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已发现近千种蘑菇 解开毒蘑菇五大认识误区

  海南毒蘑菇:热带雨林的美丽“咒语”

  裂皮毒鹅膏

  裸盖菇

  日本海氏牛肝菌

  斑褶菇

  欧式鹅膏本版图片均由曾念开拍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单憬岗

  蘑菇(大型真菌),人类口中最鲜美的食品,是大自然的宝贵赐予。海南的热带森林孕育了极为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其中可食用的已知有上百种,当地的老百姓多有采食野生蘑菇的习惯。野生蘑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不少人心目中的山珍。然而,人们在享用野生菌的美味时,悲剧也在不断上演:

  2006年8月,海口一小孩在田埂采回有毒的蘑菇煲了一锅汤,一家4口中毒……

  2008年7月,琼中一名学生因在家食用疑似野生毒蘑菇中毒,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013年5月,昌江一农户一家4口因食用从橡胶林采集回来的蘑菇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症状……

  海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于10月14日特别发布今年第15号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提示了常见的四种毒蘑菇。

  蘑菇中毒已成为海南食物中毒事件中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同样如此,全国范围内的食物中毒致死的案例当中,毒蘑菇占了1/3,可谓食物界当之无愧的头号“杀手”。

  如今,深入海南雨林游玩探险的人群越来越多,看到各种美丽诱人的蘑菇,自然免不了食欲大动,可又怕中毒,怎么办呢?近日,海南医学院药学院和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联手制作了一本《海南鹦哥岭及其周边地区有毒蘑菇识别》(以下简称《识别》)的图册,或许能帮上大家的忙。

  毒蘑菇长啥样?

  “头上戴帽子(有菌盖),腰上系裙子(有菌环),脚上穿靴子(有菌托)。”《识别》作者、海南医学院药学院副教授曾念开博士形象地说出了毒蘑菇的一般特点。他也表示,这只是一般规律,毒蘑菇并非严格符合这三个方面的规定,具体鉴别还要“就菇论菇”。

  由于专攻真菌类研究,曾念开有一对“火眼金睛”,这主要是其辨别毒蘑菇的眼力超凡。从本科生开始他就一直从事真菌类研究,野外经验丰富。每次采集到蘑菇时,他都会查书,对照显微镜观察,再进行一系列的分子鉴定,对蘑菇进行分类,积累多了也就能看出门道来。

  曾念开说,毒蘑菇是一类可使人或动物中毒的大型真菌,大多数隶属于担子菌,少数属于子囊菌,其种类繁多,形状各异,以伞状为主,也有片状、耳状、盘状、马鞍状等。与可食用蘑菇相比,毒蘑菇没有明显的标志,其大小、形状、颜色、花纹等变化多端,在野外混杂环境中极难鉴别。预防野蘑菇中毒的最好方法就是不采、不买、不吃,更不要学着辨别野蘑菇,因为蘑菇中毒的都是有一定辨别经验的“老手”。

  而且,毒蘑菇毒性成分复杂,一种毒蘑菇常含有多种毒素。中毒与否和烹调方法、食用量的多少、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目前根据中毒作用机制和典型临床表现,主要分为五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肝脏损伤型、溶血型和光敏性皮炎型。

  世界上最毒的蘑菇

  裂皮毒鹅膏,这种蘑菇完全吻合“毒蘑菇三原则”:帽子、裙子、靴子俱全;而且非常优雅,通体白色,一点也不像是冷血“杀手”。实际上,它和海南人经常食用的平菇质地与颜色都很像,一般人很难区别。

  “毒性极强,是世界上最毒的蘑菇之一。”曾念开的话让人顿时消除了一切幻想。他说,这种蘑菇系出名门“鹅膏属”——号称毒蘑菇界的“四川唐门”。这是蘑菇家族最毒的一个门类,误食毒蘑菇致死者95%都是由毒鹅膏所致,世界范围内最毒的几种蘑菇也都出自这个属系。

