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人才坚决不能搞“武大郎开店”

  作者:陈岚桦

  在日前北京正在召开的“两会”上,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保铭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最缺的是人才,最急的是素质,表明要不惜血本,引进、培养和使用好各类人才。为何?人才,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次摆在显眼位置。

  笔者认为,海南与其说缺乏人才,更不如说缺乏人尽其才的环境。别说引进人才,就连本地现有的高知和精英,也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安心本职工作而另某高就,导致“孔雀北飞”。上月,在天涯论坛上的一篇名为《海南人才现状》的帖子披露了近年来我省不断流失的人才现状。从这个角度说,海南需要人才,但是更需要放手识才、用才的“伯乐”。

  该帖子援引2002年作为专项人才引入、刚刚离开海南的原海口某局副局长、 “老靳”的话说:“没法干”。尽管“老靳”语焉不详,但只言片语中披露了几点,承诺没兑现、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提出的建议或束之高阁,或压制刁难;另外在工作中,也是人际关系难搞,工作处处掣肘。不仅如此,该帖子还披露了一串海南出走人才长长地名单,多是专家、博士、教授级的人物。笔者随意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证实这些人工作原先都在海南工作,但后来都先后离开了。

  其实,“老靳”遇到的问题,是个人才使用环境的话题。过去,我们长期重视人才的思路没有错,但是有了人才,更要有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氛围和环境。笔者不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一些单位领导引进人才的企图,但是其潜意识,还是有这样的想法的。或为应付上级意图,或为体现政绩。但是一旦引进了,到了我这一亩三分地里,什么还不得听我的。你是人才固然重要,但我是领导更权威。一般来说,刚引进的人才都有些做事的愿望,但在这种循规蹈矩、并不是真正重视人才的体制中,人才的最大作用,恐怕就是充当门面的作用了。想真正做点事,不是有部门的掣肘,就是有种种压制和刁难,在现在人事环境日益宽松、人才流动性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人才流失就是必然现象了。韩愈“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就是这个道理。

  去年万宁、今年文昌、儋州面向全国高薪招聘公务员的举动,据报道,应征者寥寥无几。这固然由于一个小县城吸引力不大,但更是由于人们看到了海南这种用人的环境而退却了。

  用人识人,在某种程度上和引进人才同样重要。这也是我们长期未重视的一个原因。晚清名臣曾国藩、左宗棠属同代人,左一次跟幕僚谈起,曾国藩用兵打仗不如左,但左的幕僚提醒,曾也许打仗不如左,但用人识人却胜左千倍万倍。曾任两江总督期间,其幕府成为文人士子向往的归宿,有些人宁可官不做,也要投奔到曾国藩的门下,就是这个道理。曾门下人才济济,湘军裁撤后有李鸿章的淮军薪火传承,成为同治光绪年间晚清洋务运动一支重要力量。靠的就是曾国藩礼贤下士、识人用人。

  所以笔者认为,我们海南花大力气引进人才,也要下大力气创造这种识人用人的气氛。两条腿走路,丧失任何一个“短板”都不行。平心而论,一个单位领导要做到真正识人用才,放手创造一个舞台是知易行难。因为行政单位的传统都是“武大郎开店”,如果重用比自己有能力的下属,则有丧失权力、权威的可能。与其如此,不如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就是英国政治学家帕金森得出的官场“帕金森定律”。

  建设国际旅游岛,人才不可或缺,但我们更需要培养用人识才的环境。为政者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胸襟和胆略。切不要让引进的人才黯然北归而发出:“我们爱海南,可海南爱我们吗?”的感慨。(完)

本文为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原创评论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和来源
责任编辑:魏燕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独家评论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