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玉衣照亮省博物馆
国宝展昨起预售门票,展览从4月1日起至6月2日
本报海口3月26日讯(记者吴雅菁实习生温馨)由省委宣传部、省文体厅、省教育厅特别支持,中国电信独家冠名,国家博物馆和海南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国家宝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精品(海南)展”开展在即,摆放于省博物馆的106件国宝也渐露真容。记者从省博物馆获悉,今天所有展厅基本布展完成。同时,门票预售工作也正式启动,从今日起观众可前往指定购票点购票。
作为本次精品展最大看点之一的“金缕玉衣”一共分成头、身子、胳膊、大腿等10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单独的整体,用1203块玉片和2567克金丝连缀而成。整件玉衣长约为1.8米、宽70厘米。在展出的国宝中,陶器和玉器占据了较大份额,且其出土时间多集中在秦汉以及更早时代。
随着布展工作进入尾声,“中国电信·国家宝藏(海南)展”的门票销售也已正式启动。为满足观众的赏宝需求,主办方从今日起向市民预售门票,观众可前往椰海酒店6001房、省博物馆和市内各报刊亭、机票售票点等指定点购票。普通票价每张30元,中小学生票价每张15元。
此次展览从4月1日起至6月2日,开馆时间为09:00至18:00。在展览期间,主办方还特别推出“看国宝,送手机”门票抽奖活动,预计送出手机上百部。
据海南日报报道:奥运缶落户省博物馆
本报海口3月26日讯(记者黄晶)去年8月北京奥运会上,2008个奥运缶表演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今天,编号为1112、1108的两个奥运缶正式落户海南省博物馆。
奥运缶特指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演出“击缶而歌”所使用的道具“缶”,仿照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冰鉴缶仿制而成。青铜冰鉴缶有夹层,夹层里面放冰,缶里面放食物饮料,可算是古代的小冰箱。
记者在省博物馆看到,奥运缶通体金黄,四周雕龙,长宽均为1米,高0.8米,缶面布满了祥云图案,雍容华贵中透出中华民族的传统底蕴。
据介绍,奥运缶的主要材料是树脂,击打的缶面是用牛皮做的,在缶面周围排列了无数白色小灯,只要打开缶底部的机关,一击缶,白灯就会亮,缶槌上则布满了红色小灯,这就是人们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看到的奥运缶随着击打声闪闪发光的秘密。
缶是中国古老乐器的一种,在中国古代的“金、石、土、革、丝、竹、匏、木”合称八音的乐器分类中,属于土类乐器,本是用来装酒的瓦器,敲打起来就算是音乐。
关于缶,最著名的典故就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述的“秦王为赵王击缶”那段故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用“击缶迎宾”的方式作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序曲,就是依此取法于古人,同时集合了现代科技的声光电缶阵以缶面灯光打出数字倒计时,传递出一种时光穿越的动感。
据了解,北京奥组委送给海南省博物馆的奥运礼品还有开幕式道具竹简、奥运引导员服装等,省博物馆将于近日安排展出。
责任编辑:甘晨卉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