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住海南人才问题的瓶颈是什么?

  卡住海南人才问题的瓶颈是什么?

  南海网编辑部

  海南发展最快的房地产业,初、中级人才含量仅7%,不到1万人;被列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高、中级人才只占24%,约7600人。这是省委书记卫留成在昨日召开的全省人才会议上列举的数字。然而,根据省人才办的披露,仅省属事企业单位中,高、中级人才就占38.74%,总量达56634人。

  数字是枯燥的,但它往往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海南的人才匮乏,总量不足是一个方面。但是,国际旅游岛的国家战略前景,足以形成中国新一轮的人才聚集洼地。因此,海南的人才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即结构性短缺的问题,或许更加致命。面对任重道远的国际旅游岛建设情势,省委书记卫留成曾坦言,“海南现在最头痛的是人才问题。”又说,“海南最不缺的人才是党政领导和行政干部。”两个“最”字之间的鸿沟,正是人才的结构性的突出矛盾。

  虽然公职部门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以防止出现“外行管内行”、片面迷信暴力等的乱局。但是,人才在公职部门的相对聚集程度越高,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往往越低。这是因为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党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闲置,在全国是一个普遍现象,几成“癌症”。由于党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人员,本身优渥的福利待遇,以及通过代行公权的方式实现对公共资源的掌控,使之成了中国人才聚集的最大洼地,但是机构臃肿、人才的闲置问题也随之而来。以“官二代”为标志的公共职位世袭趋势、高等教育异化导致的社会阶层“板结”趋势,又加剧了这一进程。这对于当前“想干成事”的海南来说,尤其成问题:想干事的人被闲置,他们往往又是一群头脑灵活、智力超群的人,在人才本身就匮乏的环境里,要么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勾心斗角,要么沉迷于小众的良辰美景、赏心悦事,遗憾的是,公共的事业却一再被延宕。

  尽管公务员的薪酬一直与GDP绑定,但公务员本身并不直接生产GDP。而在生物医药、海洋产业、热带农业、旅游管理、信息产业等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人才,才是海南目前真正需要的,他们才是真正应该受到重视的。在人才引进和培育的机制上,要予以重点倾斜,激励他们富于创新、冒险的精神,以做实业的态度,来打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生动局面。“人才资源是最有创造活力、最具增长优势、最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性资源,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这话更多的也是从这一个角度来说的。所以,“筑巢引凤”、“以凤引凤”等人才培养和引进策略,都应以此为根本的趋向。不过,政府部门及其公务员队伍,在思想意识上接受“服务型政府”的观念,在时间工作中当好“勤务员”的做法,还远远没有到位。那么,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会不会是一个先行先试的契机呢?

  卡住海南人才问题瓶颈的首要因素究竟何在?市场已经作出了它自己的选择,给出了它自己的答案。如果人才无法汇聚到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无法体现它在生产要素中的公允价值,那么一定是制度设计上出了问题。外向求解,事倍功半。

  当今,对人才的使用,再片面地寄希望于人的奉献精神,已经不可能。那一个大多数人视奉献的价值高于一切的时代,已经无可争议地离我们而去。今天的人,更多的是经济理性的动物,所谓人才,也概莫能外。所以,只有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型,海南的人才结构性问题才可能破题。它一旦破题,人才总量不足、专业及创新人才短缺、高层次领军人物匮乏等另外三类问题,也才可以迎刃而解。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南海网论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