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特刊·人物:身怀绝技闯三沙

 
   琼海潭门渔民前往西沙群岛晋卿岛生产作业本报记者李英挺摄

  潭门渔民深海捕捞的海产品于伟慧摄

  琼海潭门渔民以“跟帮”生产制度,提高渔船海上遇险时的救助能力。图为西沙群岛海域两艘紧靠的渔船。本报记者李英挺摄

  潭门渔民出海一般都是潜水作业

  在全世界范围内

  这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他地方的渔民是海面上的渔民

  而潭门的渔民则自称是﹃海里的渔民﹄

  面对浩瀚的南海最让潭门渔民骄傲的是

  自古以来

  他们就是三沙的渔牧群体

  辈辈相传世代以捕鱼为生做海︵出海︶为乐一艘艘渔船把相隔千里的地方永远地连在了一起

  潭门,一个繁忙百年的港口。来到潭门渔港,刚走近便嗅到一股海水的味道。比海水更浓烈的,就是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的消息,这个消息对于潭门的渔民来说,比过年、比出海归来鱼满仓,更让人喜悦。

  王维州,这位在南沙闯荡32年的老水手,得知要设立三沙市,特意买了一面新国旗,插在船上,“无论走到哪里,国旗,就代表着我们中国,三沙市成立了,我们去三沙捕鱼,更有信心了。”

  由于这个季节海上多风,上百艘几十吨乃至上百吨的大船都停靠在港口。港口航道两岸的小小码头上,来往的渔民悠闲地等着过河,一位老船工摆着一艘小木船,往返于两岸之间。

  港口内的大船上,宛如一个水上人家,一位船员正在漱口,甲板上方晾晒的衣服在海风中摇摆,一条金黄色的小狗在船舷边走来走去。

  今年76岁的卢裕钦,是闯荡南沙的一位老水手,10多岁起就出海去三沙了。从小就在海边长大的他,不穿潜水服,最深的时候可以潜到水下20多米,一口气下去能在水里呆上四五分钟。说到这本领,老人说:“这都是从小在海边练出来的,我们刚刚懂事时,就开始在海里潜水摸鱼了。”

  这也正是潭门渔民与其他各地渔民不同的生存方式,潭门渔民出海一般都是潜水作业,对于全世界来说,这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他地方的渔民是海面上的渔民,而潭门的渔民则自称是“海里的渔民”。

  三样绝活闯三沙

  7月初,琼海潭门港口,刚刚从三沙回来的渔船正忙着交易,一箱箱活蹦乱跳的石斑鱼、乌眉鱼从船上卸下,随即装上岸边的车上。

  略显疲惫的苏德春从船上下来,提着简单的行囊,坐着三脚猫回到文教村家中。今年44岁的他是船上的轮机长,十几岁就开始出海的他已经完全习惯了海上的颠簸生活。

  回到家中,苏德春的父亲苏承芬正和村里的几位阿公坐在树下聊天。看见儿子回来,苏承芬便迎了上来:“西沙、中沙、南沙要成立三沙市了。”

  “在船上就听说了,当时我们船上十几个人,煮了一条最大的苏眉鱼,庆祝了一个晚上,要是那条鱼卖到市场上,可以卖到三四千块。”接着他便把我介绍给他父亲,“这位记者是来采访南沙捕鱼的故事的,你和大伯们给他讲讲南沙的故事吧。”

  “他们都是老南沙,有老船长,老水手,还有老轮机长。”苏德春转过头来对记者说。

  78岁的老船长苏承芬说:“西沙、中沙、尤其是南沙,恶浪险滩比比皆是,潭门渔民却凭着过硬的本领自古都行走于此,有三个绝活,一是高超的航海技术,二是过硬的潜游本领,三是丰富的经验。”

  “千里石塘(西沙),在崖州海面之七百里外,海舶必远避而行之。万里长堤(南沙),波流甚急,舟入回溜中,未有能脱者。”明代顾王介《海槎余录》中,如此描述西沙、南沙,但是谭门渔民却凭着手中绝活,自古耕耘在三沙海域之中。

