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小国资” 大作为

  海南电力将主要股份转让给国内企业华能集团,而华能在海南的投资,解决了未来10年海南电力供应和投资缺口的矛盾。

  曾经连续8年亏损的海钢,自从引进上海复星集团,实现重组之后,复星集团一次性拿出9亿元资金,解决了海钢公司1.4万名职工全员安置问题。而新组建成立的海南矿业,实现了老矿山企业的完美转身。

  这些例子,仅仅是海南国有资产改革探索的一个侧面。

  “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海南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双大战略”,不仅使海南国有经济存量得以盘活,又带来了数量可观的增量效应。就海南国有经济的改革、重组等课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海南省国资委主任裴真。

  “我作为海南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后的第一任省国资委主任,感到荣幸,但更感到责任和压力。”裴真对记者说,海南省国资委2003年11月成立时,面对的是一个国有资产总量不大、管理不到位、资产质量差、绝大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50%以上企业停产半停产等一系列问题,“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我们的任务非常艰巨。”

  裴真介绍,海南国资委成立以来,坚持从省情出发,针对海南省地方经济基础薄弱、国有企业效益差、缺乏优质主体的客观情况,提出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努力盘活存量资产,通过发展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海南省委、省政府“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的发展战略指导下,海南国有资本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引导和放大作用。这是他们的中心定位。

  据了解,目前海南省国资委重点监测企业22家,至2007年底,资产总额224.6亿元,净资产127.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2.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由2003年的净亏损,扭转为盈利5.97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06.0%。

  建立完善国资监管体系

  裴真对记者说,海南省国资委成立后首先着手做的,就是建立国有资产监管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和监督体系,推进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

  他介绍,首先是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的政策体系。海南国资委先后出台或修订了60多项规章制度,覆盖了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企业重大事项管理和企业负责人管理等多个方面和多个环节。

  其次是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的组织体系。根据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海南省国资委在2006年完成了对省直29家厅、局单位所属300家经济实体的清理,对符合移交条件的223家企业完成了移交,通过集中交接和分类管理,初步建立起省国资委—重点监管企业—中小企业的三层次监管体系。

  第三是构建国有资产监管的制度体系。海南除了重点出台一批企业改革的制度规范和操作规程外,还制定了企业内控制度和风险控制、中介机构质量控制、财务决算审计管理、国有独资公司章程管理、企业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管理等一系列监管制度。同时,海南还积极推行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目前已确定了22家企业为推行总法律顾问制度的试点企业,初步发挥了企业法律事务机构参与重大经营项目决策和运作的作用。

  第四是健全和规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体系。推行以财务预算为基础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试点企业扩大到16家。与15家企业负责人签订了年度《经营目标责任书》,落实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根据业绩考核结果兑现了奖惩。进一步规范了薪酬分配管理,初步形成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

  第五是加强和改进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强化监事会监督;强化财务监督;强化审计监督,做到“任中有审、离任必审”;强化资产流转监督,建立统一、开放、规范的产权交易平台,于2004年底设立了海南产权交易所,完善交易规则,推动企业国有产权交易进场公开操作,阳光交易。

  第六是探索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出了省属国有独资公司建立董事会试点的总体思路和工作方案,并选择了4家企业进行试点。

  盘活存量资产

  海南省国资委成立后,坚持“优质资产优先重组”策略,提出了以存量换增量的国资发展方向。裴真介绍,他们先后完成了电力资产、汽车项目、有线电视网络和八所港的重组,转让了海口火电等一批项目的控股权,不但回收资金18.08亿元比转让资产10.77亿元增值67.9%,而且成功引进了华能、国电、南方电网、中海油、中石化、一汽、中国有线、上海复星等一批中央大型企业和著名民营企业战略投资者,带动了与大陆输电联网工程等一批项目的建设。吸引投资近300亿元。“这些项目重组和转让充分体现了海南省委、省政府关于‘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但求所得’的指导方针和‘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的发展战略。”裴真说。

