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地理·航线——眺望三沙的海上线路图

  海南渔民远赴“三沙”耕海牧渔。马宏杰摄

  省博馆藏民间手绘罗盘

根据古代更路簿勾勒的海南渔民航海路线图。朱磊绘制

  三沙地理·航线:透过这张海上线路图,中国古代海南渔民耕牧三沙的航海历史渐次呈现,今人仿佛看见,一条条古代风帆穿越历史的烟尘,正从三沙海域的万顷碧波中驶来。

  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环中国海海洋文化遗产调查研究”课题于去年6月底开展阶段性研讨。在繁复庞杂的文字信息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海洋考古权威学者吴春明教授留意到了一张看似简单却又意蕴深远的图。

  引起这位考古界权威关注的,是一张手工勾勒的海南渔民西沙航海线路图。

  文\海南日报记者 杜 颖 见习记者 金昌波

  一张图胜过万千文字,寂寂诉说海南渔民远耕三沙的历史。

  这张手工勾勒的海南渔民西沙航海线路图,由海南省博物馆提供,由省博该课题参与人朱磊手工绘制,以解读馆藏的《顺风东西沙岛更路簿》为基础,绘图历时90余天,通过对更路簿中每一条航程航线的记载,精心绘制出了这幅从海南岛潭门、大洲岛(今万宁)出发,与西沙群岛之间、在西沙诸岛之间往返的航线图。

  一幅航海历史的画面重新铺展开来:数百年前,海南渔民的祖辈随身带着传抄的航海小图册,在季风中劈波斩浪向南海进发,他们在耕海牧渔的劳作中积累着丰富的经验,在没有航海图标、电子通讯和卫星定位系统的古代,只伴着这些船舟航行秘本,留下了一段段令人难忘的海上足迹。

  古代海南渔民密集航线

  记者仔细观看该图,发现从海南岛出发顺季风前往西沙群岛,北礁是很多渔船选择最先靠达的地点,其次才是永兴岛及其他海岛。从图中可以看出,渔民一般不会只在西沙一个岛屿周围耕海后返程,而是在该岛屿海域捕捞之后,再驾船前往西沙另一岛屿耕海,或再去南沙群岛耕海,而在去往南沙的路途上,多数渔船都将经过中建岛,途中的华光礁也是其中渔船停留较为密集的避风港之一。到南海出海一次往返将近1年。

  “东海”、“北海”是海南渔民对西沙群岛和对南沙群岛的别称。由于南海诸岛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每年5至9月盛行西南季风,11月至翌年3月盛行东北季风。在帆船航行时代,熟悉季风规律的海南渔民便乘东北风顺风而下,赴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从事生产活动。

  于是,海南渔民就取东北风的“东”,称先到的西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为“东海”,取东北风的“北”,称后到的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为“北海”。

  有关去西沙群岛的古代路线,很多《更路簿》中都有记载,比如:苏德柳抄本《更路簿》有29条、郁玉清抄藏本《定罗经针位》有35条、陈永芹抄本《西南沙更路簿》有16条、林鸿锦抄本《南海更路簿》有59条、王国昌抄本《顺风得利》有42条、麦兴铣存《注明东北海更路簿》有19条等,而从目前看,海南省博物馆馆藏的《顺风东西沙岛更路簿》是其中最为完整的一个,用毛笔小楷工整地记录了东海更路42条,还记录了北海更路169条,后又补充了东海更路49条。

  令人遗憾的是,该更路簿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琼海市水产局一名干部赴潭门从渔民手中收购的,具体出自何人之手已无从考证。但据其纸张判断,大概为清末流传下来,部分页面破损严重。

  朱磊告诉记者,在整理过程中发现,王国昌抄本《顺风得利》与《顺风东西沙岛更路簿》中记载的部分更路重叠。两本中第一部分都为东海更路42条。《顺风东西沙岛更路簿》的第三部分东海更路49条,其中14条更路与第一部分线路重复,2条为赴国外更路。这些更路中35条没有具体更数,仅为相对针位。细数该本,共记载西沙群岛渔民地名28处之多,虽范围不大,东至东岛,北至北礁,西南远至中建岛,却线路密集,涉及航线有70余条,可见当时海南渔民前往西沙的密集程度。

  梳理古人三沙耕海之貌

  根据更路簿记载,朱磊初步梳理出了渔民在西沙群岛的航行范围的岛屿,这包括:七连峙(七连屿)、三峙(南岛)、干豆(北礁)、石塘(永乐群岛)、大圈(华光礁)、二圈(玉琢礁)、三圈(浪花礁)、圈仔(羚羊礁)、白峙仔(盘石屿)、猫兴(东岛)、猫注(永兴岛)、三脚峙仔(广金岛)、三脚大峙(琛航岛)、四江门(晋卿岛)、半路(中建岛)、尾峙(金银岛)、老粗大门(老粗门)、银峙(银屿)、红草门(红草门)、船岸尾(西沙洲)、红草(南沙洲)。

  根据《琼海县志》记载:“西沙、南沙、中沙群岛是本县远海捕捞的传统渔场。明代永乐年间,欧村港、冯家埠、潭门埠、草塘埠一带的渔民,已往返于西沙、南沙、中沙群岛捕鱼和居住。每年农历十月,驾驶帆船乘东北风南下西沙、南沙、中沙渔场,从事海参、贝类等海珍品捕捞作业,然后将鱼鲜品运往南洋销售,换取食物和生活用品,至翌年农历四月乘西南风返航。”

  透过一张手工绘制的眺望三沙的海上线路图,中国古代海南渔民耕牧三沙的航海史次第呈现,今人仿佛看见,一条条古代风帆穿越历史的烟尘,正向南海的万顷碧波中驶来。

  图片由海南省博物馆提供

 点击进入三沙新闻网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