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将打造南渡江水上游 或实现“南下看海 北上看江”

点击南海网“海南深呼吸”栏目 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在海南旅游格局中,通过南渡江开发的科学规划,“南下看海,北上看江”将实现

  悠悠江水,晕开旅游新画卷

  澄迈金江镇南渡江两岸风光。

  游客在南渡江拍美景。南渡江澄迈段水上旅游开发后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张茂 摄

  -本报记者 杜颖 特约记者 陈超

  如今的南渡江畔,老渡口早已沉静,昔日舟楫的繁忙业已不复存在,但偶有人哼起“余生欲老海南村”的诗句,便让人们的思绪不禁追回千年前。

  1100多年前,苏东坡依依不舍地离别谪居三年的儋耳,离琼时留下《澄迈驿通潮阁》,这诗篇在大地上回响,其表达的何尝不是苏轼对澄迈这片热土的眷恋。

  文化是一根串联历史的纽带,也为此成为现代旅游的灵魂。澄迈县在积极打造南渡江澄迈段水上生态旅游开发的同时,如何通过具有前瞻性的规划设计,以一条悠悠江水,晕开旅游产业格局的新画卷?海南日报记者连日来对我省关注南渡江开发的部分专家学者进行采访,学者们呼吁南渡江规划开发要注重秉承国际标准,深挖文化内涵,而他们也对此次南渡江澄迈段的旅游开发抱有无限期许,或在不久的未来,“南下看海,北上看江”的畅想将得以实现。

  通过打造南渡江水上游将旅游关注度由东线向北牵引

  规划关键词“母亲河”和“长寿”

  撑船橹,游碧江,观雨林,听鹭鸣,长达百里的南渡江澄迈段给人带来的是无尽的遐想。也因为如此,山东荣德集团在受澄迈之邀细致考察了红树林、风情镇、永庆寺等多处景点景观之后,反而对鲜有关注的、处于未开发状态的南渡江感受强烈,认为其后续开发的潜质和空间广阔,遂当即决定与澄迈合作,开启南渡江水上旅游的“破冰之旅”。

  如果单纯从自然条件考虑,位处中游的南渡江澄迈段,其气候条件可能并不够优越:与三亚北纬18度的热带气候相比较,南渡江冬季气温相对偏低,景色也不具有稀缺性和唯一性。

  “但如果综合南渡江在文化、生态、历史等方面的多重因素来考虑,这条母亲河所蕴含的旅游开发价值是无限的!”南渡江澄迈段水上生态航线项目签约方有关负责人邹琪宏道出其中原委。近日来,他和来自北京等地的国内景观规划专业机构负责人连续走访了南渡江澄迈全段,在他和规划机构专业人士看来,澄迈段的规划开发须遵循“主题化”,主题元素有二:一是母亲河,二是长寿文化。

  邹琪宏说,规划已经确定了一个指导思想,那就是打造符合国际定位和旅游化标准的生态环保旅游项目,规划开发的最终目的是要为澄迈当地的老百姓带来旅游开发的成果和实惠。

  “如果仅从水上旅游来讲,南渡江游可能会是单调的,但我们采取的方式是将岸上岸下设计的旅游项目结合起来操作,这将大大丰富水上游的内容。”邹琪宏说,南渡江有相当长的一段宽阔水域在澄迈县内,澄迈也是长寿之乡,它的品牌可以不断地通过游客和其他各种渠道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其实水上游船仅是旅游线路产品中很小的一个道具,而整个南渡江澄迈段两岸所积聚的那种美感,才是未来开发的重点。

  对于南渡江开发,海南大学教授王毅武也从全省旅游布局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海南旅游曾一度存在南重、北轻、东旺、西弱、中空的态势,产品单一导致游客的停留时间和消费空间没有得到深度发掘。三亚旅游资源的推广从国内走向国际,东线旅游资源的开发由南至北,以三亚各湾区为核心,向北延伸到各湾区,但从开发的成熟度和市场关注度来看,东线的热点区域较多,但大部分仍处于零星开发状态,尚未形成集群效应。

  在王毅武看来,东线是海南热点滨海旅游的集成者,如何将人们的视线从对东线的关注度向北牵引,构建北段旅游重点区域,南渡江的开发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北部打造旅游亮点需要一种“嵌入式发展”。

  王毅武认为,南渡江开发,应科学引入世界范围内较为认可的“嵌入式开发”方式,即在原生态基础上实现顺势利用,最大限度保持原始自然风貌。依附南渡江周边地形、地貌的改变开发利用,打造出具备实际内容的国际性旅游基地。在已有的北、东、南旅游布局中,嵌入式推动南渡江内河旅游,以保护性开发提升南渡江开发品质,最终让南渡江两岸的老百姓从中受益。

