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2月2日消息:2006年海南GDP增长12.5%,创1994年以来经济发展新高,步入了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最好时期。2月2日,省统计局的统计公报公布了许多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数据,令人振奋。
其实,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经济就是菜价贵不贵,就是荷包鼓不鼓,就是油盐酱醋,就是衣食住行,因为这些东西最好懂,这些东西也最实在。我们通过对2006年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数字的解读,为广大读者奉献一道道家常菜。
数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8%
2006年,全省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完成增加值134.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增速提高1.4个百分点;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8.30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4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农村消费品零售额64.72亿元,增长12.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41.14亿元,增长15.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5.33亿元,增长13.2%;其他行业零售额11.83亿元,增长11.8%。住房、汽车、旅游、通讯等消费热点继续升温,消费结构加快升级。
点评:从“生存型”开始转向“享受型”
去年,我省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外贸及旅游业持续走好,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增势较强,文化、旅游等产业特色优势不断增强。而家乐福、大润发等一批著名零售企业进驻海南,连锁零售业竞相发展,消费环境的不断优化,带动了消费市场活跃走旺。
消费品市场活跃是件大好事,说明咱老百姓在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上,收入不断增加,兜里的子儿多了,对预期收入信心增强,敢大胆消费了。另一方面,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人们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居民消费也开始从“生存型”逐步向“发展型”和“享受型”的物质精神文化消费转变了。
数据:在岗职工工资增长9.2%
2006年,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5742元,比上年增长9.2%;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9395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1.2%,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256元,增长8.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3.4%,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1.99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2.10平方米,增长1.4%。
点评:经济发展和惠民政策的结果
2006年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同向增长,是经济发展和实施惠民政策的必然结果。
在这一年里,伴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劳动就业岗位的增加、公务员工资改革与事业单位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多予、少取、放活”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有效地支持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城乡居民在经济增长和惠民政策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5%
2006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5%。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2%,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分类别看,居住类价格上涨7.7%,食品类价格上涨2.3%,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上涨1.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1.1%,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0.5%,衣着类价格下降4.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下降1.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1.0%。
点评:实现低物价上涨良好格局
2006年,我省市场物价保持稳定,持续22个月维持了较低水平,实现了高经济增长、低物价上涨的良好发展格局,为经济平稳、较快、健康发展创造了一个稳定的环境。
或许,低物价上涨这个说法不易为老百姓所接受。确实,在2006年里,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食”字相关价格“一涨再涨”,老百姓的感触太深了,怎能说是低物价上涨呢?然而,食品价格上涨仅是消费价格中的单一价格上涨,即结构性价格上涨,并未影响到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在实际生活中,并非每个老百姓都能悟出一个低物价上涨。
正如统计数字所显示的那样,随着市场上大部分工业产品供过于求和对医药市场的限价整治,汽车、彩电、冰箱等大宗消费产品和医疗、娱乐等类价格显著下降,抵消了食品类价格上涨给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带来的压力。
不管怎么说,老百姓感触不到低物价上涨均属正常经济现象。毕竟,食品类等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价格上涨给老百姓的生活影响太深了。
数据: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长1.3%
2006年我省劳动就业规模继续扩大,经济增长有效增加了就业岗位。2006年末,全省全部在岗职工人数73.48万人,比上年增长1.2%;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51万人,增长1.3%。
点评:这个数字来之不易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社会和谐的一个支点。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新增适龄劳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劳动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不仅普通的劳动者面临就业问题,甚至高学历者对就业前景也难以乐观。1.3%的新增就业人数增长率的确来之不易。
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有关政府部门能够采取多项措施,给广大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数据:普通高校在校生增长28.8%
2006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9.01万人,比上年增长28.8%;普通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在校生6.41万人,比上年增长9.8%;高中在校学生13.79万人,增长16.8%;初中在校学生47.53万人,比上年增长2.0%;适龄儿童入学率99.8%,毛入学率97.7%。
点评:优先发展教育得到体现
去年一年,我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补一免”政策,加大困难大学生救助力度,完成农村中小学38.25万平方米D级危房改造。去年较好地解决了高考移民问题,给海南考生增加了8000多个上大学的机会,全省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
数据: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增长11.4%
2006年,全省共有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不含离退休人员)94万人,比上年增长11.4%;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含离退休人员)90.96万人,增长4.3%;工伤保险参保人数71.54万人,增长3.8%;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9.13万人,增长4.2%。年末全省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48万人,比上年仅下降1%;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84个;城镇社区服务中心4个。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完善,全省农村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年底全省农村低保人数达15.3万人。
点评:得益于经济的加快发展
社会保障水平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去年我省经济不断发力加快增长,GDP达到1052.4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617美元。随着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的不断加快,我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将日益完善。
责任编辑:陈荟蔓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