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12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海网2月18日消息:记者今天从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日前,国家文化部公示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我省12个项目榜上有名,其中新入选项目有9项,扩展项目有3项。

  自2005年起,我省已先后有两批共21个项目进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将对加强我省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项目分为十个方面: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我省新入选的9个项目是:琼中黎族民歌、黎族竹木器乐、海南斋醮科仪音乐、琼剧、海南椰雕、晒盐技艺、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黎族服饰、南海航道更路经;3个扩展项目是:崖州民歌、海南八音器乐、文昌公仔戏与三江公仔戏。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符策超、王海昌告诉记者,我省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较之两年前获批的第一批项目,数量增加,内容也更加广泛,更加丰富:名闻遐迩的琼中黎族民歌,传统音乐类,由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报送;黎族竹木器乐,传统音乐类,由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五指山市联合报送;海南斋醮科仪音乐,传统音乐类,由定安县报送;琼剧,传统戏剧类,由海南省琼剧院、海口市联合报送;海南椰雕,传统美术类,由海口市报送;晒盐技艺,传统技艺类,由儋州市报送;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传统技艺类,由东方市报送;黎族服饰,民俗类,由海南省锦绣织贝有限公司、省民族研究所联合报送;南海航道更路经,民俗类,由文昌市报送。除以上9个项目外,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还向记者介绍了另外3个扩展项目情况:崖州民歌,传统音乐类,由乐东黎族自治县报送,虽我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已占有一席,但三亚与乐东流传崖州民歌各有特色,它源远流长,是海南岛南部西部历史的活化石;海南八音器乐,传统音乐类,由海口市报送,属十番音乐,在唐宋时期已现雏型,至明代已成熟。它因采用八大类乐器而得名,蕴含浓厚乡土气息,为百姓喜闻乐见;文昌公仔戏、三江公仔戏,传统戏剧类,由文昌市、海口市联合报送,同属木偶戏,公仔戏融文学、美术、音乐、戏剧于一体,是根植于民众之中民间艺术瑰宝。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文化部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要求,组织有关专家按照评审标准对全国30多个省市申报的2450个项目进行评审和科学认定,提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并向社会公示。今年公示的名录项目分为新入选项目与扩展项目两部分,新入选项目564项,扩展进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134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王学忠说,我省在本次总共报送26个项目,而在公示名单中榜上有名的已达12项之多,其成功率高达46%,而全国平均的申报成功率仅为27.5%。近年来我省上上下下对此项工作极为重视,各市县积极配合,省有关专家工作十分努力并富有成效。王学忠还告诉记者,国家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大了力度,2005年我省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已得到国家160万元的专项保护资金支持。

  下一页:海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名录项目简介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