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产业振兴】护蓝,海南铿锵前行

渔船编队前往南沙开展捕捞生产活动。 本报记者 李英挺 摄

三沙市赵述岛生态环境良好,吸引了白鹭、海鸥等鸟类来岛上饮水栖息。 本报记者 宋国强 航拍

  海洋·产业振兴

  大潮向海南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纪念特刊

  海南,

  海水质量、

  岸线保护、

  生态修复

  等均走在全国前列,

  海洋一类水质

  达到99.9%,

  始终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海洋生产总值

  年均增长19%,

  高于全国8%的目标值。

  渔船编队前往南沙开展捕捞生产活动。本报记者李英挺摄

  海洋产业实现良好发展,海洋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护蓝,海南铿锵前行

  

  -本报记者罗霞特约记者邓韶勇

  海水质量、岸线保护、生态修复等均走在全国前列,海洋一类水质达到99.9%,始终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9%,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近日,一份关于海南海洋经济近年来发展情况的报告中,这些喜人的消息一一映入眼帘。

  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2009年底,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作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基本定位,要“使海南成为全国人民的四季花园”。

  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上,海南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张军说,自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五年的时间里,海南不断通过改革创新、推进产业调整升级、加强执法监管等,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发展海洋经济,以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

  保护与发展的统一,绽放在海南海洋经济的发展实践征途上。

  保护与发展统一

  可持续发展结硕果

  临高县新盈镇渔民王发海,最近正忙着卖鱼。在他靠海吃海的经历中,卖鱼已是继捕鱼、养鱼之后的第三次选择。

  王发海老家在澄迈,10年前和妻子定居临高新盈,当起了渔民。先是与妻子一同开着小船到近海捕鱼,后转为深水网箱养殖,成了金鲳鱼养殖户,目前则既养鱼,也卖鱼。

  说起放弃出海捕鱼、转为进行深海网箱养鱼和卖鱼的原因,王发海感叹不已:“近海渔业资源越来越少,近海海洋环境有待得到更好的保护,这些都呼唤渔业生产方式的改变。”王发海介绍,当时捕鱼一年不如一年,海里的鱼少了,一年捕鱼下来,收入最好的时候才净赚1万多元,日子过得拮据。选择到远海搞深水网箱养殖,不仅钱挣得更多了,也对保护海洋环境及资源做了一点小贡献。

  随着以海为生作业方式的变化,王发海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不仅在新盈镇建了一栋小楼,还在澄迈老家建了房。在王发海的经历中,“可持续发展”贯穿其中。综观海南海洋产业近五年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可圈可点,结出了累累硕果。

  海洋经济大踏步向前。2013年海南海洋生产总值达883.9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8.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4年,在连续遭受两场强台风袭击的情况下,我省渔业生产得到快速恢复,保持稳定发展。

  海洋生态环境良好。海南海洋保护区面积612.2平方公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稳定。《2013年海南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指出,当年海南省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优良,主要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满足功能要求和环境保护目标。海水和海洋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优良,海洋生物多样性状况保持良好,主要的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优良,海洋自然保护区整体状况良好,海水浴场和滨海旅游度假区状况优良。2010年至2013年,海南省重点监测海域水质总体良好。

  改革优化发展

  描绘更美“蓝图”

  在省海洋与渔业领域2014年的改革任务表中,多项改革牵动着诸多业界人士的心:严格填海造地、无居民海岛使用审批管理;出台《海南省生态补偿条例》,修订《海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启动《海南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就严格填海造地、无居民海岛使用审批管理来说,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陆地资源日益稀缺,人们把眼光瞄向大海,工业与城镇建设、交通运输、海洋旅游等项目用海需求剧增,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更好地实现可持续优化发展、保护海洋环境,成为改革的关注点。

  岁末回首,这些改革任务得到落实与推进:研究修订了《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办法》,建立了海域使用规划制度和海域使用权招拍挂市场化出让制度;编制了《海南省海域使用规划(2013-2020年)》,对海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等在空间上、时间上进行科学设计和安排,统筹海域、海岛、海岸线等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活动;制订了《海南省海洋使用权审批出让管理办法》,规范和完善了海域使用权的审批出让程序;完成《海南省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划总体方案》,突出对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澙湖、河口等脆弱海洋生态区域的保护等。

  “改革的力量,将引领和推动海南海洋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业内人士感慨道。

  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关系的“海南智慧”,不仅在2014年,在近几年均不断萌生并上升到规划和政策法规等层面。

  2010年,我省制定了《海南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并于2012年7月获省政府批准印发实施。2012年,我省组织编制了《海南省海洋公园规划》,海洋公园的选划将更有利沿海湿地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

