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农业合作保护生物多样性 促海南农民增收

  南海网7月13日消息:中德农业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管理项目在海南取得成效,不仅唤醒人们保护生物多样性意识,也促进海南农民增收。今天,省农业厅召开该项目实施两年总结会议。

  农民种稻,现在普遍选择良种,因为可以高产。不过,五指山市水满乡有三个村,今年早稻都选择当地传统品种,每亩也实现增产120斤。这三个村是中德农业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管理项目定点村,在早稻播种过程中,项目方组织专家在三个村举办3期农民田间学校,传授育秧、田间管理技术要领。

  下鹿是三亚市一个黎族村庄,农民收入较低。两年前,该村被确定为中德农业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管理项目村后,大力发展传统农业生产,在房前屋后种植传统槟榔、瓜菜、养殖本地畜禽,全面发展庭院经济,农民人均收入年增加400元。今年,下鹿村还被三亚市确定为新农村建设创建点。

  中德两国政府2006年决定在海南开展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管理项目,引导农民保护和种植濒危物种,并帮助农民销售其产品,从而推进海南农业可持续性发展。五指山、保亭、三亚共有6个村庄成为项目定点村。

  生物多样性不仅为海南农业发展提供丰富的物种资源,同时也使海南成为中国农作物育种基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正是在三亚发现野生稻野稗,并应用于杂交稻育种,为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做出巨大的贡献。但在利益驱动下,现在农民种外来良种面积不断扩大,传统地方品种和野生物种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省农业厅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陈廷源说:“项目出发点是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但不是单纯保护,而是开发性保护。项目定点村普遍建立农民田间学校,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有效提高农民种养传统农业品种经济效益。”

  随着项目推进,五指山猪、水满鸭、什岭鸡等传统品种饲养规模明显扩大,树仔菜、雷公笋、鹿舌菜、白花菜等野菜种植规模超过5000亩。同时,还发现不少新的物种,如保亭的野生白荔枝、五指山织锦印染的野生植物、“五色饭”植物染色物种。

  陈廷源说,项目的实施唤醒了人们保护生物多样性意识,为海南生态省建设注入新的内容。省农业厅将编制原生境保护项目报农业部,争取农业部专项资金支持,建立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经济

最新经济市场动态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