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省25周年历程:1999,创建全国首个生态示范省

  -本报记者岳嵬

  经历了泡沫经济刻骨铭心之痛,海南在疗“伤”的同时重新自审,决策者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资源,才是海南最强的竞争力。

  1999年2月6日,省人大二届二次会议作出《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同年3月30日,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准我省为我国第一个生态示范省。

  14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海南将生态省建设步步推向深入。

  省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海南考察时要求谱写美丽中国的海南篇章,并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一条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正在900万海南人民脚下延伸,成为全省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

  述评

  面对外界唱衰

  化解大特区形象危机

  1999年,还没有走出房地产泡沫阴影的海南,正处于一个相对困难的发展阶段。外界对海南一派“唱衰”,海南这个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面临不小的形象危机。

  破釜沉舟谋求新发展、新突破。当时的海南省委书记杜青林响亮提出:海南明天的繁荣有赖于今天的形象,海南形象的内涵决定于海南的地位和任务,海南的整体形象取决于各行各业的具体形象。谁拥有了美好的形象,谁就拥有了巨大的无形资产。

  要塑怎样的海南形象呢?1999年1月27日,全省“齐心塑造海南形象”电话动员大会举行,会议明确:不仅要塑大形象,也要塑小形象。

  大形象是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和各行各业的努力,塑造海南的改革开放形象、发展创业形象、文明优美形象,把海南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城乡发达、文明法治、社会安定、环境优美,到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宝岛。小形象针对的则是个人素质:通过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外国人面前树中国人形象;在中国人面前树海南人形象;在人民面前树公仆形象;在客人面前树主人形象。

  原海南省精神文明办主任陈修演回忆起15年前的这场活动时说,“齐心塑造海南形象”持续了3年,当年把这个活动作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并根据实际,每年确定一个主题,2000年的主题是“让宝岛更文明”,向一切不文明宣战。2001年的主题是“以德治省、诚实守信”,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

  在这场历时3年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海南广泛宣传新时期的英雄战士李向群、卢学修等先进典型,各地区各部门先后开展了“让交警更加文明、“让白衣天使更加靓丽”、“创建文明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等各具特色的创建活动,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海南人民的精神面貌和对外形象。

  有媒体评价,这场活动最大的成功在于,用精神领域的教化活动,为海南创造了许多文明品牌和形象品牌,其中有很多在今天已经成为含金量很高的无形资产,诸如生态省、无氟岛、健康岛等。

  清污纳新

  处置烂尾楼海南当试点

  这一年,海南面临最大考验的“形象工程”,比精神层面的创建活动更要复杂和艰巨。那就是如何处置泡沫经济留下的“城市疮疤”——烂尾楼。

  1998年,海南烂尾楼数量之多,占全国积压量的十分之一,资金沉淀总量达800多亿元。而几乎每一宗烂尾楼背后的投资主体、资金来源,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角债务和多角官司的交织。

  “很多项目是击鼓传花炒作,有的甚至炒卖多达8次,因成本过高接手者无力续建,被资金链断裂压死了。”原省处置积压房地产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林克昌回忆说,每一栋烂尾楼都是一场攻坚战。

  正在海南苦苦探求烂尾楼处置盘活之道时,海南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1998年12月,朱镕基总理来海南视察工作,决定将海南作为处置积压房地产的全国试点。

  1999年7月14日,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建设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制订的《处置海南省积压房地产试点方案》获国务院批准。依照方案,处置分三个步骤:追索债务,明确产权;集中处置金融资产;分类处置积压房地产。

  在此后的8年时间里,海南趟出一条“前无古人”的处置之路。烂尾楼在追债确权后由政府代为处置,经过续建、改造、重新包装,在中央专项资金的资助下,一部分转化为价格低廉的经济适用房面市销售,一部分通过税收优惠重启投资市场。

  今天,海口的地标建筑之一——龙昆南立交桥旁的美华大厦,当年就经历过烂尾楼的“嬗变”。林克昌回忆,2000年11月10日,随着拍卖师一声槌响,海南省首次拍卖烂尾楼。海口市沉睡了6年的海星大厦以3000万元被新主人买走。2个月后,三亚市三亚湾海角丽园的3幢烂尾楼别墅在爆炸声中被夷为平地。这南北呼应的两响,石破天惊,标志着海南多年来一直处于僵局的烂尾楼处置终于出现了重大突破。