  82岁的老水手彭业光说:“前段日子看电视,说是世界潜水吉尼斯纪录是在水下呆130秒,如果这样说,潭门的渔民个个都可以破这个纪录了。”显然,这对渔民来说只是小把戏。

  彭业光说,早年潭门的男孩刚刚学会走路,就开始了海上训练。懂事时,就开始洗海水澡,五六岁的孩子就开始钓“甘龙”(小鱼);七八岁时开始潜水捕鱼;九岁十岁的时候,便开始出近海了;到十二三岁了,便和大人出远海,闯南沙了。

  潭门的渔民在南沙作业,独家绝活是潜水捕捞。水手都是潜水高手,平平者可潜十米八米,两三分钟;佼佼者则可潜20余米,四五分钟。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从事水下作业,捕捞海产品,绝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本领。

  潭门渔民另外一项绝活就是过人的智慧。长期在南海闯荡,他们对海洋、天文、地理和气象知识掌握得十分清楚。苏承芬说,“洋流、风向是确定抛锚位置的最基本的因素,有时风向突变,锚的位置必须改变,否则缆绳绞在一起,你休想开船。”

  过去的年代没有导航,茫茫大海中,寻找岛礁是渔民的必修课。经验丰富的渔民可以根据海鸟早出晚归判别岛礁方位,胆大的渔民常爬到桅杆上远望岛礁,经验丰富的渔民爬上桅杆,可以看见15海里以外的灯塔,50海里以外的礁盘。而苏承芬更绝,他可以根据岛礁在天空的云朵中映出的明暗程度来判断。

  对于气象的判断,渔民们掌握了丰富的经验。“夜间星星一闪闪,不是台风就是雨”,“要想知道明日天,太阳下海看红云”,渔民们能根据天象变化预测台风。

  几百年来,潭门的渔民正是凭着这三样绝活行驶在广阔的南沙海域,“再大的浪,都从潭门渔民的船下过!”这是潭门渔民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

  勇气和生命写就“做海”大书

  对于潭门渔民来说,去南沙捕鱼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潭门人几百年来都行走在这片神秘浩瀚的海域,他们已经把三沙看成了世代做海的“土地”。

  数百年来,许多潭门渔民出海去南沙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潭门超过50岁以上的渔民都很少,长期的闯荡使生命过早地献给了浩瀚的大海。在三沙的岛屿上,凡是有人居住过,都有渔民的庙,渔民真正把这里当成“祖宗地”。

  “在西沙、中沙、南沙,你们都去过哪些岛屿?”海南日报记者问道。

  说起南海的岛屿,苏承芬和彭业光两位“老南沙”顿时来了兴头。把南海的地图摊在地上,苏承芬老人自豪地说,“这片海域,我们渔民是再熟悉不过了,所有的岛我们都上去过,都有我们的脚印,哪里的礁盘适合停船,哪里有暗流,哪里有险滩,甚至哪块礁盘可以睡觉,我们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现在渔民出海,十几个小时就到西沙,再从西沙到南沙也就三十多个小时,两三个月就能回来。我们当时使用的帆船全靠风力,一年才能往返一次。一般每年十二月或一月启航,至第一次西南风起时返回。风向好的时候,从潭门到西沙也得两三天,从西沙到南沙,那时间就更久了。”坐在一旁的老渔民彭业光补充道。

  “有一次,我们的船从南沙回西沙,风向不定,又遇到台风,船整整漂了29天才到西沙”,回忆起那次航行,苏承芬依旧平静,“每一位去南沙的渔民,几乎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在以前这再正常不过了。”

  由于当时生产的需要,很多渔民便长期住在岛上,用草席、椰叶或破旧船料、树木等搭起窝棚。过去,渔民在岛上捕海参、公螺和蠔等海产,晒干贮藏,等着渔船来收取。有些渔民,在岛上一住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文昌县志》记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文昌东郊上坡村陈鸿柏曾在双子礁住了整整十八年,文昌龙楼保陵大队符鸿辉、符鸿光在南威岛住过十多年。

