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军两小时击退国民党守敌

  4月21日上午,海南日报记者一行来到澄迈北部的桥头镇才芳村附近的“才芳港”。港湾的西侧是连绵约500米的小山脉,当地人称之为“才芳岭”。才芳岭临海的北端被称作“才芳角”。才芳村的老人们告诉记者,60年前的三月初一(4月17日),解放军就是从才芳角爬上才芳岭,一举歼灭驻扎在当地的国民党军队。

  1950年4月16日晚上7时30分,第四野战军渡海作战兵团第一梯队西路编队——40军主力部队6个团的18700余名指战员,从雷州半岛灯楼角一线海岸起航,向海南岛临高角进发后10分钟,第一梯队的东路编队——43军128师2个团和1个营的近7000名将士,也从雷州半岛的港头港和三塘港一线海岸,分乘98只木帆船挥师南下,于次日凌晨2时许至6时,开始在才芳港以西的才芳角、林诗湾、玉包港和雷公岛一带抢滩登陆,仅用2个小时便击退那里1个步兵营和1个炮兵连的守敌。

  从最陡峭的才芳角登陆

  “下半夜我们就隐隐约约听到才芳角方向响起枪炮声,凌晨2点钟以后枪炮声变得激烈,上午8点过后,枪声渐渐往南边的花场港方向转移,村里人才敢走出家门。我们到才芳岭上和才芳港一看,那里的国民党驻兵已经不在了,估计是被解放军打跑了。”才芳村84岁的王平义说起往事,历历在目。王平义1949年从澄迈简易师范毕业后,受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委派,回到家乡的桥头小学当校长,对海南解放战争记忆深刻。

  当时,王平义等人还发现才芳角最陡峭的一段崖岸底下,有一些解放军战士遗体,有的压在机关枪上,有的漂在海面上。村民们猜他们应该是在攀爬过程中摔下去,或被敌军击中掉下去后牺牲的。

  村民自发掩埋阵亡者

  看到解放军烈士的遗体后,才芳村老百姓便自发在岸边掩埋他们。

  在才芳村西面的玉包村,79岁的吴文新告诉记者:“那年3月27日和4月17日,40军加强团和43军部队先后2次登陆时,正逢上我们准备出海捕鱼,刚走出村口就听到枪炮声,知道在打仗,就赶紧回家去了。”

  战事结束后,玉包村的村民在玉包港、林诗湾和村子北面的坡地上,发现300多名阵亡者。吴文新的父亲那时候是村长,组织村民将他们就地埋葬。

  两度接应大军的老人

  本报连续推出“探访解放海南登陆点”的报道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关注,澄迈福山镇文生村88岁老人王桂蕃就与记者联系,讲述60年前他两度接应渡海军队的故事:“3月27日,我在玉包港接到了40军118师政治部主任刘振华,他说要看看文生党支部的同志们,我就带他到了我们村;4月17日,43军128师的主力在才芳港到玉包港一带登陆,我又去接应,一些受伤的战士还被送到文生村和附近的官族村治伤和调养。”王桂蕃在1930年代参加革命,1941年入党,党龄已近70年。

  1950年4月17日,四野渡海作战兵团第一梯队西路编队和东路编队先后在临高和澄迈登陆后,作为第二梯队的43军军部及其主力,也于4月23日海口解放当天晚上在秀英港和天尾角登陆,此后纵深挺进澄迈、儋州、昌江等地,月底歼灭盘据在感恩县(今东方市)八所港和北黎的残敌。5月1日,海南全岛宣告解放。(本报桥头4月21日电)

责任编辑:霍筱薇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