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上扬求发展,项目才是牛鼻子
“转变作风,推进项目建设”系列评论(一)
南海网编辑部
项目建设,是当前海南谋求进一步发展的抓手,是关键,是牛鼻子。没有项目为依托的谈发展,是苍白无力的。因此,今年前两个月海南的投资和项目建设,远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问题,应引起全省干部的高度重视,要十分清醒地认识到牛鼻子拽不拽得动,往哪里拽的问题。
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措辞是“非常困难,非常严峻”,达沃斯经济论坛的判断亦十分悲观。反观中国,今年已将GDP的增幅下调至7.5%,总体基调是稳中求进。在出口、投资和消费的增长三驾马车中,外需持续萎缩且短期内并无回暖迹象,就必然要求对内需的激发,和对投资效益的追求。那一些真心实意敢于转方式、善于调结构的地区,将获得在困难的宏观经济形势中的逆势发展权。
因此,机遇是显在的,而且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投资需求也恰好一致。转方式、调结构的进程要加快,以项目为抓手,可以防止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小打小闹、破坏环境的落后做法,实现四两拨千斤、以一点激活一片的“杠杆效应”,成为产业带动和引导的引爆点。
海南,作为岛屿型经济体,发展以旅游为先导的现代服务业,改善相对脆弱的产业机构,成为旅游消费的一个全球性洼地,首先就需要在输入性的投资拉动中,实现科学的产业布局。在基础设施、能源、新型工业、旅游、高效农业、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七个投资领域,海南是具备项目承接的政策和环境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的规划设想,也符合中国新一轮发展的产业政策。因此,相对于中东部省市的调整阵痛而言,海南一方面尚处于欠发达地区、船小好调头、没有包袱,另一方面产业政策的优势明显,现在是一个逆势上扬、殖产兴业的大好时机。
海南的实际,还是要以“求进”为主。海南的经济基数小,在发展的速度上甘当“小脚女人”,是没有出路的。所谓疾风知劲草,发展,往往也往往是在困难中实现逆转的。
机遇稍纵即逝,无所作为玩潇洒、片面强调客观困难将痛失良机。历史上的教训应成为海南的卧薪之胆。海南的干部,如不能当好“产业书记”、“项目市长”,如不能破釜沉舟、卧薪尝胆,抓住当前这一隐匿于困难中的机遇,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的方向,死死牵住项目这一牛鼻子,实现发展的赶超、逆转,那么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进程、成效,将大打折扣。
如果发现各级党政部门或领导干部在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办事拖拉、不作为的,请向南海网报料。南海网将派出记者予以追踪报道。南海网报料电话:0898-66669110。
责任编辑:魏燕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