  这种蘑菇主要含原浆毒素类,以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为主。这些毒肽毒性极大,性质稳定,耐高温,耐干燥,一般烹调不能破坏。而且在我省雨林地区分布广泛,鹦哥岭、五指山、尖峰岭、霸王岭、吊罗山、黎母山,遍及整个中部林区;多生于海拔较高的阔叶林下。

  在我省雨林中,同样系出这一名门的还有欧氏鹅膏和灰疣鹅膏。这3种毒鹅膏被曾念开统一归入“肝脏损伤型”。

  鹅膏毒素一旦进入人体,会抑制一种酶的正常分泌,导致另外一种酶“精神错乱”,分不清好人坏人般地疯狂溶解人体细胞,器官严重受损。

  “首当其冲遭到破坏的将是人的肝部。因为所有的血液循环都要经过这里,而肝的细胞壁又比较薄。我们在人体解剖过程中发现,严重中毒者的肝部会被侵蚀得如同蜂窝状,受损非常严重。”曾念开说,吃了这类蘑菇后,潜伏期一般为数小时到30小时,少数人在半小时内发病。多数中毒患者在消化道症状后呈1-2天的“假愈期”,此时谷丙转氨酶已经升高,之后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肝区疼痛、肝脏肿大、黄疸、有出血倾向,经积极治疗,约2-3周后渐趋恢复,少数病例会因肝性脑病、呼吸和循环衰竭死亡。

  粪便上的毒品蘑菇

  有些毒蘑菇食用后能让人产生类似吸食毒品一样的感觉。这类蘑菇能够让人产生奇怪的幻觉,它们被统称为“致幻蘑菇”。

  曾念开将其归为“神经精神型”,代表种如日本海氏牛肝菌、斑褶菇、裸盖菇等。食用这种蘑菇后,潜伏期一般10分钟到6小时,除出现消化道症状外,主要将出现兴奋、狂躁、幻视、幻听等精神症状,同时还会伴有瞳孔缩小、多汗、唾液增多、流泪等症状。不过往往预后良好。

  “这类蘑菇通常长在粪便、草地或平地上。”他说,要辨别斑褶菇和裸盖菇,除了上述情况外,个体比较小和菌褶上多具有斑点状花纹,也是其特征。日本海氏牛肝菌则通体近红色,菌盖下表面为黄色孔状,菌柄表面具有腺点状红色鳞片。

  “世界上的致幻蘑菇大约有200种。”《识别》的另一位作者鹦哥岭保护区的蒋帅介绍,在墨西哥的土著人经常用这类致幻蘑菇来进行某些宗教仪式。而西方世界直到20世纪才意识到这种致幻蘑菇的存在。1939年,哈佛大学的植物学教授Richard Evans Schultes与

  墨西哥博物学家Blas Pablo Reko被允许参观当地印第安人部落的神秘宗教仪式,亲眼目睹了蘑菇神奇的致幻效果。1970年代,这种致幻蘑菇从南美传到了西方发达国家,许多青年将其作为致幻剂食用。

  然而,科学家很快发现,人们要为致幻蘑菇带来的迷乱付出极大的代价。事实上,这些蘑菇中含有的一些生物碱的分子结构,与人的大脑和神经组织中的中枢神经媒介物质的分子结构十分相似,它们可以在人的大脑中以假乱真,参与和影响神经传递代谢活动,扰乱脑的正常功能,使人产生幻觉。这种物质长期或过量服用会引起神经中毒,甚至导致死亡。目前,美国、丹麦、日本、英国、爱尔兰、荷兰等国先后宣布:销售和进食这种蘑菇属于非法行为。

  曾念开说,网上、甚至一些专业机构发布的许多关于鉴别毒蘑菇的方法都是错误的。“我们建议市民不要采摘不明来源的野生蘑菇进食,这样才是最安全的。”