  国有产权转让收益增强了海南省政府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财力,利用收益资金再投资于重要基础设施和关键领域的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了一批大项目的上马和扩建。在海南省财政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例如,投资5亿元组建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构建政府投资主体和项目融资平台,融资近130亿元,撬动一批大的项目,其中就包括重组洋浦土地开发公司、投资参股组建新华航空集团、东环铁路项目、西环铁路提速改造工程等;投资3.25亿元整合水利电力资源组建海南省水利电力发展有限公司,建设省重点水利工程大广坝二期项目;投资3亿元组建海南路桥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构建了全省城乡路桥工程建设的投资主体和融资平台……

  “今后,以这些优质主体和项目引资合作或产权转让,将吸引更大的增量投资,有利于增强全省经济发展的后劲。”裴真满怀信心地说。

  劣势企业有序退出取得突破

  “我们本着‘做大做强一批、改制重组一批、关闭破产退出一批’的改革规划,从2006年开始全面开展了推进中小国有企业改制和关闭破产的攻坚战。”裴真向记者介绍,通过完善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政策措施、创新推进企改革的体制机制、多渠道筹集改革成本,多种方式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等措施,列入改革计划的海南省属国有企业全面办理了立项,进入改制和关闭破产程序。至2007年底,海南省国资委成立以来累计推进737家省属企业完成或基本完成改制关闭破产,安置职工5.06万人,改制面已超过省属国有企业的85%。

  “在推进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海南国资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妥善处理国企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以发展推动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了社会的稳定。”裴真说。

  在具体工作中,裴真介绍,一是创新维稳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了预防和处置不稳定因素的工作机制和国企稳定风险防范体系,有效化解了一些不稳定因素。

  “国资委系统完成改制和关闭破产的企业一年比一年增多,但没有引发新的重大不稳定事态,职工来信来访数量逐年下降。”裴真说。据统计,2005年海南国资委共接待来信来访529批次,6326人次,来访办结率80%;2006年接待职工来信来访403批次、2854人次,分别比2005年下降26.4%和54.5%,来访办结率91.2%,比2005年提高4.2个百分点。2007年,共接待职工来信176件,来访114件441人次,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4.46%和32.94%。

  二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妥善解决海南省经济建设中的若干遗留问题。裴真举例,如粤海铁路贷款担保、海南高速公路投资补偿、美兰机场建设征地欠款、鹿回头国宾馆重组等问题,调整了国投海南水泥有限公司等资产债务重组方案,促成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三是积极运用法律手段,调解处理企业改革发展中涉案问题,使企业合法权益得到有力维护。裴真介绍,海南省国资委成立以来协调处理的企业法律纠纷50多宗,挽回或者避免经济损失近7亿元左右,几乎都是由于过去管理不规范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通过协调解决企业涉法事务的努力,保障了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了案件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职工社保接续和再就业问题得到逐步解决。“我们在制定改制重组方案中,始终把保障职工利益摆在首位,特别是把解决职工安置和离退休人员安排问题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免除了职工的基本生活和离退休职工的后顾之忧。”裴真介绍,海南国有企业在改制中,千方百计为职工再就业创造机会,海南国资委在选择投资者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重组时,把解决职工就业问题作为重要评审条件,努力使职工在改革中受益。

  五是“用好金融优惠政策,不良金融债务重组工作取得可喜成果。”裴真说,海南国资委积极利用国家对金融资产处置的优惠政策,抓住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战略转型的有利时机,以低成本推进国有企业不良金融债务重组。先后以较低价格完成对长城公司海口办共53.08亿元两个债权包回购后的处置工作,其中,涉及全省国有企业335户,债务总额27.35亿元,大大减轻了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和风险,为企业保全了有效资产,为改制重组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裴真表示,海南省国资委成立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些成绩还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国资、国企中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社会稳定的压力越来越大。”他认为,国有资产监管仍存在薄弱环节,相当部分中小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混乱,遗留问题和法律纠纷较多;重点企业法人治理不够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仍不健全,企业发展动力和竞争能力仍不够强。“因此,我们还需要继续不懈地努力探索,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全心全意 为海南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看好并做大做强这份家当。”裴真说。

责任编辑:陈荟蔓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