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人间百态
字号:

湖南三勇士登上7546米高峰 两人曾经一度遇险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 时间:2011-07-18 15:34:14   

  长沙三勇士登上7546米高峰

  系湖南登山者首次组团登上7000米以上山峰 两人一度遇险所幸终获救援

张晓帆在登山途中。

廖武军

林曦“全副武装”从大本营出发。林曦 供图

慕士塔格峰海拔4400米的登山大本营。

  7月8日,3名湖南人成功挑战“无氧登山的极限”,登上了有“冰山之父”之称的海拔高达7546米的新疆慕士塔格峰。他们分别是来自湖南美迪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的张晓帆、廖武军和长沙女子监狱的女警官林曦。据悉,这是湖南登山爱好者第一次成建制以团队的形式登上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

  昨日,回到长沙的他们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坐在记者面前的三位登山勇士虽然面露倦容,但聊到这次登上慕士塔格峰,一个个便神采飞扬,甚至互相调侃起来。

  出发

  顺利抵达6250米高的C2营地

  6月20日,作为此次挑战慕士塔格峰的湖南登山队队员,张晓帆、廖武军和林曦三人从长沙出发。24日,三人到达慕士塔格峰海拔4400米的登山大本营,和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登山队员会合,次日便开始了适应性训练。

  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据“湖南登珠峰第一人”、省登山协会副主席徐江雷介绍,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等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时,一般从7600米开始就得随身携带氧气,慕士塔格峰海拔将近7600米,因此被称为“无氧登山的极限”。

  “在那么高的海拔训练,几乎所有人都有高原反应——气喘、脉搏跳动快、血压低、头晕目眩。”廖武军说,为了适应气候与高海拔,6月26日至28日,他们一直在拉练。直到7月5日,才正式开始登山。

  登山第一天,队伍到达海拔5300多米的C1营地,而C1的位置已经达到雪线(“雪线”为开始积雪的海拔高度,雪线以上的山体有积雪)。登山第二天,队伍开始向海拔6250米的C2营地前进。此时,队员们全都换上了踏雪板和高山靴,以增加脚着地时的面积。

  “穿踏雪板和高山靴,我们花了半个多小时。”张晓帆说,海拔太高,人很虚,每做一个动作都会气喘吁吁。而每一个小动作都很消耗体力。

  也许是因为经过适应性训练,开始很顺利,队员们没出任何意外,顺利到达了C2营地。

  冲顶

  第一次迷路第二次“霸蛮”成功

  C3营地的海拔已达到6930米,大气压减低,空气十分稀薄。7月7日,队伍向C3营地进发时,因缺氧以及极度疲惫,有些队员开始出现幻觉。在无尽的雪路上,他们好像看见了绿洲、城市、高楼,有些幻觉比较严重的队员甚至还伸手拦出租车。但他们仍要凭着残存的意志,在厚厚的雪上踏出一个又一个深深的脚印。阳光直直地射下来,照在他们身上。这时的阳光已不再是温柔,而是凶猛。紫外线十分强烈,再加上积雪反射紫外线,形成双重照射,尽管他们都做了很多防护,但很多队员的脸仍被严重灼伤,脸上的皮已经可以一层一层地撕下来。

  到达C3营地后稍事休整,7月8日凌晨2时多,他们开始登顶。然而,走了两个多小时后,因雪雾太大,找不到路旗,登山队迷路了。没过多久,队员们手脚开始发麻。环顾四周,没有任何可以求助的东西,从前觉得无比圣洁的雪,此时却像模糊着他们的双眼、遮挡着他们的脚步。恐慌、脆弱、害怕如密网般缠住他们的整个心脏,一点一点地收缩着。还要继续吗?等待半个小时后,凌晨5时多,大伙只得选择撤退,原路返回C3营地。

  早上8时,队员们重新整装出发,开始第二次冲顶。

  “大概下午2时40分的时候,我们听说已经有两人成功登顶,而组织方的‘关门时间’(登山队伍必须撤退下山的时间)为下午4时。只剩1个多小时了,如果赶不上,就意味着湖南的队员全部登不了顶!这下我可急了!我当时想,咱们不能丢湖南人的面子!”廖武军说,关键时刻,他们拿出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的劲头,三人全部卸下随身携带的装有饼干、手套和水的背包,一个劲地往山顶冲。终于,廖武军在3时40分左右成功登顶。张晓帆和林曦也在“关门时间”前陆续登顶。

  遇险

  下山路上一个晕倒一个迷路

  为了成功登顶卸下随身携带物品,廖武军这一举动差点让自己丢掉了性命。“这是我犯的最致命的错误。”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廖武军仍心有余悸。