  毒蘑菇的五大认识误区

  A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

  错!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鸡油菌、远东疣柄牛肝菌和正红菇等颜色鲜艳,美味可食;而斑褶菇、裂皮毒鹅膏等有毒蘑菇,其颜色则为灰色或白色。

  B长在潮湿处或家畜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

  错!大部分蘑菇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有的有毒,有的可食。有一些毒蘑菇的确喜欢生长在粪便,如斑褶菇属中一些有毒种类;但是鹅膏属、口蘑属、红菇属中一些有毒种类也生长在松林中。

  C蘑菇跟银器、生姜、大米、生葱一起煮,液体变黑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

  错!蘑菇毒素不能与银器发生化学反应,也就不能产生颜色变化。如鹅膏毒素不能发生颜色反应。

  D有分泌物或碰触后变色的蘑菇有毒。

  错!有的毒蘑菇的确具有分泌物或碰触后变色的现象,但是有一些蘑菇碰触后,有乳汁分泌,同时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它们不仅没有毒,而且还是美味的食用菌,如多汁乳菇(俗称奶浆菌)。

  E生蛆、长虫的蘑菇没有毒。

  错!许多剧毒的鹅膏属真菌成熟后同样会生蛆、长虫。

  蘑菇中毒如何救治?

  自救

  1催吐: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催吐。

  2立即到正规医院救治,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进一步诊断治疗。

  医院救治

  1联系相关专业人员对蘑菇进行鉴定。

  2尽快开展毒物清除技术,如洗胃等。

  3蘑菇中毒无明确特效解毒剂,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单憬岗辑】制图\石梁均

  海南珍奇蘑菇趣谈

  文\海南日报记者单憬岗

  鸡油菌

  簇生小管菌

  蚁巢伞

  硬柄小皮伞菌

  暗褐网柄牛肝菌

  簇生小管菌

  今年8月,海南日报报道称海南医学院药学院副教授曾念开博士在我省热带雨林发现了一种大型真菌(蘑菇)的新属,这种菌类最有意思的是:通体橙色,手触摸后会变蓝绿色,然后又变为近黑色。

  海南岛由于地处热带,阳光雨水充沛,因而物产丰饶,植物繁茂。生长在海南的蘑菇种类众多,其中不乏一些珍奇而有趣的蘑菇。

  夜晚可以发出绿色荧光的簇生小管菌、个体巨大的世界上唯一可人工栽培的牛肝菌、长在蚂蚁窝上的鸡枞菌、寿命可达千岁的长寿蘑菇等等,海南岛不乏有趣的蘑菇种类。

  夜晚发绿色荧光的蘑菇

  海南有这样一种蘑菇,叫做簇生小管菌。这种荧光小蘑菇约五六厘米高,菌盖直径1-3.5厘米,白天看起来土土的,没什么大不了,但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却美到令人不知如何赞叹。尤其在下过雨的夏季,只见一些腐烂的树木上附生着的一个样。曾念开说,鸡枞菌生长有特性,它一年在这地方长,若不扰动它,第二年它还会在原地方长,这叫“鸡枞窝”,什么时候出窝,也如约定了一般,不会爽约。

  “鸡枞菌是野生食用菌之王,其肉质肥厚,质细丝白,脆嫩爽口,清香鲜美。”曾念开说,这种蘑菇营养丰富,尤其蛋白质的含量较高,蛋白质中含有20多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种类齐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鸡枞中含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对降低血糖有明显的效果。

  唯一可人工种植的牛肝菌

  暗褐网柄牛肝菌个体巨大,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人工栽培的牛肝菌。这种牛肝菌菌盖直径5-12厘米,肉呼呼的,呈黄色。在亚洲、拉美、大洋洲等热带地区都有分布,国内分布于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夜晚可以发出绿色荧光的簇生小管菌、个体巨大的世界上唯一可人工栽培的牛肝菌、长在蚂蚁窝上的鸡枞菌、寿命可达千岁的长寿蘑菇等等,海南岛不乏有趣的蘑菇种类。

