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哨”去哪了?

  作者:成记

  南非世界杯开赛以来,进球太少,世界杯用球“普天同庆”太诡异,“呜呜祖啦”太烦人等,成为热门话题。但关于裁判争议的声音却很少听到。鉴于对裁判判罚的争议已成为足球比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南非世界杯“黑哨”声几乎消失,似乎不太“正常”。

  当然,争议还是有的,比如有一些输球的队伍习惯性指责裁判,但这些带有主观情绪的发泄始终没能引起广泛共鸣。世界杯开赛至今,对裁判判罚非议比较多的,大概是在塞尔维亚队与加纳队的比赛中,塞尔维亚队员获得的一张红牌,不少人认为红牌判罚过重。不过,据说这张红牌并非因为球员犯规动作太大,而是他在判罚后对裁判说了些也许是脏话。

  据说,在世界杯赛前裁判的集中培训中,专门教了各种语言的脏话,目的是让裁判能听懂球员们是否爆粗口。从这件事情上,大概可以得出一个判断,本届世界杯裁判争议少的一个原因,是裁判们赛前做了充分、细致的准备,业务水准提高了,错判、误判也就少了。

  裁判要想非议少,就要尽量避免让判罚直接左右比赛结果,从而成为场上的主角。比起技术上的失误,裁判能否做到公平执法更为重要,判罚尺度不一,人们就会质疑裁判的职业道德,从而引起“黑哨”的骂声。

  南非世界杯“黑哨”消失,我的另一个判断是,国际足联狠抓了公平执法问题。东道主南非0:3负于乌拉圭一役,大概可以支持我这个判断。

  世界杯有所谓“东道主定律”,即东道主球队都能从小组出线。“东道主定律”之所以生效,普遍的看法是,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东道主会得到各种照顾,比如裁判帮忙。但在南非与乌拉圭一战中,看客都看到了,裁判不仅没有照顾东道主,相反对东道主的判罚极为严厉,点球、红牌都有了。看来,裁判并没有得到授意照顾东道主,国际足联真正把公平放在了第一位。

  人们痛骂的“黑哨”,是那些被利益驱动、践踏公平原则的裁判。“黑哨”消失是值得欢呼的好事,但愿以后也不要冒出来。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体育纵横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