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促进开发,以开发支持开放(节选)

  以开放促进开发

  以开发支持开放(节选)

  社论(原载1983年5月24日一版)

  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指出:海南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开发建设好这个资源丰富的宝岛,对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国家四化,巩固南海国防都有重要意义。

  海南的开发建设,必须立足岛内资源优势,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内部潜力,讲求经济效益,逐步建立起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一方面积极稳妥地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发展进出口贸易和旅游事业,以开放促进开发,以开发支持开放。当前,应扎扎实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千方百计把农业进一步搞上去。海南的农业生产要以橡胶等热带作物为重点,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在保证粮食总产、单产稳定增长,不增加粮食调进的前提下,鼓励国营农场、农村社队和个人积极发展橡胶、甘蔗、咖啡、可可、腰果、油棕、椰子、香料、水果、反季节果菜、南药等经济作物,发展水产养殖和海洋捕捞业、畜牧业、家禽饲养业,大抓工副业,使商品上调和扩大出口。要因地制宜,搞好农业区域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土地。

  第二、积极恢复和发展林业生产。海南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造成水土流失,水源枯竭,部分土地沙化,亟需采取坚决措施扭转这种状态。要切实贯彻保护、恢复与发展并重的方针,刹住乱砍滥伐之风;粮食、橡胶、其他经济作物应同林业有个合理比例;省属和区属林场五至十年内要以营林为主,严格控制采伐量;划出若干片荒山交给部队、集体和社员营造薪炭林、用材林,实行谁种谁有。

  第三、狠抓交通和能源建设。交通落后和能源缺乏,是当前海南经济发展中两大薄弱环节。国务院已决定由国家投资兴建岭头至八所五十公里铁路,扩建海口秀英港和八所港码头,建设儋县洋浦深水港,建设长坡破区年产五十万吨混合煤的露天煤矿和装机五万千瓦的电站。这一系列工程的兴建,将极大地改善我区交通和能源的落后状况。我们要千方百计确保这些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

  第四、逐步建设起以利用本岛资源为主的工业结构。大力发展橡胶、食粮、林产品加工、皮革、矿产和建材等工业,努力创出一批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当前要切实抓好工业调整,坚决关停并转那些没有发展前途的工厂,立即采取得力措施逐个整顿现有企业,迅速改变多数工厂亏损的局面。要积极筹集内资,利用外资,搞好企业的技术改造。

  第五、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积极发展热带作物、水海产品、菜牛、乳猪、反季节瓜菜和土特产品的生产,在保证区内市场供应的基础上,大力扩大出口,并逐步增加工矿产品的出口比重。要采取各种有利的方式,实行优惠待遇,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第六、积极兴办旅游事业。海南有条件逐步建成国际避寒冬泳和旅游胜地。要先把海口、三亚的旅游设施搞起来,然后再把海口古迹、兴隆温泉、陵水猴岛、三亚海滨浴场、通什民族风物、松涛水库、那大热带植物园等旅游点建设好,联成旅游线。使之各有奇景,各具风格,富有吸引力。

  第七、切实办好教育、科研。智力开发是开发海南的根本大计。要提高师资水平,从小学抓起,改善教学质量,办好基础教育。将一批普通中学改为职业中学,办好中专和专科学校,积极筹办海南大学和教育学院,培养高中级人才。

  指明海南的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彭青林

  “以开放促开发。”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是现在不少地方政府的口头禅,也是发展地方经济行之有效的办法。但它的诞生与闻名和海南的开发密不可分。1983年,中央11号文件批转了《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提出“以对外开放促进内部开发”的海南发展方针,在全国掀起海南开发开放的热潮,也使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这句口号也因此一举闻名天下知。

  《海南日报》1983年5月24日的社论《以开放促进开发以开发支持开放》正是在学习落实中央11号文件精神的最高潮时发表的。

  虽然已经过去20多年,当时负责编务的老同志们年近耄耋,无法回忆起文章的作者究竟是谁,但他们对于这篇重要的社论和那个激动人心的年代仍然记忆犹新。

  时任海南日报总编辑的章锦涛回忆说,1983年上半年的很多事情都能感受到海南即将发生的变化,“以开放促进开发,以开发支持开放”在各种场合被反复提及。

  其中之一就是当时国家和广东省的领导频繁视察海南,影响最大的当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2月10日的海南春节之行。时任海南日报副总编辑的关欣全程跟踪采访了胡耀邦视察海南的全过程,在他后来的报道里,胡耀邦在海南明确讲到了这个方针。

  胡耀邦说:“海南岛要以开放促进开发,以开发支持开放。开发和开放是密不可分的,是互相促进、互为条件的。这是我们的方针,你们要瞄准那个湿热带和广阔的海域,看准了就干,不要犹豫。”

  此前,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在海南进行了10余天的调研,一同调研的还有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任仲夷。他们都是改革开放重要的策划者和实践者,而他们专程停留调研的目的,正是为1个多月后通过的中央11号文件作准备。