  夜晚发绿色荧光的蘑菇

  海南有这样一种蘑菇,叫做簇生小管菌。这种荧光小蘑菇约五六厘米高,菌盖直径1-3.5厘米,白天看起来土土的,没什么大不了,但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却美到令人不知如何赞叹。尤其在下过雨的夏季,只见一些腐烂的树木上附生着的一个个发出神秘绿光的小蘑菇,就像一只只绿色的水母。

  由于这种菇类不仅非常少见,而且寿命很短,一般“出菇”后只能活3天,所以见过它的人并不多,能把它记录下来的就更少了。在世界上,已经有记录的发光真菌,共有9属42种。

  “只要水和氧气充足,它们可以24小时发光。而动物只有在活动时才能发光。这告诉我们,也许蘑菇体内与酶发生作用的这种化学物质很容易获得,而且数量很丰富。”海南医学院药学院副教授曾念开说。

  长在白蚁窝上的蘑菇

  海南岛有一种美味异常的蘑菇——蚁巢伞,俗称鸡枞菌。曾念开介绍说,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蚁巢伞与大白蚁之间形成复杂而默契的共生关系。大白蚁巢主要由木质素、纤维素、植物腐殖质以及大白蚁的排泄物组成,这些都是蚁巢伞生长的主要“食物”来源。

  为什么叫做鸡枞菌呢?那是因为这种蘑菇老生长在一个地方,像老母鸡守鸡窝一样。曾念开说,鸡枞菌生长有特性,它一年在这地方长,若不扰动它,第二年它还会在原地方长,这叫“鸡枞窝”,什么时候出窝,也如约定了一般,不会爽约。

  “鸡枞菌是野生食用菌之王,其肉质肥厚,质细丝白,脆嫩爽口,清香鲜美。”曾念开说,这种蘑菇营养丰富,尤其蛋白质的含量较高,蛋白质中含有20多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种类齐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鸡枞中含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对降低血糖有明显的效果。

  唯一可人工种植的牛肝菌

  暗褐网柄牛肝菌个体巨大,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人工栽培的牛肝菌。这种牛肝菌菌盖直径5-12厘米,肉呼呼的,呈黄色。在亚洲、拉美、大洋洲等热带地区都有分布,国内分布于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这也是一种美味蘑菇。”曾念开说,在西双版纳,每年雨季暗褐网柄牛肝菌是市场上常见的食用菌。这种蘑菇味道鲜美,是云南人最喜欢食用的野生菌之一。

  天然生长的暗褐网柄牛肝菌一般生长于3月至12月,有时候一株单生,有时候一丛群生。喜欢挑选水分充足的地方生长:在潮湿的公园草坪上、靠近水池的石缝中都有生长,这说明对水分的要求比较高。

  然而,目前该菌的利用方式主要是野生状态的人工采收,还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加之人为地高强度采收,使暗褐网柄牛肝菌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为此,有关科研机构和公司已经开始人工栽培,成效很好。

  长成一圈的蘑菇群

  夏秋两季是海南的多雨季节,每当下雨之后,走在公园或校园里,便能在人工草坪上看到一种如伞状的蘑菇——真菌中赫赫有名的硬柄小皮伞。

  “对于硬柄小皮伞来说,生长在地面上子实体,其寿命是很短的。”曾念开曾在一天下雨的午后,观察草坪上刚刚长出硬柄小皮伞的幼小蘑菇,可第二天下午再去看时,蘑菇已经失水,萎缩在草坪上,马上要“化作春泥去护花”了。有资料表明硬柄小皮伞的菌丝体在地下可存活400年之久,且每年在地上都能长出蘑菇。

  海南已发现近千种蘑菇

  估计总数有2万多种

  文\海南日报记者单憬岗

  蘑菇,是人们熟悉的一种植物,其中不仅有经常吃到的食物,还有可以治病的药物。那么蘑菇究竟是什么?它们与真菌有什么关系?海南有多少种蘑菇?其中可以吃的蘑菇、用做药物的蘑菇又有多少呢?带着一系列问题,海南日报记者专访了我省真菌专家、海南医学院药学院副教授曾念开。

