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变迁,目前,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许多流浪儿童进入城市,而由流浪儿童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流浪儿童的救助问题亟需社会关注。
现状:流浪儿童多数家庭监护缺失
造成未成年人流浪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贫困、生存条件恶劣、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少年自身心理特点,以及胁迫未成年人犯罪等。不管儿童流浪出于何种因素,其主要原因离不开家庭监护和关爱的缺失,离家出走是儿童反抗家庭暴力或逃避家庭矛盾的一种方式,很多家长缺乏管教的技巧,孩子被救助机构送回来后仍然遭遇训斥和暴打,流浪儿童感到现实和期望相差太远时,就会再一次离家。
支招:加强跟踪和监管
省政协委员许尚华建议:基层乡镇政府、社区、学校应建立协作机制,对有外出流浪倾向和曾经出走过的儿童加强跟踪和监管,探索遭受家庭暴力、无人照料等特殊困境儿童的帮扶工作;要大力倡导家庭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鼓励企业关心社会福利事业,向社会救助保护中心捐款,可冲抵部分税款;加快新救助中心的建设和原有收容遣送站设施的改善,开展各种培训,丰富救助机构人员的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知识;鼓励民间发展救助机构广泛参与,扩大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力度。
责任编辑:郭祖莹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