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开展全省黎苗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

  南海网1月27日消息(本网记者 王晓灵)海南居住着黎、苗、回等多个民族,他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文化瑰宝正慢慢消失。在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王楚蝶等八名代表提出,在全省开展黎族、苗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

  代表们认为,海南是个多民族的省份,聚居着汉、黎、苗、回等40多个民族。多年来,海南各族人民以勤劳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之中,以精湛的技艺和独具特色的织锦、民歌、节庆、山兰酒、竹筒饭等黎族苗族节庆、饮食和文化艺术绽放异彩,《鹿回头》、《达达瑟》等黎族歌舞剧目也向全省、甚至全国观众展示了黎族、苗族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但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民族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冲击,黎族、苗族民间艺人随着年纪的增大与逝世,而且有些民间艺术后继乏人,许多优秀民族民间技艺濒临失传,“去世一个人,失掉一门艺”已成为近年来民族地区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因此黎族苗族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严峻的形势,文化生态保护问题越来越突出。

  代表们建议,为了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黎族苗族文化作为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的一个重要和有效手段,建议省政府在全省开展黎族苗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黎族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一是对全省的文化生态情况、尤其是处在民族地区的黎族苗族民间文化进行全面的普查摸底,将具有研究、开发、挖掘、弘扬的黎族苗族传统文化较完整的村庄、区域划定为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展深入细致的保护工作;二是对全省的民间艺人、尤其是民族民间艺人进行普查,建立和完善民族民间艺人的档案资料,开展民间艺人与民间艺术之乡的命名与保护工作;三是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培训班,鼓励民间艺人将精湛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四是对具有开发价值的如织锦、黎族苗族特色饮食进行扶持开发,实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增加民族地区黎族苗族群众的收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注入新活力。

责任编辑:魏燕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