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产品涨价喊“杀”不如疏导

  ■社论

  股市和楼市中单调的经济泡沫正在全面铺开,流通性泛滥越过行业鸿沟,向实体经济渗透,作为生活必需品的农粮、菜蔬首当其冲,价格洗牌已经在发生。

  政府有意立竿见影地抑制物价上涨,执行的调控政策剑指供应和炒作,日前有报道称,国家发改委及各地政府可能跟进出台一揽子控价措施,具体或包括限价、“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价格补贴以及严惩囤积居奇等,尤其加大对炒作棉花和玉米行为的惩罚力度。(11月16日《中国证券报》)

  中央货币政策转型基调确定,由2009年8月份“适度宽松”向稳健和中性转折,显然这一转型并不容易,依靠更多的货币压抑的金融泡沫并未消弭,热钱仍在寻找任何一个可以炒作的标的,这是本轮物价上涨的大背景。

  同期,农产品价格上涨却显得迫在眉睫,一方面农业生产机械化低,劳动力成本却在逐步提高,这一落差的代价是务农人员逐步流失,产量难以保障;第二,农业生产配套系统构建落后,化肥、农药价格迅速升高,而且缺乏完善的物流运转系统,导致农粮、蔬菜生产环节和中间环节成本提高;其三,国内与国际粮价存在较大价差,进口粮增加导致国外粮价传导输入。

  在农产品“应该”涨价的时候,宽裕的流通性助燃,烧起了这一轮粮食、蔬菜价格上涨的火。

  权且不提及限制物价提高和地方政绩挂钩后,会催生多少反市场规律的“暴力调控”,面对已经对农民越来越“没有吸引力”的农业生产,在机械化规模生产未实现和配送系统未建立之前,旨在依靠强制力抑制农粮和蔬菜价格,只能加剧农业劳动力继续流失,加剧今后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

  无独有偶,由于国内货币政策趋紧遭遇美国第二轮货币宽松政策,中央政府压制国际热钱进入的压力增加,棋出险招,只能压制证券和地产“牛市”的来临,降低热钱入境炒作的冲动;在这个背景下,也就无暇顾及国内多余的资金向实体行业渗透。CPI的迅速增长,已经堵住了通过金融手段迅速收缩流通性的可能,“负利率”时代,利率对于资本变得毫无吸引力,而这部分流动性如果继续流入股市和楼市,将无法避免地引发国际热钱席卷而来,国内市场将成为“美国宽松货币政策”的饕餮盛宴,为金融泡沫推助的一派虚假繁华全部买单。

  这就使得,将农产品价格上涨控制在有序范围之内,在目前的背景下成为次优选择。由于国内的粮食价格与国际粮价并未挂钩,国际热钱通过粮食期货炒作进军国内的途径基本被堵死;蔬菜作物由于生产和销售环节分散,大规模的热钱难以植入,实际上将热钱炒作的范围限制在生姜、大蒜等“一季生产、易于囤积”作物和玉米、棉花等经济作物范围之内,并不会大规模殃及粮食作物和普通蔬菜。

  从这个角度讲,限制农产品涨价实则无的放矢,政府或已有意促成这一轮价格洗牌。对于农产品涨价喊“杀”不如疏导,粮食作物和菜蔬产品价格上涨,吸引民间资金进入,无疑对于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以及粮菜配送系统的完善,有正面的推动作用,这也是自由的市场经济能体现出来的最大功效。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精品文摘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