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西沙科考海量历史照:美景生物跃然眼前

  资料图片:科学考察船“向阳红14号”(1991年6月摄)

  1991年,新华社资深摄影记者姜恩宇随着科考工作者在西沙进行了采访,历时20天,留下大量珍贵的图片。

  海南岛除了本岛以外,周围海域包括南海在内,还分布着数以百计的大小岛屿、礁盘和沙洲。但是可以说由于地理条件等等原因,少人踏足,一直是一个比较神秘的地方。为了摸清这些小岛的资源底细,从1989年底开始,海南省组织海洋、气象、植物、海洋生物、地质地理等各行业的专家,历时8年,对海南岛周围海岛和西沙群岛海域海岛进行了大规模的海岛资源综合调查,内容包括气象、海洋水文、海水化学、海洋生物(含浮游动物植物、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和游泳生物)、地质地貌、土壤、植被与林业、环境质量和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方方面面。这次调查取得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和数据,为日后各岛屿的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1999年10月,海洋出版社出版了厚达10厘米的《海南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专业报告》,成为调查活动最好的纪念。

  新华社记者 姜恩宇 摄

  资料图片:“向阳红14号”科学考察船放小艇登岛考察(1991年5月摄)。

  1991年西沙考察,“向阳红14号”每天在各个不同的考察区域间移动,因为吨位大吃水深,它不能靠近所需要考察的礁盘沙洲和小岛,每次都要通过小艇过驳。过驳是一个十分危险的过程,因为即使没什么风,海水的涌浪也有2、3米高,小艇随着涌浪忽上忽下,要接近大船的舷梯很不容易,时常发生碰撞,上小艇的人必须在小艇和大船的舷梯基本靠近和平齐的时候果断地跳上去。

  新华社记者 姜恩宇 摄

  资料图片:科考队员乘小艇登岛考察途中(1991年摄)。新华社记者 姜恩宇 摄

  资料图片:西沙中建岛军官给考察队员介绍当地情况(1991年摄)。新华社记者 姜恩宇 摄

  资料图片:1991年西沙考察时,由于有的小岛周边珊瑚礁石面积较大,小艇开不进去,只能下船渡海。相机、干粮和淡水壶等东西都是顶在头上拿过去的(1991年摄)。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郭祖莹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