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妻子高血压致双胞胎早产 丈夫无力承担医疗费

11月24日,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姐妹在海南省人民医院降生,但双胞胎的出世并没有让孩子的父亲小曾喜笑颜开。双胞胎因为早产住进了保温箱,孩子的母亲小丽也因为高血压生产情况危急,住进了重症监护病房。母女三人昂贵的医疗费让孩子父亲小曾不知所措,他表示,“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就只有把其中一个孩子送给好心人养了。”对于孩子父亲想将孩子送人的做法,您持什么态度?对此,本网特意发起调查。
1、双胞胎父亲无力承担医疗费,欲将其中一孩子送人抚养的做法,您对此怎么看?
支持,因为家庭贫穷养不起孩子,送人能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这也是出于父爱的表现。
反对,父亲对孩子享有法定监护人的职责,送孩子属于不合法行为,是逃避责任的表现。
既不赞成也不反对,可向慈善机构提出援助,只要社会帮扶,孩子就有希望。
您对此是否有更好的建议,若有,请将建议写下:

  南海网海口11月27日消息(南海网记者刘麦)11月24日,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姐妹在海南省人民医院降生,但双胞胎的出世并没有让孩子的父亲小曾喜笑颜开。双胞胎因为早产住进了保温箱,孩子的母亲小丽也因为高血压生产情况危急,住进了重症监护病房。母女三人昂贵的医疗费让孩子父亲不知所措,小曾说,“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就只有把其中一个孩子送给好心人养了。”

  11月27日,记者来到海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见到了这个不知所措的年轻父亲小曾。小曾才23岁,但面容憔悴。小曾说,新生儿科和重症病房都进不去,只有规定的时间才能探望,他已经和小丽的母亲在新生儿科外的板凳上坐着休息了三晚。

  小曾家住儋州市海头镇桐楼村,他和老父亲一起种了数亩地的甘蔗,年收入仅有1万多元。小曾现在已经是3个孩子的爸爸了,除了新生的双胞胎姐妹,还有一个一岁多的女儿,家里负担很重。

  图为双胞胎姐妹的住院接待卡。(南海网记者 刘麦 摄)

  每天看着长串的医药费通知单,小曾很是无助。他说,“已经给医院交了2万多块钱了,医院今天又催我交钱,但我实在没有钱了。现在两个孩子和妻子的医药费每天都要花6000多元,我接下来不知道怎么办。那2万块还是和亲戚朋友东拼西凑借来的。”

  小曾说,本来准备在儋州医院生产,但是那边医院说,小丽有高血压生产很危险,所以转到省人民医院。11月24日晚上12点,22岁的小丽剖腹产诞下一对双胞胎。但是这两个婴儿都属于早产儿,仅有七个月大。而且两个婴儿的体重仅有三、四斤。没有妈妈的奶水,双胞胎如今只能在保温箱活着。

  双胞胎姐妹中体重较轻的婴儿在保温箱中安睡。(南海网记者 刘麦 摄)

  双胞胎的主治医生曹翔告诉记者,虽然这两个孩子是早产儿,但他们如今身体状况比较健康,只是始终喝不上母乳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讲很不利。目前仍需要根据婴儿的健康状况留院观察。曹翔说;“他们家长现在连基本的(奶水)都供应不了,他们说尽量去筹钱,然后我们这边能跟他省的也尽量跟他省了,还有一部分也是能报销的。”

  小曾说,“如果真是没有办法,我们只能把以其中一个孩子送给好心人领养,但是我还是不忍心的。所以希望社会上的朋友能帮个忙,我会非常感谢的。”说着,他的眼眶变得红红的。

  有热心网友得知小曾有想将孩子送养的想法,在微博上呼吁对小曾家进行救助,并写道“如果认识有能力领养小孩的告诉一声,同时,有了解怎么办认领小孩法律方面的,也告诉声,拜托了!”

  记者了解到,小曾家的情况其实并不符合送养孩子的条件。海口市民政部门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生父母送养其子女必须属于因患病或其他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没有生活来源而无力抚养子女的人。

  图为双胞胎姐妹中体重较重的婴儿。(南海网记者 刘麦 摄)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