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医教授涂蓉:勤奋耕耘从教 精益求精从医

  教学上,她勤恳教学30年,深受广大学生的敬重与爱戴,2009年获海南省教学名师称号;作为专业负责人,所开办的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质量得到好评,学生就业率100%, 2009年获海南省特色专业和海南省优秀教学团队。医疗上,她在第一线工作了30年,是一位踏实、肯干、不断创新、作风严谨的优秀、省内知名放射学专家。科研上,1990年以来撰写论文90余篇,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3项,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2项,参加国家“863”科研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省重点课题1项,省厅级课题4项。所带领的“医学影像学科”团队,2010年被评为海南省医学重点学科。她,就是海南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主任、海南省教学名师——涂蓉教授。

  涂蓉跟所带的研究生修改开题报告(南海网记者孙令正摄)

  从湖北到海南,那份激情书写青春

  9月7日早6点,对于涂蓉来说,这又是一个行色匆匆的早晨:10分钟吃完早餐,赶到医院交代手上的工作,半个小时跟所带的研究生修改一下开题报告,再接受南海网记者的采访,然后一路奔向三亚调研……

  其实,对于这位年届五旬的医学教授来说,这种生活已经习以为常,特别是来海南的这二十年,她就是在忙碌中过来的。

  1992年那个春天,涂蓉带着一腔热血从湖北奔向海南,当时她刚刚获得同济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硕士学位不久。也是一个春意怏然的早晨,海口的阳光令这位当时社会上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的影像学硕士振奋不已:这是一个温馨的城市。

  从那个早晨开始,至今已有20年,涂蓉说,那个早晨一直定格在她多年的日子里,她不敢浪费那么“温馨的早晨,不敢浪费如此长途奔波的青春岁月”。

  如今的涂蓉教授是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医学影像学专业负责人、医学影像学重点学科带头人。除此之外,她还是海南省优秀专家、海南省“515”第一梯队人才。

  涂蓉先后毕业于国内知名大学,并获同济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和中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92年来到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曾任医院副院长,科研处处长等职。如今她还每日工作在医学及教学的第一线。

  来海南近20年,特别是经过近10年的努力,涂蓉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与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硬是将一个无名落后的小科室,带入了海南省医学重点学科的先进行列;把医学影像专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经成为海南省特色专业和优秀教学团队,为海南省输入了大量的急需专业人才。

  课堂上的涂蓉(南海网记者孙令正摄)

  从教书到看病,那份执着持续多年

  作为30年从医、从教的老专家,涂蓉走过了平淡而又极具价值的事业人生之路。信守“只有最好,才能更好”的人生格言,无论干什么,涂蓉都是用心去做。

  这些年来,涂蓉说,她一不打麻将,二不上歌厅舞台,三不与人聊天海侃,她将全部业余时间扑于工作上,她几乎是上班时间医疗与管理、业余时间备课、科研。常年累月,甚至大年三十都不放过,她的勤勉敬业、吃苦耐劳精神被人们称道。

  作为医生,涂蓉有系统而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经常阅读中外文专业文献,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前沿,不断开拓新的检查技术,不断攀登新的医学高峰。

  她善待病人,为了缩短病人的等候时间,提高病人的诊断质量,她不断带领下属改善服务流程,完善医疗常规,强化成像质量和诊断报告质量,使该科室的业务水平居全省前列。她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她写出的诊断报告,总能体现出更多的诊断信息。

  在人生的驿站上不断学习进取是她人生的一大亮点:中学毕业3年后读大学,大学毕业5年后读硕士,硕士毕业10年后读博士。在2007年近400万美元的大型设备集体落户海医附院放射科前,已经是48岁的她,毫不犹豫的利用暑假酷暑只身跑到有三大火炉之称的武汉同济医院,学习了两个月,从早上7点一开门她就进到科室,直到晚上九点关门了,她才依依不舍离去,回到住处接着学。几十年就是这样不断给自己充电、加码,从而练就了她扎实的理论基础、训练有素的实践能力和独具慧眼的洞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也为她精彩的教学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从助教到教授,那份辛勤结出了累累硕果

  作为教师,涂蓉是海南省教学名师。她于1993年就荣获海南医学院青年教师授课大奖赛二等奖。

  她备课认真,讲究授课艺术,深入浅出、形象易懂,既有高度,又有深度,在二十余年的教师生涯中,她那生动、启发式、知识面广博的授课,给芸芸听课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她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处处为人师表。当在她上课时,得知学生汪华,因母亲得病,一天打三分工又品学兼优时,她毫不犹豫地掏出400元捐款,得到同学的满堂掌声。事后,她也经常关心汪华同学的生活学习情况。

  曾经有学生私下里议论,最怕上涂老师的课,也最喜欢上涂老师的课,怕是因为,涂老师常常会提一些书上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喜欢是因为,涂老师的提问,总是会给学生带来意外的收获和启迪。

