民居住在深山老林,地势险要,交通极其不便,对中央政权的统治十分不利,曾在《平黎图说》等奏章中提出在中部山区开辟“十”字道路,然后设县立所,创办学校,添置驿站的设想。

  明政府官员、巡道林如楚在《琼岛图说》中认为,水会所城建成后,有了专门的抚黎官员,有了专门的军事守御机构,还有了专门的教育机关,民众来来往往从事各种活动,州县的规模已经初步形成,更重要的是这里处于黎族核心位置,对稳定社会和维护统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林如楚还援引了海瑞关于开辟“十”字道路抚黎的构想,并梳理了万历年间中部地区的道路建设情况,肯定了水会所城的交通要冲地位:东达万宁、陵水,西通儋州、感恩,往北便是琼山和定安,“十”字状的道路已经形成“丁”字状。

  不过,听年老长辈叙说历史时才知道,古代的道路并不像现在的高等级公路那样宽阔和平坦,路况恐怕只能允许步行和骑马,能够抬轿算是奢侈的了,即使是府城的官道,最高级的路段只能驾驭马车,真是名副其实的“马路”。尽管如此,作为一个“千户所”,还驻有三百官兵,水会所城本身人数就不少,加上流动人口,其热闹景象想来并不比今天的黎母山镇逊色。

  作为一个交通重镇,商贸活动自然十分活跃。“水蕉市”,以及后来为纪念创办“水会社学”的抚黎通判吴俸而建的“吴俸市”(后改为“南利市”,现已废为“南利村”),都是当年比较有名的集贸市场;此外,后来一度存在的“榕木市”和“新林市”以及“腰子市”,都足以彰显水会所城一带繁华的市井生活。

  因此,说水会所城是海南岛中部地区的经济贸易中心应该并不为过。

  “马矢起义”和“水会所城”

  参照《定安县志》、《澄迈县志》、《水会所平黎善后碑记》和多种《琼州府志》,可以重温马矢带领黎族农民起义那段悲壮的往事……

  明代后期的万历年间,中央政权日趋腐败,宦官魏忠贤专权,导致贪官横行,污吏如麻,民不聊生。处于社会底层黎族人民的生存现状更是苦不堪言,于是反抗剥削与压迫的斗争时有暴发,其中以黎族首领马矢发动的农民起义影响较大。

  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琼山黎族农民黎福、黎广等率众起事;同年,定安黎族农民在马矢的带领下起事,明副总兵黎国耀统兵进剿,马矢义军顽强拒敌,“焚杀甚众”,各县地方“多受其害”,郡守李多见征广东高州、雷州和廉州等兵进行围剿,但无济于事。

  第二年,带管本道参政王民顺派遣指挥牛政,同琼州府监军推官吴洪绩、带管抚黎同知经仁木等,统兵入剿,运用计谋,抓获居禄峒义军首领黎坤和后,黎族义军受挫,暂时隐蔽起来。

  二十七年,即公元1599年,在马矢的发动下,琼山居林等峒再次起义,得到定安、临高、儋州、崖州等地黎族的响应,声势极其浩大。朝廷闻知此事后,立即下令雷、琼二府同知万煜和经仁木监军,派雷廉道副总兵黎国耀、东山游击邓钟、琼崖参将庄渭扬率兵分三路进攻。当年剿灭义军,“斩首级者不计大小,铲黎始平”,然后“设水会所于马屎巢穴”,即水蕉村(现在的水上市村,“蕉”与“上”海南话同音),改居林、居禄和沙湾等峒为都、图建置,琼山“林湾都”由此而来。

  马矢在旧志中多被写作“马屎”,“矢”和“屎”同音,有人认为是当时官方将领在写奏章和报表时或修志者故意扭曲马矢形象的字眼,现在的黎母山镇还有个“流马屎村”,是马矢战死的地方,相传村名来由与马矢有关。

  马矢领导的农民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毕竟触动了明王朝唯恐社会动荡的脆弱神经,促使朝廷为了稳定黎族地区,必须采取屯兵、筑城、办学等各种方式进行军事、政治和文化渗透,于是“水会守御所”、“水会所城”和“水会社学”相继应运而生。

  今人也许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马矢的举事,就没有当年“水会所城”的诞生,历史也许就要改写。

  明代海南的军事建置

  明代海南实行“卫所制”军事防御体系,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海南各地就形成了“一卫”和“十一所”的战略格局,“一卫”即“海南卫”(在今海口境内),管辖卫内和卫外总共“十一所”。

  “十一所”包括卫内的“前所”、“后所”、“中所”、“左所”和“右所”等5所,卫外的6所分别是东路的“清澜守御所”(今文昌境内)、“万州守御所”(今万宁境内)、“南山守御所”(今陵水境内)和西路的“儋州守御所”(今儋州境内)、“昌化守御所”(今昌江境内)、“崖州守御所”(今三亚境内)。

  及至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又从清澜、万州和儋州3个守御所抽调兵力在中部地区建立“水会守御所”(今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母山镇境内)。至此,明代海南的军事体系变成了“一卫十二所”的新构架。

  【鸣谢:海南乡土作家王俞春先生,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为本文采写提供大力帮助。】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甘晨卉
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
每日焦点
热度点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