  在驻岛和捕捞的过程中,一些渔民离开家乡,就再也没有回来。在南沙的每个海岛和每块礁石上,都留下海南渔民的足迹和生命。1939年,就有人在北子岛发现两座清代渔民的墓碑。

  “我们当时最喜欢住在南沙的太平岛,因为岛上有淡水,还可以种椰树、香蕉、木瓜、地瓜等,我们自己种了葫芦、花生、冬瓜、南瓜和青菜,那里土很肥,一个地瓜可以长18斤重。”苏承芬对太平岛有着深厚的感情。

  出海作业,生死难卜。在西沙、中沙、南沙各岛,凡有人住的地方一般都有渔民修建的庙。有些渔民,在海上遇难,尸骨便葬在岛上,几百年来,在西沙、中沙、南沙留下无数执着、勇敢的渔民。祖祖辈辈的南海渔民在与大海的搏击中,用勇气和生命写成了一本大书。

  挥不去的三沙情

  翻开三沙渔民的历史,如影随形的是挥之不去的海难。但潭门汉子不屈不挠的性格,却从没有因为海难而退缩。

  今年51岁的王庆鉴,从17岁就开始闯南沙,对于自己亲身经历的海难,他总是不愿过多提起。

  1994年的冬季,本来不是台风来临的季节,他们16个弟兄从南沙满载着海货而归。一路上,弟兄们欢声笑语,这次出海的大丰收给他们带来了喜悦,按当时的价钱,船上一条乌眉鱼就可以换一辆摩托车。

  船刚刚行驶到通往西沙的航道上,不知从哪飘来了一片乌云,多年的航海经验让他们开足马力寻找岛礁避风,但船快不过台风,快到西沙时,台风已经袭来,狂风卷着巨浪,一个一个地扑向渔船。

  他们开始意识到了这场灾难,王庆鉴也在心中默默祈祷。船在风浪中已经不听使唤,开始下沉,弟兄们放下三条小艇逃生自救,没多久巨浪打翻了小艇,他们落入了海中。冬天的海水出奇的冷,但是凭着过硬的游泳本领,他们陆续游到周围的礁盘。风浪渐小,清点人数时,两个同伴不见了踪影。

  王庆鉴说:“比起这起海难,还有更为沉痛的。这些都已经写入潭门渔民的历史。”

  1934年,潭门水沟村符大堂的船载着18位渔民出海,永远没有回来。

  上个世纪50年代,墨香村李树香的船在西沙中建岛遭遇台风,全船22人有15人遇难。

  1975年的第一号台风,刮沉潭门渔船10条,卷走了55条渔民的生命。

  王庆鉴说:“潭门人敢闯敢做,敢于冒着狂风巨浪,就是因为潭门人有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对潭门人来说,三沙就是‘祖宗地’。”

  老船长苏承芬说,“我们祖祖辈辈都在南沙作业,连晚上做梦都在南沙的岛上啊。在南沙闯荡了几十年,谁能不怀念那里。后来我带着5条船去南沙探捕,渔民们真是高兴啊,我们对它实在是割舍不下啊。”

  而今,潭门渔民出海作业方式比以前有了提升。

  何世轩,船长,58岁,世代以做海为生。如今家里兄弟3人,拥有上百吨位的大船7艘,船上水手有200多人。

  提起现在的出海作业,何世轩说:“现在出海的条件好多了,不像父辈那个年代,要靠风力、靠天象。”

  何世轩介绍说,如今潭门的渔船全部都是机械动力了,船上有卫星导航系统、电台,台风热带低压等气象预报会在第一时间传达给他们,为船的避风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除此之外,船上还配备了对讲机,随时可以和岸上通话。有关部门还设立了南海救助队,一旦发生危险,救助船和救助飞机会迅速赶到事发地点。

  “现在要成立三沙市了,政府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使我们这些渔民可以安心地在南海作业了。等台风季节一过,我们又开始海上生活了。”在旁边船上的轮机长卢裕钦说。

  文/海南日报记者于伟慧

责任编辑:郭祖莹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