  海南已发现近千种蘑菇,但估计总数有2万多种,还有大量的蘑菇有待发现。

  曾念开说,植物界中有一类特殊的类群,它们没有花,没有叶绿体,自身不能制造养分,靠腐生、寄生或共生的方式生活,这就是真菌。在真菌中,有一类比较大,容易被人用眼直接看清楚的种类,就叫做“大型真菌”,俗称“蘑菇”。“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香菇、木耳、平菇、金针菇、灵芝等,都属于蘑菇。”

  在人们眼中,蘑菇是一类既熟悉又陌生的生物。它们仿佛总是一夜之间突然出现,然后又很快地神秘消失,生命如花儿般短暂,因此西方谚语用“just like mushrooms”(“像蘑菇一样”)来形容某些事物快速发展或迅速涌现。但实际上,人们所看到的通常是蘑菇的子实体,它们的寿命都非常短,其实蘑菇还能以菌丝体的形式生活在基质,如土壤中或腐烂的木头中,其寿命可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海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条件,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特别是在热带雨林中,生长着色彩纷呈、形态各异的大型真菌。”曾念开说,一般一个地区的真菌至少是该地区维管束植物的6倍,海南维管束植物约有4456种,那么海南的真菌估计有26736种。遗憾的是,现在已知的种类估计不足真菌总数的10%,尚有90%多的真菌无人知晓。海南的大型真菌也不例外,许多种类还未被认识,现在已知的还不到1000种,还有大量的大型真菌有待去发现、认识、命名、描述、研究和开发利用。

  在海南发现的近1000种大型真菌资源中,许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首先是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的食用真菌,由于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常被称为人类的健康食品,除含有20多种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氨基酸之外,它们还是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C、K、E等的良好来源。正如民间的说法“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单条腿的”,这里说的“单条腿”就是蘑菇。

  海南的野生食用菌资源丰富,在已知的种类中,可供食用的有100余种,如著名的香菇、蜜环菌、鸡油菌、金黄喇叭菌、蚁巢伞、红菇、乳菇、牛肝菌、毛木耳、奥德蘑、翘鳞韧伞等。

  在海南民间,特别是中部地区大型真菌丰富的地方,当地老百姓有采食野生毛木耳、蚁巢伞、翘鳞韧伞、灰肉红菇、鸡油菌等的习惯,这些野生菌或炒食、或煲汤,美味可口。

  大型真菌还能做药,一般都是因为能产生各种营养和药用的物质,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对疾病有预防、抑制和治疗作用的真菌。它们在降低胆固醇、改善高血脂、提供机体免疫力,预防高血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癌症等方面都显示出重要的作用。药用真菌的药用历史悠久,早在东汉的《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

  “海南已知药用大型真菌有100余种。”曾念开说,如灵芝、紫芝、树舌灵芝、喜热灵芝、热带灵芝、黄边灵芝、毛蜂窝孔菌、硫磺菌、云芝栓菌、银耳、杂色竹荪、裂褶菌等。人们不仅直接利用其子实体或孢子供药用,同时还以这些药用真菌为原料,制成真菌制剂及菌类保健食品,如“银耳多糖”、“灵芝多糖”、“香菇多糖”、“云芝多糖”“裂褶菌多糖”等行销市场的种类。另外,从真菌中寻找抗癌药物已为世界瞩目,是一个亟待开发的自然宝库。

  在海南,各种各样的野生灵芝科真菌,如喜热灵芝、紫芝、黄边灵芝、热带灵芝等,被当地百姓用于泡酒、炖汤或煮水服用,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此外,生长在老龙眼树上的毛蜂窝孔菌,也可用来治疗胃气痛。

责任编辑:吴玉帛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