  当时担任编辑的杨宗生还记得中央11号文件传达后岛内热烈的气氛。文件里明确了系列开放海南的具体政策和措施,给了海南八个方面较大自主权,还要求各部门从人、财、物上积极给予直接支持。海南从一个封闭海岛一跃成为“不是特区的特区”,海南的对外开放由此真正启动,大规模开发建设海南岛的序幕由此揭开。

  翻看当时《海南日报》的报道,可以感受到海南开放开发的火热氛围。报纸在头版头条位置开设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加快开发建设海南”的专栏,糖厂、电厂、大桥、矿山、道路……全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情况;中央各部委纷纷派员到海南考察,为海南制定规划,支持多项基础建设上马;海南大学也在11号文件下达后不久完成筹备工作,准备第一届招生;更有从全国各地雪花般飞往海南人事部门的信件,一大批中高级知识分子和专业人才要求调到海南工作。

  政策有了,氛围有了,面向新的历史,海南应该怎么做?社论《以开放促进开发以开发支持开放》的适时发表,既是坚定方针,也指明了海南发展的方向。社论中说:“海南的开发建设,必须立足岛内资源优势,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社论同时指出,要扎扎实实抓好农业、森林保护和林业、交通能源建设、工业、对外经贸、旅游、教育科研等七件事。

  站在海南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这篇社论的时代意义依然没有褪色。

  椰乡东郊访问记之一——

  摇钱树与摇钱术

  作者陈鹰叶京陈绵福(原载1984年5月2日一版)

  记者四月底来到著名的椰乡——文昌县东郊区采访,发现这里的椰林风光又增添了许多秀色。在中央今年一号文件精神的鼓舞下,东郊农民正在兴起一股“办厂热”,各种经营形式的椰子加工厂,雨后春笋般遍布于椰林深处。这些小工厂,就象一棵棵破壳而出的椰苗,充满着蓬勃向上的活力。

  东郊原是文昌县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全区三万七千多人口,只有一千五百亩水田,加上旱田和坡园,也不足人均七分地。然而,东郊的椰林资源却相当丰富,全区现有椰林三万多亩、椰树四十多万株,年产椰果三、四百万只。过去,在“左”的思想禁锢下,只讲“以粮唯一”,不讲宜椰则椰。农民守着摇钱树,却摇不出几个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东郊的椰树普遍承包到户,并鼓励谁种谁有,全区每年新种椰树上千亩,“三代同园”的椰林到处可见。椰林资源的发展带动了椰子加工业的发展。据去年底统计,全区有各种椰子加工厂七十八间;今年初,农民又集资新办椰子加工厂四十九间,总共一百二十七间,从事椰子加工的劳力有三千多人。

  据区委领导同志介绍:过去农民卖一个椰果只收入三角多钱,现在有了加工厂,经过多层次的综合利用,一个椰果的产值已增加到九角钱。

  三角钱是怎样变成九角钱的呢?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一些加工厂。

  东郊的椰子加工厂,以联合体为经营的主要形式,具有小型、灵活、劳动密集、投资少、收益快等特点;按其对椰子综合利用的层次,可分为椰子食品加工、椰鬃加工、椰壳加工三种类型。记者走访的几家椰子食品加工厂,都办得很有特色。他们重视市场信息,实行以销定产,薄利广销,讲求效益,产品畅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由大队企业和农民合资联营的椰海食品厂,生产的椰子硬糖以味醇质优赢得顾客的喜爱。他们的产品在全国轻工食品订货会上大受青睐,今年头四个月已销出产品一百吨,可创纯利三万元。良田乡农民邢增群等五十多人合股经营的椰子制品厂,去年加工椰子四十三万只,生产各类糖果产品二百一十五吨,获纯利十五万多元,他们赚的钱相当于买椰子原料的钱。这就是说,仅经过一个层次的加工(即食品加工),一个椰果就换得两个椰果的价值。所以,东郊农民都说:“有了摇钱树,还要会摇钱。”东郊现有的七十多家椰子食品厂,都在研究提高“摇钱术”。谁在椰子综合利用上做出好文章,谁就是竞争的强者。

  椰子取其肉加工椰奶、椰蓉,制作糖果、饼干等食品后,它的硬壳还能赚大钱。上坡乡有个能工巧匠叫邢尧,他联合三户农民办起一个椰壳加工厂,去年收集椰壳三百万只,生产化工原料椰壳炭一百六十吨,提取药用椰馏油四吨,共创产值十一万六千元。

  加工椰鬃是东郊农民的传统副业。现在办起椰鬃加工厂,农民的传统手艺得到充分发挥,记者访问的建华山椰鬃加工厂,投资少,设备简陋,一部发动机,带几部打鬃机,十多部木制编架,就这么一个小厂,使农村二百多个剩余劳力找到出路,他们编织的椰鬃地毯供外贸出口,每月人均可拿得工资五、六十元。象这样的劳动密集型椰鬃加工厂,全东郊现有三十多家。