  在南渡江旅游中寻找不同以往的独特性

  规划建议深挖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味

  碧水盈盈,青山淡淡,如果南渡江仅仅是拥有曼妙的原生态景观,没有文化承载,那么看多了奇珍丽景的八方游客,或许觉得南渡江的美,尚不够“味道”。该如何更深地打动人心?海南大学教授王春煜认为需要包装策划大量的文化素材,来完成南渡江游的独特性。

  据澄迈县志记载,海南岛北部广袤千里,良港连绵,物产丰饶,人文兴盛,澄迈也是海南岛最早的开疆拓荒之地,众多古迹犹存。王春煜认为,南渡江的两岸,除众所周知的长寿文化外,苗乡文化、贬官文化等也存留有遗迹,澄迈在规划中应该重点发掘这类文化现象,为南渡江旅游开发增添厚重而富有生趣的历史笔墨。

  在澄迈,有关历史上的贸易往来、贬官文化等的确多与江水相系相连。澄迈县文联主席黄大强介绍,汉代在海南岛设置了珠崖、儋耳二郡,《琼台外纪》中记载:“武帝置郡之初,已有善人三万之数”,这些商人出入沿海,有的人深入到黎峒(属岛西的古县苟中,即今澄迈县),有的到九龙(今东方)、至来(今昌江)、儋耳(今儋州)、临振(今三亚至乐东沿海一带)。

  南渡江为内地商贾来海南岛的商贸活动提供了便捷的水路交通。到了北宋,无数中原人渡海而来,第一站往往到达的就是澄迈的通潮驿,随后,又乘船溯江南下,沿途拓展贸易,中原文化也随之进入了崖州腹地。后来,这里又成为历代帝王贬谪政治对手的地方,饱读诗书的一代名臣学士,在澄迈留下了他们的道德文章和精神风骨,为北部的海南洒下了最早的文明种子,他们留下的诗文以及后人纪念他们的庙宇,让沿江两岸的土地上载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积淀。“古元素,对于今天的南渡江来讲,也恰是其旅游开发的魂魄,不能忽略。”黄大强表示。

  南渡江旅游开发规划“溯古”也要“看今”

  布局建议增加时尚元素作为新亮点

  溯古,也要看今。旅游无疑是文化传承极好的载体和方式,省邮轮游艇协会会长符元壮认为,除了追溯古时沿江两岸文化的厚重,今天的时尚文化元素,比如游艇、实景演出等也应在南渡江的开发中有所呈现。“现代化的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的活动形式,也是属于文化旅游的范畴,我们常说的词汇游山玩水,游山的文章过去海南都做了不少,可玩水的文章还远远不够。”

  符元壮的建议与澄迈县和水上游签约企业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记者从澄迈县了解到,其在设计南渡江水上旅游开发中,就已有专家提出了大胆设想,在空间布局上,规划出现代化的休闲文化体育娱乐等场地,比如,其已计划在南渡江澄迈段水上开阔处设计一处实景演出场地,在水面之上搭建舞台,以星空作帷幕,以雨林作背景,邀请国内顶尖的实景演出制作团队开发富有南渡江韵味的实景演出剧目。那么,畅游南渡江的人们,今后不但可以白天来观赏享受两岸的自然风光,在夜晚华灯初上之时,还可以享受到江水雨林之上的现代时尚演出剧目,增加文化韵味。

  “澄迈既是母亲河的流经之地,又是文化盛行的宝地,更是世界长寿之乡,相信只要规划开发出有特点、有差异性的服务方式,澄迈完全可以吸引和承接更多的消费群体,形成稳定且可持续的消费市场。”符元壮说。

  (本报金江9月23日电)

  人物访谈

  澄迈老摄影家李敦宦:

  南渡江之美让人永感青春

  几度到南渡江澄迈段探访,发现一位老人始终跟在年轻人的身后。他身材瘦削,皮肤黑黑,总喜欢戴一顶草帽,身穿摄影马甲,背着镜头和其他器材。“来!孩子,我帮你在南渡江边拍一张留念吧!”他时常热情地给人拍照,而多数年轻人都会感叹一番:阿公真的是年近80岁的人吗?怎么精气神这么好!