  登顶之后,天色渐暗,风雪似乎马上要来,气温也低到零下二三十度。为赶时间登顶,廖武军用力过猛,体力已有点不支。登顶成功后,他随即往山下走,但此时,他的意志力已随着体能一起慢慢消退。他感觉冷入骨髓,手被冻得逐渐失去了知觉。他努力睁了睁眼睛,却只看见越来越浓的白雾。他使劲甩了甩脑袋,却听不到风以外的声音。他使出全身力气往前走,却发现脚只移动了一点点。他想高声呼救,喉咙却好像被卡住,只能发出低声的呢喃。他想吃点东西,背包早已被他卸下,身上没有任何食物以补充能量。这时,在他后面登顶的林曦和另一名登山队员路遥追上了他,并努力牵着他走。可他的身体渐渐麻木,终于,他支撑不住,一屁股坐在地上,陷在雪里,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而张晓帆登顶之后的路程也是十分坎坷。“我登顶时太猛了,用尽了体力,下山时只得硬挺着往前走。”张晓帆说。最不幸的是,大约在晚上八九时,张晓帆迷路了。 大雪已经覆盖前面的人的脚印,方向已无法辨别。他就像掉队的蚂蚁一般,只有凭着心中最后一丝信念,四处找寻着生还的希望。

  获救

  两人从地狱边缘被拉了回来

  看到廖武军陷入迷幻状态,林曦手足无措,只好哭着跑下山去找救援人员。“我当时是真的慌了。”林曦事后说。

  “不知道过了多久,大概半个小时吧,队友‘老狼’经过那里,看到路边一个‘雪人’,扒开雪一看是我,就叫醒了我。随后,林曦叫来的‘协作’(登山服务队)也到了。”廖武军说,“协作”带来了氧气,他吸了十分钟氧后,就跟着“老狼”顺利下了山。“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地闻到了死亡的气息。”廖武军感慨地说。

  而在黑暗中迷路的张晓帆,不断地修正方向,却又不断地迷失方向。直到出现在风雪中已摇摇欲坠的路旗,如暗夜里的灯塔般,向他伸出了温暖的援手,才将他从地狱边缘拉了回来。“下山之后,我只想说,活着真好。”张晓帆说。

  终于,这支36人的队伍中25人成功登顶。3名湖南勇士从6月24日进山,到7月11日回长沙,他们在山上整整待了16天。而林曦,也代表着湖南女子登山的最高峰。

  感受

  不是为征服只是为证明自己

  “经历过这样的生死体验,以后还会想登山吗?”记者问廖武军。

  “当然。别人的梦中情人是美女,而我的梦里却全是山。当我登山的时候,什么烦恼什么困苦我全都忘记了,心中只有山。在登顶的一刹那,你可以用世界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你可以用世界的耳朵去听这个世界,你会沉浸在风里,沉浸在雪里,沉浸在这一路走来的脚印里,然后就这样和自然融为一体。这种内心的冲击感,是无法言喻的。”廖武军说,喜欢登山的人都爱山,山能给他们其他东西所不能给的成就感。

  “我前世肯定是山的女儿。”林曦笑着说。她第一天前往C1营地时,一直在拉肚子,以致那天还迟到了两个小时。别人都以为她会半途而退,可是她坚持了下来,且越到后面,她的状态越好。在那最接近世界极限、最远离生命气息的高山上,她说她看清了生命最深刻的纹理。

  “记得有位登山家说过‘登山是移动的冥想。’我们登山,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证明自己。就这样默默地走,不断地走,心无旁骛地走,一直走到世界尽头。这是对内心的锤炼,这是对信念的奠基。当我们站上山顶时,我们便能更清醒地认识自己,更专注地看待人生。更多的时候,我们不仅需要强健的身体,更需要强大的内心。”张晓帆说。

  提醒

  登5000米以上高山三个条件

  现在,登山运动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但是,登山尤其是登大山(指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是一项风险比较大的运动。

  登山要注意哪些事项?哪些人可以进行登山活动呢?徐江雷说,除登山必备的装备外,登大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良好的心态。登山者要有“舍得”的心态,要视情况而定,不要以登顶为目的,登山享受的是过程;其二,要有健康的体魄。大山上空气稀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不能登大山;其三,要有科学的登山方法。登山是探险不是冒险,要有前期的训练,如每天坚持3000米跑步、2000米游泳等。

  资料

  “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慕士塔格峰,位于东经75.1度,北纬38.5度,在新疆阿克陶县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交界线上,海拔7546米,是著名的帕米尔高原昆仑山脉的第三高峰,在全世界排名第69位。地处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东帕米尔高原东南部,距喀什市200公里,距塔什库尔干塔吉克约90公里。

  慕士塔格峰山形浑圆,风光壮丽,常年积雪,雪线海拔约5300米,冰山地貌发育十余条冰川,冰川末端低于海拔4500米。从山脚的卡拉库里湖边看去,慕峰就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当地人尊称为“慕士塔格阿塔”,“慕士塔格”意为“冰山”,“阿塔”意为“父亲”,故有“冰山之父”的美称。

  登雪山必须的装备

  背包、睡袋(最好用羽绒,注意防潮)、高山帐篷(防风)、防潮垫、冲锋衣裤(GER-TAX)、登山靴、保暖内衣、绒衣、羊毛袜、头灯、冰镐、雪杖、小刀(瑞士军刀)、毛线帽、常用药品(头痛粉、感冒药、维生素、抗菌药、消炎药等)、高热量食品、保温瓶(1L)、军用水壶(带有饭盒的那种)、相机、电池、胶卷等。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 张晓帆 提供)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
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
每日焦点
热度点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