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自风流——白沙自治县科学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黄晓华吴泽明赵红

  

云层覆盖的白沙县城宛若仙境。白沙是山的世界、水的源头,也是云的故乡、林的海洋。原生态保护已成为该县的治县之本。

  本报记者苏晓杰摄

  有人说,这是山的世界。的确,你看,那密密匝匝的山峦,到了天边还是连绵起伏……

  有人说,这是水的源头。不假,瞧吧,南美山头那股清泉,流到山下竟然汇成大河……

  正是有了白沙的翠峰绿谷,黎族祖先早在距今约3000年的时候已在这里繁衍生息。

  正是有了白沙的涓涓细流,海南人民的母亲河——南渡江才奔流直下,一路欢歌。

  走近白沙,我们领会了绿水青山的含义,贴近白沙,我们懂得了科学发展的内涵。

  其实,我们无意讲述山里的传说与神奇,只想告诉你,白沙人为保护生态所展现的情怀和担当……

  一份责任:矢志不渝守青山

  “三月来到放倒树,放树原要刀和斧,老人搬树青年砍,砍来砍去山都无……”

  一曲老山歌,唱出了旧时白沙人砍山的忧虑。

  在过去,由于生产方式的落后,“女人烧山种山兰,男人上山打山物”,原始的山林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坏。解放后特别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后,这种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逐步得到改变。勤劳的当地人一年年植树造林,保住了山的翠绿。近20年来,该县平均每年造林3万亩,森林覆盖率平均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

  目前,白沙黎族自治县拥有森林面积245.96万亩,覆盖率高达77.43%,被称为海南的“肺”。

  驱车行走在白沙的山路上,碧绿、翠绿、墨绿等不同层次的绿扑面而来,千姿百态的翠峰绿谷令人目不暇接。

  这里的青山养育了绿水。白沙是我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南渡江、昌化江、珠碧江均发源于此,松涛水库积水面积的73.5%位于白沙境内。

  保护好这片青山绿水,已经成为白沙人的一种自觉意识。建省以来,历届县领导班子都坚持这样的清醒认识:保护好青山绿水,不仅关系到白沙的生态,而且关系着全省的发展大局。刚刚履新的县委书记严正态度斩钉截铁:“生态保护这根弦一定要绷紧!”

  守住青山不放松,这是白沙人的一份责任,是白沙人的一种担当。

  本着这份责任,白沙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发展的首位,实施“生态兴县”战略。近年来,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天保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封山育林和封山护林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对全县144.5万亩的热带天然林全部实行封山育林和封山护林。聘请290名护林员、46名专业管理人员对全县森林进行管护,平均每年投入管护经费400多万元。

  因为这种担当,白沙在产业规划、城乡建设、项目实施等各个环节,都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利益。坚决关闭地处松涛水库上游的原县纳税大户白沙糖厂;严格禁止在25度坡地以上开垦种植农作物;推广新建楼房配套建设三级排污处理机制,降低水源的污染率。

  2006年至2008年,该县环境保护投入达1.45亿元,环境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投入达2.56亿元。去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每年从地方财政安排100万元用于生态补偿。去年以来,为建设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理工程,该县在地方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毅然投入配套资金达1050万元。

  “有树才成山,有山才有水,有水才有人。”这是当地山民朴实的心声。白沙通过持之以恒地进行生态环境教育,使保护青山绿水渐渐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通过生态建设与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白沙工业废水治理率达100%,达标排放率达99%;废气处理率达100%,达标率达85%以上;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指标范围内。全县各大河流水质均达Ⅱ类标准,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

  白沙丰富的森林资源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每年可涵养水源12.2亿立方米,其中注入南渡江水量9.2亿立方米,使松涛水库库容明显增加,为下游市县200多万亩农田和100多万人口提供了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山因水而秀,水因山更清。水如碧玉山如黛,走进白沙的城里人,总感觉这里到处是公园、花园。于是,一首新的山歌这样唱道:“与侬坐下面对面,阵阵风吹花顺开。坐在南面吻花香,四邻人扬好花园。”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霍筱薇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经济

最新经济市场动态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