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两会委员:发扬本土文化 丰富旅游产品

  文化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委员们提交多份提案——

  发扬本土文化 丰富旅游产品

  本报海口1月24日讯(记者范南虹)海南人文资源历史悠久而独特。在政协海南省五届三次会议期间,省政协委员围绕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了大量的提案,其中不少提案把关注的眼光放在挖掘发扬海南本土文化上,期望用文化提升国际旅游岛的内涵,丰富国际旅游岛的内容。

  海南本土文化独具魅力

  省政协委员关金生认为,海南传统优势文化经过漫长的发展、积累、沉淀,不能把它丢了,要激发海南人民对本土文化的热爱。

  九三学社海南省委在《关于充分发挥苏轼文化遗产独特作用的建议》说,文化生态的多元性决定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越具有持久的吸引力与生命力。因此要充分发掘、保护、开发、弘扬好海南的文化资源,包括本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

  面对如此丰富的海南特色文化,省政协委员们普遍认为,目前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存在着对岛屿文化重视不足,非物质文化发掘不够,生态文化保护不力等诸多问题。因此,政协委员通过提案提出了发扬本土文化,以文化提升国际旅游岛品味和内涵的建议。

  建立“黎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九三学社海南省委在《关于积极向国家申报建立海南“黎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议》中提出,要保护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性的黎族传统文化,让国际旅游岛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建议》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在未来五年中在全国范围内确定10个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我省应该积极向国家申报建立海南“黎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划定黎族历史文化遗产最为丰富、密集的地区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对其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并给予其政策、资金、人员上的扶持。

  打造省会城市文化自由区

  致公党海南省委提交了《配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打造海口文化自由区建议》,认为海口作为海南的省会城市,应充分打好文化牌,打造“文化自由区”,彰显城市个性,创出城市品牌,并以此参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建议》提出,创建海口文化自由区,制订文化发展最优惠政策,用三五年将海口打造成一个百业兴旺、文化魅力独树一帜的新兴滨海文化城市。在海口文化自由区内,实行“自由准入、自由创作、自由交易、减免税费、代办审查、奖励成果、鼓励出口”等政策。

  对于海口文化自由区的建设,致公党海南省委还提出了具体建议,如:兴建文化艺术产业园,从国内外逐步引进100名艺术家、100家影视制作企业、100家文艺演出企业(团)等。

  致公党海南省委在提案中建议:结合旅游路线,开发特色文化体育产业。政府部门应对琼剧、儋州调声、临高人偶剧、黎锦、更路簿、盅盘舞、黎族传统乐器鼻箫等乡土文化,黎族三月三、军坡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一批文物古迹,加以包装推销,形成旅游文化产业品牌。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