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慷慨烈士冯平:我为革命生,也为革命死]
这是琼崖革命先驱冯平英勇就义前留下的珍贵照片。如果没有这张照片,后人真的难以想象这位英雄面对敌人时的慷慨从容。
1924年,冯平受中国共产党选派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学习政治和军事,他的同学中有后来声名显赫的聂荣臻元帅。4年之后的1928年7月,这位琼崖革命先驱血染金江,惨死在敌人的刺刀下。富有历史意味的是,杀害他的正是1932年淞沪之战中冒死抵抗日军的抗日名将蔡廷锴部属。
冯平被捕伤痕累累入金江
“1928年7月,是冯家伤心欲绝的日子。作为琼崖工农红军总司令兼西路总指挥的冯平,他的英勇就义不仅让正处于革命低潮中的琼崖革命受到重挫,同时也让冯家陷入无以名状的伤痛中。”7月22日,海南日报记者前来拜访冯平的侄子冯子平先生,这位饱经忧患依然达观爽朗的老人感叹说。
今年79岁的冯子平在冯平牺牲后的两年出生。这个伤痛的日子不断被长辈提起。伯父的宁死不屈、英勇就义的一幕时常在他眼前浮现。据史载,冯平被捕第二天,澄迈县金江墟到处张贴布告,醒目的黑体大字“共匪头冯平被擒”贴满金江城,白色恐怖的消息四处散播。这一天,正是金江墟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里八乡赶来,冯平被捕的布告刺激人们的好奇心和同情心。老百姓在低声传说“冯平今日要押来金江。”
11点多钟,小道消息传来,人们涌向河边,看着对面河岸,金江的水滔滔长流,只见对岸四个国民党兵抬着一个绑在交椅上的青年上船,船越来越近,有人喊:“冯平来了!”原来是国民党军副团长陈国勋及士兵护船过河,冯平上岸,只见交椅两旁绑两根竹,四个“白军”抬着。
受伤的冯平此刻被绑在椅上,面无惧色,脸上还流露出激动的神情。他对站在路旁的群众说:“父老乡亲们!感谢大家来看我冯平。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杀了一个冯平,还有千万个冯平!”———冯平的慷慨激昂,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英勇气概,立即感染了在场的百姓。在国民党军刀枪的前后“护送”下,伤痕累累的冯平进入“绅士局”的大院里,由一个连的敌军日夜看守着。国民党没有立即杀掉冯平,企图通过劝降和允诺,让冯平“投诚”和叛变。
蔡廷锴劝降宁死不屈
澄迈县国民党县长王光玮是冯平中学时期的同学。他受上峰指令,到“绅士局”来劝说冯平放弃共产主义信仰,归顺国民党。冯平揭露敌人诱降的阴谋,宣传共产党主张,把王光玮驳得抬不起头来。冯平说:“王光玮,你还记得文天祥的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吗?”王光玮点点头,含羞而去。
冯平被捕消息传来,我党组织千方百计营救冯平。开始,估计敌人会把冯平送去海口,于是,组织了二三千人,带着长矛、钩刀、大刀等武器,在黄竹、白莲一带的甘蔗园路旁山林里埋伏,等押送冯平路过时,冲出来劫走。这些人中,还特别挑选了二三十个年青力壮的人,准备一劫到冯平就抬走。但是,等了好多天没有动静。
蔡廷锴也担心从澄迈押送冯平去海口可能会出事,便到澄迈来亲自审问冯平。他劝说冯平:“你如改变信仰,可以到省里当官。”
冯平答:“要我不信共产主义,比太阳从西边上来还难。”
蔡廷锴说:“共产党杀人放火。你为什么要当共产党? ”
冯平说:“杀人放火的是你们,不是我们。共产党是为穷人、为全人类谋利益的,富人恨她,穷人爱她,我就是喜欢共产主义。”
蔡廷锴说:“你是苏联留学生,有学问,又年轻,回头是岸。”
冯平说:“我为革命生,也为革命死,你何必白费心机。”
蔡廷锴多次审问,但冯平宁死不屈、昂首以对。蔡廷锴问多了,冯平只重复一句:“我个人之生死,早已置之度外。请便吧。”
1928年7月4日上午11时,冯平和他的亲密战友符节,被国民党反动派军警押送到刑场。两个战友高唱《国际歌》,向沿途成百上千的人民群众频频点头告别。行刑时,冯平和符节高呼:“共产主义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冯平英勇牺牲时年仅二十九岁。
冯平牺牲以后,他的战友冯白驹等继承他的遗志,继续高举武装斗争的旗帜,战胜艰难险阻,坚持孤岛奋战。冯白驹对战友们说,冯平同志牺牲了,但他为共产主义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他号召全体革命战士向冯平学习,把革命斗争进行到最后胜利。
英雄折翅冯氏家族伤痛深
1928年8月,是冯氏家族伤心欲绝的日子。作为琼崖工农红军总司令兼西路总指挥的冯平,他的英勇就义不仅让正处于革命低潮中的琼崖革命受到重挫,同时也让冯氏家族陷入无以名状的伤痛中。
家人感觉到冯平的牺牲不是从那个噩耗开始的,而是从他留下来的书籍和衣物,从回忆他的仪容,他的笑谈开始的。据从海南传来的消息说,冯平就义的那天依然表情平静,浓密的眉毛下那双炯炯发亮的眼睛充满着对人间的热爱。他看上去还是那么温情,甚至还有很浓的书卷气。那些前来目睹冯平走向刑场的姑娘和老太太们,简直不能接受如此潇洒英俊的青年竟将头颅落地。冯家充满希冀的一员顷刻间折断了翅膀。
1928年8月,远在泰国的冯平之父冯思余忽然接到二儿子冯平在澄迈金江被国民党枪杀的噩耗。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的冯思余,尽管道理上明白只要革命就会有牺牲的危险,但是,当消息传到自己耳中时,他还是无法相信这就是事实。难道他最亲爱的寄予希望最大的儿子,一个温和斯文、从小善解人意的好孩子,就这样永远离开这个他所热爱的世界?
这一年冯平才29岁,而在同一年初,老人的另一个儿子冯葵南因叛徒的出卖已经在海南牺牲,而且两位牺牲的儿子同是共产党员的妻子(1920年冯平与郭兰英成婚,郭兰英于1926年入党)也相继被敌人杀害,一个曾经热闹的充满人气的华侨家庭突然间痛失几个支柱人物,这悲痛难以诉诸笔墨!
这一年,当地亲友常向老人问起他的两位儿子离世的消息,令他黯然神伤,冯思余知道他必须离开这熟悉的环境。他辞去了在泰国曼谷的工作,带着唯一活着的儿子冯夙芳,来到泰国南线路坤府北汶浪,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艰难创业.
责任编辑:甘晨卉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