  实质性的启动引起了国内外实力财团的关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企业,纷纷派员飞往海口、三亚收购烂尾楼。

  路径的选择和政策的优惠,撬动了烂尾楼的处置,沉寂多年的烂尾楼成了房地产市场上的香饽饽。当年海口盘活的烂尾楼中,万国大都会、明光国际、美华大厦等,都已成为地标性建筑。

  2007年6月30日,海南省处置积压房地产工作小组办公室悄然解散。这个机构使命的完成,意味着海南终于完成了烂尾楼的“化蝶”蜕变之路。

  烂尾楼8年重生,不仅带来海南城市面貌的变化,城市价值的提升,也摘除了海南金融高风险区的帽子,带来了国内外资本对海南发展的信心。

  知名企业纷至沓来。华润、万科、富力、雅居乐、中信泰富、香港恒隆、骏豪、中石化、中石油……海南重新变成充满活力、充满机遇、充满激情的魅力之岛。

  第一生态省

  积攒最强竞争力

  经历了泡沫经济的刻骨铭心之痛,海南在疗“伤”的同时重新自审,决策者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资源,才是海南最强的竞争力。海南未来真正能给中国发展作出贡献的,不是靠经济总量,而是靠保护好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省,酝酿于1990年代后期。

  1998年,在中共海南省委主持召开的各民主党派的献计献策会上,九三学社海南省委会首次提出建设生态省建议。

  “当时只是觉得建设生态省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是全局性的,所以提出了这个命题。没想到后来引起这么大的共鸣,中共海南省委反应特别快。”回忆当年“生态省”出台的背景,省人大常委、九三学社海南省委会副主委颜家安颇多感慨。

  1998年7月,时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与海南省一位领导进行工作交谈时提出,“海南生态保持良好,条件优越,能否考虑建生态省?”

  中共海南省委积极采纳建议,立即组织力量进行生态规划,并最终将其确立为海南的发展战略。

  当年建设生态省议案的起草人、原省人大环资工委主任刘元卿回忆道,14名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省的议案》,议案从国内国际背景及海南实际出发,阐述了海南建设生态省的必要性。林明玉、王信田、徐经国、毛平等14名在代表在议案上签名。

  1999年初,时任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青林提议,将省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这一议案,提交代表大会审议,作出相应的决议。

  “议案提交到议案审查委员会后,被列为重要议案。”刘元卿说,在接下来几天的会议中,建设生态省议案受到代表们的热议,在分组讨论时、在饭桌上、在休息室里,“生态省”成为最热门的话题。

  1999年2月6日,省人大二届二次会议作出《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1999年3月30日,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准海南省为我国第一个生态示范省;同年7月,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

  刘元卿说,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纲要》,赋予了建设生态省的法律地位,保证生态省建设要“一张蓝图干到底”,不因换届和领导班子变动而受影响。

  14年来,海南通过立法保障、高层推动、统一协调、建立环保目标责任制等方式,将生态省建设步步推向深入。

  “在保护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有充裕的财力更好地保护生态。14年来,海南生态省建设初衷不改,脚步愈加坚定和矫健。从发展新兴工业的“三不原则”和“两大一高”的产业政策,到建设国际旅游岛,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从“消除白色污染”到建立无氟省;从建设“千里生态长廊”到在全省范围内掀起“绿化宝岛大行动”……大特区14年的探索和试验,引领和示范全国的,正是绿色发展的方向与道路。

  2012年4月,省委书记罗保铭在省第六次党代会报告中,就海南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绿色崛起”的路径选择,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海南生态省的内涵和生态建设文化。

  14年的成长道路,无不烙着生态文明、科学发展的印记。一条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正在900万海南人民脚下延伸,成为全省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

 
 

  一九九九年我省实施”百万亩椰林工程“,为海南增添了一片片新绿。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张茂摄

  大事记

  学习宣传李向群英雄事迹

  李向群(1978年6月—1998年8月22日)海南琼山人。1996年12月入伍,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塔山守备英雄团”九连一班战士。1998年8月5日,他随部队在湖北公安县南平镇堤段的抗洪保卫战中,带病坚持抢险,先后4次晕倒在大堤上,终因劳累过度,抢救无效,于1998年8月22日壮烈牺牲,年仅20岁。

