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东佛罗镇福塘村党支部书记方才和

  乐东佛罗镇福塘村党支部书记方才和

  “哈密瓜村支书”

  带出全村甜蜜生活

  本报记者周元邵长春特约记者孙体雄

  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乐东福塘村党支部书记方才和。本报记者周元摄

  开栏的话

  村支书是最基层的党员干部,也是与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党员干部。

  基层农民要致富,农村要实现小康,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如何很关键;而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强不强,又在于能否选好一个村支书。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我省的田间地头,活跃着这样一群村支书:他们不仅能带头致富,同时也积极地带领群众致富,充分发挥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迎来建党88周年之际,本报特推出优秀村支书风采专栏,敬请广大读者垂注。

  福塘村位于乐东黎族自治县佛罗镇,村里人口不多,只有1701人,但村民的新房子近年却是一栋接一栋地竖起来。6月23日,记者沿村道走进这个村庄,仅新村自然村路段两旁,就看到不下30栋新楼,两三层高、漂亮崭新的墙面、带着有果树的庭院,有的树荫下还停着小轿车或皮卡车。

  可以看出这个村生活的甜蜜。而这一切,离不开哈密瓜的大规模种植和“哈密瓜村支书”方才和的努力。

  老板变成“家长”倾囊传授技术

  44岁的方才和1990年代初就开始种西瓜和哈密瓜,也是镇上最早用大棚种植哈密瓜的农户之一。2004年被选为福塘村委会主任时,他已是身家100多万元的老板。

  村里68岁的老党员陈运达回忆说,2004年以前,村民主要靠种植水稻、搞泥浆工过日子。村里有个菜市场,卖肉卖鱼的箩筐下都会压着一个账本,记着村民赊的账。“那时一天全村杀一头猪都卖不完,现在要杀两头猪。”陈运达说。

  当上村主任后,方才和一门心思引进大棚种植技术,带领村民发展哈密瓜产业。“说实话,以前村里人请教我哈密瓜种植的一些技术问题,我可能还有点保留,毕竟想着先要让自己兜里富起来。”但当了村主任后,方才和恨不得将自己所有的知识一股脑门传给村民,让村里人马上致富。

  由于担心沙地无土栽培技术不成熟,怕亏本,当时村里人很少有人种哈密瓜,方才和当时承包一亩沙地一年地租才20元。为了打消村民顾虑,方才和带头在村口建立了第一个30亩地棚种植哈密瓜示范基地,当年大棚哈密瓜除去成本外,每亩比常规种植多1800元。

  看到了甜头,方才和抓住时机,动员和引导村民发展大棚哈密瓜生产。当年该村6名党员和28位农民就联合创办了430亩大棚密瓜生产基地,每亩收入近4000元。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