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时代变迁劳模精神永在

  记者手记:时代变迁劳模精神永在

  本报记者范南虹

  颜振文、张昌杰、陈庆、符史钦,从1950年代的劳模到21世纪的劳模,我都采访到了,无论哪个年代的劳模,我发现他们身上有一些共同的精神品质: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勇于创新、无私奉献。

  有人说,时代不同,劳模精神的内涵不一样,劳模的标准也不一样。但是,从我采访的不同年代的劳模身上,我都能看到他们折射出不同年代最可贵的劳模品质。从排水工卢修学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掏粪工人时传祥的影子;从胶工张昌杰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铁人王进喜的影子……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劳模的身份在变化,劳模的队伍也越来越丰富多采,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劳模以农民、工人为主,演变为如今以知识分子、科学家、企业家等为主。劳模队伍组成内容的丰富,说明我们的社会也越来越多元化。

  采访符史钦,他有两句话让记者特别感动,一句话是“我要当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民营企业家”,一句话是“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劳动中得到快乐”。无论是农民劳模、工人劳模,还是知识型劳模、企业家劳模,他们都以劳动为乐,这个劳动不是简单的体力付出,而是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

  所以,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流转,劳模精神的主旋律不变。可喜的是,从符史钦这位去年评选的劳模身上,我看到新时代的劳模不仅继续发扬了老一代劳模的优良传统,而且还赋予了劳模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有知识,勇于创新、善于创造财富。

  符史钦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国家还处于物质十分匮乏的阶段,那个年代的劳模埋头苦干、艰苦朴素,多是劳动能手;进入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提倡劳动光荣、劳动致富;到了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劳模更要主动融入市场,在劳动中创造出更多财富的同时,要主动肩负起社会责任。

  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布的《关于推荐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通知》中,“无私奉献”已经不再是衡量劳模的关键指标,“对事业有突出贡献”成了评选的首要标准。可以说,劳模的评选标准也越来越多元化,无论哪个时代,劳模们艰苦创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不会丢失,只会越来越丰富,劳模精神永在,不同时代的劳模也必将激励着不同时代的人为国家为民族而奋斗。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文体

娱乐文体活色生鲜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