  1999年4月1日,中央军委颁布命令,授予广州军区某部战士李向群“新时期英雄战士”荣誉称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新时期英雄战士”李向群题词:努力培养和造就更多李向群式的英雄战士。

  由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号召全军广大官兵要向李向群同志学习。随后,全国全军掀起了宣传学习李向群英雄事迹的高潮。

  亲历者说

  原省处置办专职副主任林克昌:

  房市“化蝶”那八年

  省住建厅原巡视员林克昌。

  -本报记者单憬岗

  “1993年,中央启动宏观调控,海南从房地产泡沫中惊醒,留下遍布全省的烂尾楼。”省住建厅原巡视员林克昌回忆说,全省烂尾楼原报建面积达1631万平方米。与满目疮痍相伴的,是海南经济长达数年的“死寂”。

  解困海南经济,必须盘活这些烂尾楼。1998年底,中央决定把我省作为全国处置积压房地产的试点。次年7月,国务院批准了《处置海南积压房地产试点方案》。

  “这是海南‘半拉子’再生的‘救命’文件!”当年出任省处置积压房地产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的林克昌说,在我省当时的经济形势下,如果没有国务院给予的特殊优惠政策,“半拉子”处置难以撬动。

  由于这项工作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压力可想而知。

  “这是一场历时8年的大硬仗!”他说,海南被逼着走出了一条创新的路子。首先进行了司法创新。在处置过程中,没有相关法律规定的,就本着法律原则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比如明确行政确权的法律地位,产权人限期不处置由政府代为处置等规定,在全国来说都是创举。其次是政策创新,出台了各种减免税费等相关法规,在操作上特事特办,打破常规。

  “处置当中争议最大的,是用行政手段处置积压房地产是否侵犯了产权的问题。”他说,随着处置工作的逐步展开,大家的认识逐渐统一,虽然前期利益受了些影响,但资金盘活了,房子盖起来了,城市环境改善了,归根结底是大家都受益了。

  2001年元旦前后,海南南北连续响起两声巨响。海口海星大厦成功拍卖,三亚海角丽园成功爆破,标志着海南烂尾楼处置僵局出现重大突破。

  实质性的启动,扭转了海南房地产市场的颓势。房地产市场很快升温,海南的老百姓在不经意中发现,烂尾楼一个一个地消失了,城市越变越漂亮了。

  “海南处置烂尾楼8年,精神方面的成果比物质方面的成果更珍贵。”林克昌说,只有加强管理,规范发展,才能保证泡沫经济的历史不再重演,才能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留下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报海口4月20日讯)

  海南词典

  转化房

  我省处置积压房地产的用语,即积压商品房转化为经济适用住房。为处置海南积压房地产,国家给转化房专项资助,从而使房屋价格下降,吸引购买者。1999年底,我省开始推出转化房。

  许多停缓建工程续建并申请转化房销售后,享受了政府补贴(每平方米200元—400元不等),房价低廉(每平方米仅1000多元),备受工薪阶层青睐。使销售价格始终处于中低收入者可接受的范围。转化房政策有效加快了积压房地产的处置。

  “美兰”通航

  1999年3月28日下午3时36分,海航波音737——800“椰风海韵”号客机安全平稳地降落在美兰机场,标志着海口美兰机场正式通航。中国民航总局局长刘剑锋、省长汪啸风等为海口美兰机场通航剪彩。

  同年5月24日,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正式启用,意味着大英山民航机场正式告别43年的民航飞行史。

  当时美兰机场总投资23.04亿元,占地583公顷,按国际4E级标准建设,可起降波音747——400型大型飞机。

  老镜头

  盘活烂尾楼

  1999年7月14日,我省处置积压房地产工作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拉开帷幕。8年累计处置积压商品房449.3万平方米,处置停缓建工程项目1608.2万平方米,盘活闲置用地约2.34万公顷。

 

  环岛高速全线贯通

  1999年9月26日,海南环岛高速公路(西线)洋浦至九所段正式竣工通车。至此,我省环岛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至2002年12月,投资近80亿元的海南环岛高速公路通过竣工验收。专家认为,环岛高速公路创造了四个全国第一:我国规模最大的环岛高速公路;环岛半径最大的高速公路;我国建设里程最长的一条环岛高速公路;是我国建设周期最长的一条高速公路。(本报资料照片)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