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年俗]乐东黄流镇大年初二初三的传统习俗

  核心提示:两天前,南海网记者报道了乐东县黄流镇的百姓如何度过年三十和初一,那里十足的过节传统令不少人深感兴趣。1月24、25日,正值大年初二及初三,南海网记者在此再次感受到这个文化重镇过年时的很多传统习俗。虽然如今许多传统习俗已经受到现代思潮冲击,可是很多人还年复一年乐此不疲重复着传统的春节文化。

大年初二几乎家家户户都响起拜年的鞭炮(南海网记者孙令正摄)

横联上的金色字体就是所谓的“赤口”(南海网记者孙令正摄)

  初二打扫卫生不扫鞭炮纸

  在乐东县黄流这个将近十万人的镇上,大年初一不仅不能“宰生”,而且也不能扫地搞卫生,哪怕是女人洗头男人刮胡子也不行。

  所以,不管初一那天地板有多脏也不能打扫,不管胡子有多长也不能刮,不管衣服有多脏也不能洗。这些工作只能留到大年初二来做。

  于是,初二一大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很早起床打扫卫生,当然在打扫卫生的时候还有一个“注意事项”,那就是不能打扫散落在地上的鞭炮纸。人们认为,那些散落在地上的红鞭炮纸代表着“红红火火”,代表着“大吉大利”,所以,在大年没有过完之前是不能打扫的。于是,家里打扫干净之后,地上都留有一地的落红。

  这一天,除了打扫,人们该做什么的就要赶紧去做,比如刮胡子、洗头、洗衣服等。忙完这些之后,人们就可以走街闯巷去给亲朋好友拜年了。

  亲戚拜年须带鞭炮

  这一天,整个镇到处都是人,出门的人数比平日多出好几倍。人们在拜年的时候是不能空手过去的,至少要拿着一挂鞭炮。

  去到亲朋好友家里以后,这挂鞭炮立即可以鸣放,这样不管对拜年的人,还是被拜年的人,都代表着一种祝福和尊重。于是,这一天,几乎每家每户,鞭炮的声音都在此起彼伏。

  鞭炮鸣放完以后,主人就要杀鸡宰鸭招待客人了。当然在饭局开局之前,还有一个环节,那就是辈份小的要给辈份大的“恭喜”,接着辈份大的要送给辈份小的“红包”。饭吃多少没关系,但一定要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讨彩”。如果此“彩”讨得不好,说明到来的这一年“不好过”。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去拜年的人不能在日落之后回自己家,传统认为这样对自己不好,“被太阳压迫,好运都会变成厄运”。其实,这一天千百年来,都是大年三天中最不繁忙的一天。所以拜完年酒足饭饱之后,人们就可以回家了。如果还想在主人家玩耍,可以先回自己家后再返回来。

  不过,虽然这一天规矩不多,晚上也要“宰物”,因为大年初三跟初一一样是不能“杀生”的。

  大年初三“贴赤口”保平安

  1月25日是大年初三。这一天早上的氛围和初一时很相似,家家户户都在准备丰盛的饭菜,应该说,这是大年的最后一天,所以也要吃得好。

  饭菜做好之后人们就可以祭拜了,而在祭拜过程中还要“贴赤口”。所谓“贴赤口”就是在家里大门的对联横联上贴上一张标着保佑家人平安、除恶辟邪字样的红纸条。“赤口”贴好之后,代表着大年已经接近尾声了,家人就可以随便出门了。

  虽然初三过完之后,大年已经接近尾声,人们可以重新忙碌。但在这个镇上,在这里百姓的心中,大年还没有结束,在农历一月十五元宵节之前,人们都很注意自己的言行,当然拜年也可以延续到这一天。

  (南海网乐东县黄流镇1月26日消息南海网记者孙令正报道)

责任编辑:陈荟蔓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