  椰子加工和综合利用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兴起,已使东郊区的经济结构起了变化。去年,东郊椰子加工业的产值达到四百一十三万元,加上农民卖椰果收入的一百万元,两项经济收入合起来已占到全区工农业总产值的一半。几年来的实践使东郊农民深深懂得:“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要富裕,就要发展商品生产,就要办好椰子加工业。摇钱树不可缺少,“摇钱术”不可不学。随着摇钱术的进步和提高,东郊农民必将逐步地富裕起来。

  为发展乡镇企业树立榜样

  本报记者程 娇

  1980年代初,《海南日报》上出现的系列报道并不多。1984年5月2日至6日,《海南日报》刊发了记者陈鹰、叶京、陈绵福采写的一组系列报道《椰乡东郊访问记》,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

  这组报道共三篇,题目分别为《摇钱树与摇钱术》、《竞争与追求》、《潜力与活力》,多角度剖析了当时文昌县东郊区乡镇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生动展示了改革开放之初海南乡镇企业的勃勃生机。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在回忆采写这组报道的历史背景时,陈鹰说,主要写作目的就是贯彻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抓典型,树立乡镇企业榜样。

  “改革开放首先是进行农业改革,农业改革又是先从农村改革开始的。当时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强调的就是发展乡镇企业。”陈鹰至今仍记得,他在报社当副总编辑时,每年报社都要做不少有关农村改革方面的报道。

  按照惯例,当时海南日报驻站记者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回海口开会,汇报情况。在一次汇报会上,驻文昌县记者站记者陈绵福透露了东郊区农民解放思想,利用椰子资源,兴办椰子加工厂,发展乡镇企业,脱贫致富的信息。

  感觉这是乡镇企业发展的一个典型,陈鹰便亲自带领记者叶京、陈绵福一同深入东郊区进行采访。

  “当时有一种说法,就是海南乡镇企业发展最好的是文昌,文昌乡镇企业发展最好的又是东郊。”陈绵福他们在深入调查采访后,深刻感受到了东郊区乡镇企业发展的活力。

  改革开放之初,在市场经济萌芽阶段,文昌县东郊区的农民已改变依靠国家、依靠公社吃大锅饭的观念,已经有了市场经济意识,具备了开拓市场的头脑,市场竞争有充分认识。

  陈绵福还记得,当时他们进入东郊区采访时,每进到一个村子,都能听到椰子加工时机器发出来的轰鸣声,椰奶的香味弥漫全村,农民们的生产热情高涨。当时东郊区几乎是“一村有一品”,就是每个村都有自己的代表性椰子加工产品。椰子食品加工厂、椰鬃加工厂、椰壳加工厂遍布东郊区的村落。

  东郊区田地少,但当地椰子资源丰富,农村经济政策放宽后,这里的农民思想大解放,以合股联营、独资等各种形式经营的椰子加工厂遍布椰林深处,生机勃勃。

  在采访中,让陈鹰印象深刻的是,东郊区农民市场经济观念很强,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当时那里的农民有了最早的市场经济意识,知道根据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知道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必须不断改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

  陈绵福说,更有意思的是,这里的农民早早就有了走出岛外,开拓岛外市场的观念,已经知道如何去岛外寻求更大的市场,推销自己的产品,提高产品的销售量。“这在现在可能不是什么稀奇事,但在改革开放之初,这是非常少见的。总的感觉是,当时东郊区的农民脱贫致富欲望非常强烈,只要有政策,他们就敢大胆地去闯。”

  椰乡东郊访问系列报道出来后,当时在海南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和轰动。海南行政区乡镇企业局专门复印《海南日报》这组系列报道,发放到各个市县,要求各市县学习东郊区乡镇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陈绵福认为,虽然东郊区椰子加工厂最后多数被市场淹没,但当时东郊区农民兴办椰子加工厂的成功经验,为当时海南乡镇企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头作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海南乡镇企业的发展,这点功不可没。

  作品延伸

  海南椰子半文昌,文昌椰子半东郊。在1980年代东郊椰子加工厂蓬勃发展时期,东郊有关椰子的加工、研发非常充分。

  “椰子全身都是宝,椰子肉、椰子水、椰鬃等几乎都被考虑到加工成各种产品,当时农民对椰子产品的研发,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记者陈绵福记得,当时农民还请来了专家,研究怎样利用椰子水生产椰子酒,不过由于市场原因,椰子酒最终未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也同样是由于市场原因,东郊区椰子加工厂在经历了1970年代、1980年代、1990年代发展后,因为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原因,许多椰子加工厂相继破产倒闭,或被兼并,优胜劣汰生存下来的只有两三家大的椰子加工企业。如今,这几家大的椰子加工企业,有的已成为海南农业龙头企业,生产的椰子产品远销国内外,深受市场欢迎。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文体

娱乐文体活色生鲜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