  涂蓉教授上课对自己的要求很高,要做到图文并茂、简明扼要,病例一定要足够的典型和足够的数量,富有代表性,因为影像学,就是靠图像解读知识,启迪智慧,如果课件中没有活生生的病例图像,是不行的。当然,在这背后,要花去她不少的心血与时间。同时,她还非常的慷慨,经常将她的课件挂在网上,主动送给其他老师,拷贝给学生。

  执教30年,对她来讲,最难的任务莫过于给外国留学生上课。没有教材、没有大纲、没有经验。怎麽办?一切从零开始!涂蓉硬是凭着一股韧劲,凭着她同济硕士和湘雅博士期间练就的良好的英语基础,利用一个国庆长假编好了大纲,又从天津医科大学白人驹教授处找来了教材,带领4位同事,开始了认真的备课,反复的研读。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站在留学生面前时,凭她多年执教的经验,良好的PPT文字表述,良好的口语发音,得到了留学生们的好评和认可。这时,她成功的喜悦使她不能自己,由于劳累和紧张过度,她患了“窦性心动过速”,将近一个月后,才慢慢恢复。

  为了确保新办专业的教学质量,她利用暑假时间,走遍各主要实习点,为学生解惑,为医院的医生解读疑难片,传播专业知识,所到之处,均得到了医院的真诚欢迎,同时也尽快为学生的就业打开了渠道。

  由于她在国内影像教育界的地位,成为了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为此,她能够接触到很多其他高校的教学经验信息,她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及时,用心的应用到本专业的建设上。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主干课的教学大纲、实习计划等都是她亲笔写、认真改、反复调研,使该专业的培养越来越走向成熟。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她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也是呕心沥血,新老师预讲、大奖赛前,她都要反复为年轻老师切磋讲课技巧,直到满意为止。在她的指导下,4名教师先后获学院教师比赛二等奖及三等奖。2008年涂蓉教授被评为海南医学院“优秀带教教师”;领导的教研室连续连续4年评为“优秀教研室”。辛勤耕耘,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海医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学生广泛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作为一名老师,涂蓉一直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南海网记者孙令正摄)

  从青春到五旬,那份责任依旧行色匆匆

  涂蓉是海南省优秀专家,带领一个学科从弱小走向强大,目前已经成为海南省首批医学重点学科。在学科建设道路上,倾注了她的心血与精力。

  学科建设首先是队伍建设,由于海南经济相对落后,引进人才十分困难,加之放射专业的技术人员在全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为了引进人才,她利用网络、杂志、学术会议等各种机会招聘人才,为每一位求职者安排好接待及交流,并为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费尽心机。

  多少次失败,但她从不言弃,经过几年的努力,她已经引进博士1名,硕士4名,对提高学科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提高科研水平,她到处求教,悉心鼓励与帮助年轻人撰写科研标书和论文,经常挑灯到深夜,在她的带动及影响下,该学科已经有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在内的14项在研课题,累计科研经费近百万元,先后获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发表论文近百篇,这对一个临床学科来讲,实属不易。目前已经从他们科室走出来了5位放射科主任和副主任,为全省放射界输送了骨干人才。

  为了满足临床日益增多的影像学检查与介入治疗需要,在人员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她带领全科人员,不断开发新技术、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多方协调各种发展中的矛盾,使人员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业务量翻了近两倍,为临床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支撑。

  作为医学影像学专业负责人,她是优秀的。在开办该专业的第6年,她就带领该团队先后获得海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海南省优秀教学团队奖”、“海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奖”、 “海南省精品课程”等荣誉称号,她也被评为“海南省教学名师”。

  为了解决影像资源短缺问题,她带领大家,花了5年的时间,利用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建立了网络版的图像素材库,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打下了良好的教学基础。

  2004年和2008年,她先后两次外踝骨折,可她一天也不愿意离开工作岗位。她利用在家养病的日子,整理了各种教学文件,撰写了海南省影像界人员现状与未来需求调研报告,向省委坦言:“民生为本机制创新构建海南省医疗教育体系” ,得到了省领导的重视,为海医教学基地建设创造了良机。

  在海医,涂蓉给人们最深的印象就是“爱学习,勤思考,热情、直爽、为人诚恳、工作永不知疲倦,业务水平与素质极高”,并有“拼命三娘”之称。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那么多年的付出,让她的身体过早地透支,她2010年再次胸椎骨折,这一次是最重的,要卧床一个月,但就在这一个月内,她忍着伤痛,读了“向世界最好的医院学管理——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的启示”一书,并侧卧着,用一只手在电脑上写出了5000字的读书心得,并发表在《中国医院管理》杂志上。

  “当医生,要对得起病人;当老师,要对得起学生;当行政干部,要对得起大家”,这是涂蓉多年来严格自律的信条。

  (南海网海口9月8日消息 南海网记者孙令正 实习生杨曦 报道)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