  这位老人叫李敦宦,家就住在金江镇,他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海南纪实摄影协会理事……但是这些可能金江镇人不大知道,街坊们都熟悉并且知道的是,他退休前曾是县文化馆馆长,人们至今仍亲切地称呼他为“老馆长”。

  “老馆长对我们这里的旅游开发贡献很大!”在金江镇老街里随意打听,人们都认得他,这样称赞他。几十年里,李敦宦带着相机,进雨林,游江上,下村寨,将南渡江澄迈段沿岸的风光展现出来,一些对澄迈以及南渡江文化感兴趣的人们想要些照片,他都无偿赠予,从不要回报。

  8月底最炎热的几天,老李跟着我们一起登上游船,一路拍摄南渡江的景致,他高兴地说:“现在南渡江变化大,90年代初南渡江金江大桥附近还没有白玉石栏杆。我想以后有机会,把南渡江过去几十年的样貌和今日的景观进行对比,让人们知道这里的美多么令人震撼,它让人永感青春。”

  “千百年来不息的滔滔江水,时至今日仍焕发神采和活力,吸引八方游人,通过规划营造出南渡江生机勃勃的气息,应该是规划者在设计伊始就应思考的一项课题。”对于未来南渡江的旅游开发,老李说着他的建议,目光中也闪动着几多期许。

  本报记者杜颖

  (本报金江9月23日电)

  网友跟帖

  @小叮当:每一个会绣花和会蜡染的苗家女子,都是出色的画家。南渡江畔的苗家姑娘们不仅心灵而且手巧。丛林深处中隐藏的最原味的苗家文化与风情深深折服了我!

  @清补凉是我的爱:原以为苗族风情得去琼中才能体验,没想到澄迈还有这么一个原汁原味的苗族村庄养在深闺,若不是看了这篇报道还真不知道!希望有一天能去这里,品尝一下清脆爽口的芭蕉心,哇,想想口水都流了……

  @小小花骨朵儿-997:南渡江平静流淌,两岸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几头肥硕的大水牛正在悠闲吃草……多么美好幸福的景象,但那是我们琼岛的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现在的我们,已经无法想象当年的艰苦,只能用敬仰之心,去怀念他们,继承他们的坚强、奋勇和无畏。红色的历史,值得我们去口口相传。

  @卖报纸的小叮当:有风光旖旎的自然风景还不够,澄迈南渡江畔还有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积淀,就像皇冠上两颗争奇斗艳的宝石,为澄迈的旅游业发展添姿添彩。赞一个!

  专家连线

  海南大学教授王春煜:

  从民俗中开发在保护中规划

  海南大学教授王春煜:澄迈在邀请国际一流的规划机构和设计专家来精心打造南渡江澄迈段的旅游开发规划,以专家的智慧与心血谋划南渡江的未来,或许不久后,南渡江澄迈段将可以成为我省内河资源旅游开发的一个经典范例。

  这过程里需要思索一件事,做好南渡江开发,让中外游客留得下来,我们依靠的是什么?可能不仅仅是要这条江本身具有魅力,更为重要的是,要江两岸呈现出宝贵的文化内涵。画舫船沿南渡江走,江两岸要有丰富而多彩的旅游布局和项目,比如,苗乡的呈现,原始竹林的摇曳,古潭古庙古渡古树的韵味,非遗文化的展演,这些无疑都会为南渡江水上旅游增添绝妙的笔墨,有厚重民俗文化作为承载,游客们才会愿意将自己更多的时间留在这里,与江为伴。

  与此同时,在做规划开发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不忘记“保护”二字。这种保护,不仅仅是澄迈一个县的任务,更应该是南渡江全段的,保护的范围扩大到白沙、儋州等地,其源头,更要以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规划进行有效的划分,这关系到对水源的持久保护。也建议澄迈从现在开始,就要最大限度地保持澄迈段江水及两岸最原始的自然风貌,与生态林建设短期、长期规划互为促进实施,使护岸蓄水两相宜。

  本报记者杜颖

  (本报金江9月23日电)

  结束语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近一个月来海南日报通过报道带着读者一同走近南渡江的珍贵旅程,到今天为止,将暂时划上一个句号。

  16个整版,呈现出南渡江的16种美。南渡江母亲河的美,无时不激发着人心中藏有的夙愿:“一定要再来看看。”

  近一个月的时间,海南日报报道组分别从南渡江澄迈段开发的理念之美、山水之美、水韵之美、植被之美、生态之美、村落之美、城镇之美、文化之美、民俗之美、饮食之美、技艺之美、长寿之美、龙舟之美、红色传奇之美、苗乡之美、规划之美等多重视角,对百里南渡江澄迈段进行了深入细腻的挖掘。在一篇篇动感文字中,既有对南渡江沿岸文化的探寻,也有对当前规划开发的思考;既有对古老苗乡传统韵味的彰显,也有对现代美丽乡村建设图景的展现;既有对母亲河生态环境保护的深思,也有对如诗如画般景致的赞美。

  正如南渡江报道在网络上激发广大网友们畅言的那样:“南渡江就在我们身边,它是那样的美,我们过去却鲜有发现。它吸引我们的不仅仅是美丽,更告诉了我们,即便日子平凡,也要有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十一”黄金周南渡江(澄迈段)水上生态旅游即将开启之际,让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共同期待,有越来越多的游人来到南渡江,感受南渡江,在青山碧水间,高歌生活的醉与美。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