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海南建省20周年:辉煌的成就 灿烂的未来

  “善弈者谋势”,历史大棋局中的一步落子,只有跨越时空维度,方能看出弈棋者的高瞻远瞩。

  历史选择了海南!

  这是石破天惊的时刻——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批准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海南被赋予当时全国最优惠的开放政策和改革试验权。共和国最年轻的省份诞生了!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诞生了!

  这是沧海桑田的变化——从一个长期作为国防前哨、对外比较封闭的海岛到全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从计划经济模式到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落后海岛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的美好家园。近20年中,海南经历了有史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海南开发史上最伟大、最辉煌的一次跨越。

  这是全国领先的“第一”——率先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率先推行“先上车后买票”的企业登记制度改革;率先实行“一脚油门踩到底”的燃油附加费改革;率先实行落地签证;率先建立外商成片开发的洋浦开发区;率先试水生态省建设;率先进行航权开放试验……海南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了“窗口”、“试验田”和“排头兵”作用。

  回望海南近20年的奋斗历程,我们看到的,是一部实干苦干、大打基础的创业史,是一部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改革史,是一部攻坚克难、百折不挠的拼搏史!

  今天,当琼岛800多万儿女以优异的成绩向党和全国人民汇报的时候,我们情难自抑,感激神州春雷,感激阳光雨露,感激浩荡东风……

  1987年6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说:“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海南岛和台湾的面积差不多,那里有许多资源,有富铁矿,有石油天然气,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亚热带作物。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

  海南近20年的发展,无可争议地向世人昭示:党中央和邓小平关于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近20年中,海南这艘前行的航船,经历的不仅是阳光明媚的景致,也走过峡谷密布的河道,是党中央为我们指引了正确的航向。近20年的历程表明,做好海南的各项工作,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紧密结合省情,把党的执政理念和中央的大政方针贯彻好、落实好。

  1989年初春,乍暖还寒,一场震惊国内外的“洋浦风波”骤然而至。就在国内外舆论沸沸扬扬,外商却步,海南干部群众困惑为难的时候,是小平同志4月28日作出重要批示:“我最近了解情况后,认为海南省委的决策是正确的,机会难得,不宜拖延,但须向党外不同意见者说清楚。手续要迅速周全。”邓小平的亲笔批示,肯定了洋浦的开发建设路子,维护了海南特区改革开放的形象,也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

  “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江泽民同志手书的题词,镌刻在天涯海角的巨大岩石上。来自中南海的嘱托和期望,则铭记在海南人民心中。

  20世纪90年代初,海南出现了以“房地产热”为特征的“泡沫经济”,“泡沫”破碎后,经济发展跌入低谷。

  1993年4月,江泽民同志第三次来到海南,他科学分析了海南改革开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要求海南调整产业结构,发挥海南岛独特的资源优势;改革开放的起点更高一点,步子更大一点,把经济特区办得更活、更实、更富生机、更有成效。

  深刻的教训使人们认识到:海南要持续快速发展,不能没有实业;发展实业,不能脱离自身的优势。

  1996年1月31日,省委二届四次全会提出“一省两地”的产业战略,即把海南建设成中国新兴工业省、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度假休闲旅游胜地。

  时至今日,“一省两地”以及“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和“三不”原则等一系列正确的思路和政策的实施,推进了海南的发展。经过数年的经济结构调整,挤压泡沫、夯实基础,海南经济开始从恢复性增长向健康快速增长转变,逐步走出房地产泡沫经济带来的阴影,摘掉了金融高风险区的帽子。

  昔日的“烂尾楼”被华丽的楼宇、雄伟的大桥、繁忙的工厂取代;落户海南的博鳌亚洲论坛会址迎来如织的游客;世界小姐总决赛4次落户三亚敞开了海南国际化窗口;新型工业、热带高效农业、热带海岛旅游业“三足鼎立”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初显成效。

  世纪之交的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上了新平台。

  新世纪,新阶段。世界经济格局出现新变化;全国各地改革发展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特区靠优惠政策独领风骚的局面已经改变,海南会被“边缘化”吗?

  面对新的形势,海南怎么办?

  在特区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中央领导高瞻远瞩,为海南指明了一条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意愿、符合海南省情的发展道路。

  2006年12月,在全国经济工作会议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对海南发展做出重要指示:努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突出经济特区的“特”字。

  “特”字是海南的魂!海南近20年的成就源于“特”字,海南的未来系于“特”字。

  “我们需要重塑特区意识,重振特区精神,再创特区辉煌!”——这是今年4月举行的省第五次党代会发出的号召。

  一条经济特区建设与发展的新路径展现了海南的崭新境界:以体制创新、对外开放、艰苦创业和抢抓机遇的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努力把海南建设成为绿色之岛,开放之岛、繁荣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近20年前,“特”字成为海南人民为之振奋的新鲜概念;而今年,“特”字再度成为响彻琼岛的最热词汇。

  近20年前,“洋浦模式”催生国内吸引外资规模最大、政策最优惠、开放度最高的改革开放实验区;而今年,洋浦保税港区获准设立,创下了保税港区的四“最”——政策最优惠、功能最强、管理模式最先进、手续最简化,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里程碑、海南开放的新标高。

  近20年前,资金、项目、人才涌向海南带来历史性的机遇;而今年,洋浦保税港区获准设立、东环铁路开工、新航天发射场落户文昌,巨贾云集,人气旺盛,海南正迎来大开放、大开发的新时期,又一次面临重大历史发展机遇。

  昨日的特区人,写下了气势磅礴的壮丽画卷;今天的特区人,又吹响了新一轮发展的冲锋号角。

  新形势下海南的特别之为,就是敢闯、敢干,做改革开放的示范。于是,在2007年,我们看到——农垦改革“破冰”前进;林权改革开始启动;省农信联社挂牌营运;海口试水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海南国际旅游岛正在积极申报中……

  新形势下海南的特别之为,就是以特别的能力,做科学发展的示范。生产总值连续几年以两位数增长,2006年,海南的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千亿和百亿;在全国率先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在全国率先消灭了中小学D级危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参与率提前两年实现国家要求的目标;文明生态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的全国品牌……海南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方面的能力赢得了全国的尊敬。

  新形势下海南的特别之为,就是以特别的精神状态,做奋发有为的示范。“要坚持实干兴省,抓住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踏踏实实干起来”——2007年,在历史性的机遇面前,省委向全省党员干部发出了号召。在成就面前,在使命面前,我们要永不满足,永远保持勇往直前的干劲、牛劲,艰苦奋斗,奋发有为,创造特区新的辉煌。

  又到山花烂漫时,“特”字精神写不完!

  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纪念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特别报道 “1988-2008,巨变20年”,专栏以“回顾辉煌成就,展望灿烂未来”为主题,将主要报道海南建省办特区20年来取得的各项成就,报道省和各部门、各市县举办的各项纪念活动。栏目图文并茂,将运用各种新闻体裁,以雄辩的事实,印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海南实践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我们将把这次纪念活动报道作为党报精品战略来实施,力求做到精心策划、精心采写、精心制作,力求做出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

  回顾过去,催人奋进;展望未来,信心满怀。

  今天,特区事业的接力棒传递到了我们手中。20岁的我们豪情万丈;20岁的我们朝气蓬勃;20岁的我们自强不息!20岁,一个崭新的生命之船正扬帆起航!

  让我们紧握接力棒一起奔跑吧!

  奔向浩瀚大海,奔向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