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改革为何不能“同命同价”?

  作者:忠言

  改革应该越改越好,而不是相反。但是,综观这些年来的一些改革,却越来越令人费解,改革不仅没有能够给大多数人带来利益,甚至还严重损害了一些人的利益。一些领导干部在动员人们改革的时候也毫不讳言:“改革实际上就是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和分配”、“改革总要损害一些人的利益”。

  问题是,在“总要损害一部分人利益”的改革中,受损害的又总是老百姓和弱势群体。这也就难怪为什么这些年改革的阻力越来越大,因为不能给大多数人带来好处的改革不得人心。于是,改革就变成了掌控话语权和决策权的权贵和精英阶层的自说自话,而在这样的境况下的改革也只能成为自上而下强行推进、而底层民众毫无兴趣甚至强烈抵触的改革。

  最近,因为参与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接触了一些基层单位的同志,谈起文化体制改革他们无不一肚子苦水。其中,反映最为强烈的就是“事改企”工作。文化系统事业单位改转企业,从市场环境下加快事业发展的层面讲也许是必要的,但是这个涉及数千万人切身利益的改革的具体政策却是让许多人难于接受的,人们最为抵触和反感的就是退休后的养老金问题。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是参照公务员标准制订的。而如果事业单位改企之后,他们的养老金就将减少2/3甚至更多,试想这样“损害利益”的改革谁能心甘情愿地拥护呢?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200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推行的5省市事业单位养老金试点改革已经无果而终”。这个引起广泛争议的“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遇到了巨大阻力,而且闹的“人心惶惶”。

  这样的结果,其实也早在笔者的预料之中。目前,我国的退休养老金情况与中国官本位的现实一样,分为三六九等。制订改革政策的政府机关的公务员养老金最高,事业单位次之,而创造社会财富的企业人员最低。还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劳动者阶层根本就没有任何养老保障。我就纳闷,养老金改革,为什么公务员的养老金越改越高?其他阶层人员的养老金为什么就只能往低里改?虽然一些地方施行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改革,以其减少阻力,但这样的改革显然是以损害新就业人员利益为前提的。

  养老金改革应遵循相对公平和统一的原则。在当今中国,收入分配本来就有这巨大的差距,养老金改革再也不能继续扩大这种差距了。政府官员、公职人员在岗位上时,已经享受到了高工资、高福利的职务待遇,退休之后就是普通公民,不应该再搞养老特殊化。在同一片蓝天下,在同一个国度里,官员与百姓都是一个脑袋一张嘴,凭什么官员就能拿到比一般职工多数倍的养老金?这种同命不同价的制度设计,无疑是权力性掠夺,与官员是“人民公仆”的自称名不副实。谁家的“仆人”能够超过主人的待遇?

  事业单位养老金试点改革难以推进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改革有失公平。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最终是要缩小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三者之间的待遇差距,实行三者联动。所有享受养老保险制度的人,都应该用一个尺度来衡量和分配养老金。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成果人民共享”的庄严承诺。而越改革差距越大,收入越少,这样的改革受到群众抵制就毫不奇怪了。

  养老金改革中,还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财政不堪重负。这样的说法难于令人相信,这些年来的一些改革其实最终都成为了政府“减负”的改革,医疗、教育、住房等等都拱手推给了市场,而这些年政府的财政收入却是高歌猛进。据《新世纪》报道:我国财政收入以高出GDP近2倍的增速飙涨,前所未有。十一五”GDP年均增长将达10.9%。同期,中国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将超20%,年均增加9500亿元左右,接近1998年的全国财政收入。目前中国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30%。

  如此独一无二的庞大的政府财政,应该为老百姓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而不要成了官员们挥霍享乐的财源和滋生腐败的温床。养老金改革应该首先加大社会覆盖面,让那些至今仍没有任何养老保障的阶层和人群参与享受养老保险,其次是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水平,逐步实现全国养老保险的基本公平和统一,消除职业差别和阶层歧视,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和谐。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网友视角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