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2008年海南琼剧汇演日前落下帷幕这是海南省建省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汇演。本次汇演涌现出一大批新人新剧,值得关注。本报今起将推出“琼剧大戏台”系列报道,敬请留意。
琼剧新秀在崛起
在海南,琼剧艺术是大众百姓和海外华侨十分喜爱的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省艺校的琼剧班是我省培养琼剧人才的主要基地,琼剧事业要兴旺发达,必须努力培养人才。“这次琼剧汇演,为表演和编剧传承人才起到了关键作用。”陈育明说。
陈育明告诉记者,在这次汇演上,一些年轻演员开始挑起大梁,出色完成了对巨作的诠释和人物塑造。尤其是在省琼剧院和省文化艺术学校共同演出的一台折子戏上,之前未曾在大戏中担任角色的年轻演员将琼剧艺术很好地呈现,这可以大大推动海南琼剧的发展,让大家看到琼剧的美好明天。
琼剧应走出国门
“在这次汇演中,海外琼剧社团的加盟,使得本土戏剧有了新的活力。”陈育明告诉记者,在海外,只要有琼籍侨胞在的地方都会有琼剧艺术。这次琼剧汇演中,还有来自新加坡海南会馆戏剧组的表演。虽然是海外的团体,但是从音质还是舞台表现来说,并比本土剧团表演得差。他们通过琼剧乡音,展示了对家乡艺术的热爱。
陈育明觉得,应该经常邀请海外剧社回到海南,这可以更好地让琼剧艺术符合海外市场,让琼剧走出省,走出国门。
琼剧也要与时俱进
此次汇演中,一些新创作的剧本让戏迷眼前一亮。陈育明感慨道,以前人们习惯于看古装戏、习惯于看才子佳人、看大团圆的喜庆结局,对现代戏特别是一些悲剧结局还是有抵触,这实际上束缚了琼剧的的创作,观众也失去了欣赏更有思想性、艺术性,更加震撼人心的作品的机会。而在这次琼剧汇演上,由琼海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局组织创作,琼海市琼剧团编排的一部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代题材琼剧《沸腾的万泉河》,以真实的故事改编,歌颂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批人,贴近现实生活,赢得戏迷,尤其是年轻戏迷的喜爱,在年轻人中较好地普及了琼剧艺术。
说到海南琼剧发展,陈育明认为,从《狸猫换太子》开始,海南琼剧才开始崭露头角,逐渐发展起来。但是相比全国各个地方的戏曲来说,琼剧的发展还远远比不上。所以,为了海南琼剧有更好的发展,有更广大的市场,要善于挖掘人才,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人才。选派一些优秀的人员到外省学习,吸取借鉴别人的优秀,根据自己的原有特色,再借鉴别人的精华,融入到其中,发展带有海南特色的、有影响力的海南琼剧。他相信,在多方的努力下,海南的琼剧事业必将蒸蒸日上。
责任编辑:霍筱薇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