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萎病使多地香蕉种植面积锐减,农业专家临高调研发现
香蕉要“坚强” “奥秘”在肥料
本报临城11月26日电(记者况昌勋)当周边香蕉地因为枯萎病改种冬季瓜菜时,临高南宝镇绿晨基地的500亩香蕉,却“完好无损”。受枯萎病影响,我省香蕉种植面积大幅下降,今天省农业厅对此进行调研。专家和企业均表示,香蕉枯萎病虽不可治但可防。
香蕉产业曾是我省农业优势产业之一,种植面积一度达到87万亩,然而,受香蕉枯萎病和台风双重影响,种植面积急剧下降,据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及各综合试验站调研预计,今年我省香蕉种植面积为38万亩,仅为2011年的43.5%。
今天,调研组在临高南宝镇绿晨基地发现,已经种植了10年的香蕉依然长势良好,枯萎病发病率很低。“关键是土壤,我们每亩底肥施2到3吨有机肥,增加土壤的肥力,尽量少施化肥;而在香蕉生长期间,采取水肥一体化,并在水肥中增加有益菌。”海南绿晨香蕉研究所副所长甘东泉说,“这样土壤营养充足,生长的香蕉健康,抵抗力强,同时,有益菌可以在土壤中形成优势菌落,抵御枯萎病菌。”
在临高县临城镇华兴村天地人公司香蕉基地,300亩香蕉的“年龄”已有15岁,但是香蕉枯萎病发病率仅为3%。其“奥秘”也在肥料上。海南天地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忠星说:“枯萎病关键是在防,而不是治。豆饼、花生饼、有益菌等制作的水肥,通过喷滴灌给香蕉园施肥,从目前看,防治的效果不错。”
甘东泉说,在种植前也需要对种苗进行杀虫。“香蕉枯萎病是土传病,通过根系感染,所以种前要清理掉根系线性虫。”
香蕉枯萎病可以通过水源、土壤、农具、人员流动等进行传播。海南香蕉枯萎病之所以大面积蔓延,很大程度上源于蕉农对香蕉枯萎病认识不足。
“今年8月我们对全省十个香蕉主产市县的277个香蕉种植户及20家香蕉种植企业进行了调研,90%以上的种植户及种植企业均没有科学地处理患枯萎病病株,随意抛弃地头现象相当严重,导致疫区范围不断扩散。”海南大学教授柯佑鹏认为,需要从种苗检测、科学栽培技术推广、病后处理、信息共享等方面建立香蕉枯萎病防治机制。
责任编辑:陈虹羽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