  于2013年审议通过的《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规定》,首度从法律制度层面改变10余个涉海部门“混治”海岸带的局面,同时对海岸带开发强度作明确规定,严格控制开发节奏,以保护好这片青山绿水。在海岸带管理办法出台施行后,与之相配套的,我省制定了海岸带规划、海域使用管理规划等,对海洋的一步步规划呵护由岸线逐渐向深海迈进。

  我省还实施了一批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保护项目、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海南越来越多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提高环境准入标准、合理规划布局等方式,确保发展的优化与环境的保护。”省海洋与渔业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产业调整提质增效

  做“加法”也做“减法”

  海水养殖污染物排放如何得到更好地控制?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在海南引发的是近年来一连串的产业新选择。

  走访海口、文昌、昌江等地不难发现,近年来,海南水产养殖标准化池塘多了,深水网箱养殖多了,藻类养殖和贝类养殖多了,而老旧池塘少了,湾内传统网箱少了,高位池养殖面积也在逐步减少。

  一些养殖户告诉记者,老旧养殖池塘无废水处理设施,发展空间受到限制,而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可以建设养殖废水处理池,提高养殖设施防病抗灾标准,推动水产健康养殖,促进渔民增收。2012年至今,省海洋渔业厅已安排2650万元对全省4.62万亩低产旧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

  在我省海水养殖发展初期,养殖户积极发展湾内传统网箱养殖,但随着养殖密度的加大和湾内水质变差,湾内传统网箱养殖病害频发,养殖效益降低。近年来,湾内传统网箱养殖户纷纷向外海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减少对湾内环境的压力。

  琼枝麒麟菜、异枝麒麟菜、江蓠等藻类养殖过程中吸收养殖水体中的有机物,不需要投放饲料,可进一步降低海区的有机物含量,对环境起到保护的作用。目前,我省已发展海水藻类养殖面积12万亩,养殖产量1.5万吨。扇贝、文蛤、波纹巴菲蛤、菲律宾蛤仔等贝类养殖品种,在生长过程中吸取海区有机碎屑,对环境起到保护的作用。目前,我省已发展海水贝类养殖面积3.7万亩,养殖产量3万吨。

  加大科研力度促进产业提升,是近年不断推进的工作,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近几年,我省海洋与渔业系统科研人员的科考航线,遍及中沙、西沙和南沙群岛海域,在辽阔的三沙海域开展科考,建立了中沙群岛漫步暗沙海洋渔业资源增养殖科研基地等科研基地。下一步,我省将以科技力量大力推动在水产品热带苗种基地建设、健康养殖、远海捕捞等产业的发展。

  在海洋渔业方面,全省海洋渔业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147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11亿元,年均增长21.8%。在海洋服务业方面,海南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年吞吐量突破亿吨大关;三亚海棠湾、亚龙湾、陵水清水湾、万宁神州半岛、琼海博鳌湾、文昌铜鼓岭、乐东龙沐湾等重要海湾休闲度假旅游区已经形成,邮轮出入境游已从2011年的84艘次增加到2013年的200余次。

  有效监管护航

  加强执法保障

  已在海南海洋与渔业执法部门工作多年的王类叔,现为省海洋与渔业监察总队渔业执法处处长。在他看来,近年来,海南海洋法治环境不断优化,对执法工作而言增加了强而有力的武器,我省也强化了对南海渔业等的管理。“当前渔业资源越来越少,而捕捞技术越来越发达,需要加强监管以使渔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王类叔说。

  在海洋执法方面,近些年来,我省加大巡查执法力度,对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热点区、生态敏感区实施监控,重点查处非法海洋工程建设和向海洋倾废等违规行为,有序开展海岛执法巡查,高压打击非法开采海砂行为,一批违法用海、污染海洋环境等行为受到查处。以开展“海盾”、“碧海”及海岛专项执法行动为抓手,2010年以来,全省立案220宗,办结199宗,执收罚款约1694万元。我省还重点推进执法基地建设,在执法船艇等方面的装备保障获提升。

  目前,我省海洋与渔业执法部门正积极强化执法保障,探索新的执法模式,努力实现执法流程更优化、服务管理更到位、监督制约更有效。

  强化海域科学管理手段等,在我省得到积极推进。今年,我省加强了对海口、三亚等市级动管中心的能力建设,组建了儋州市海域动管中心,三沙市海域动管中心已经正式挂牌并进入试运行;完成海南省无人机基地二期建设,并运行海域动态巡查监管;推进海洋放射性监测站建设;开展了“全省近岸海水水质、海洋生物多样性、重点港湾控制性监测、陆源入海排污口、江河入海污染物总量监测”等海洋环境监测评价工作数百次,为保护海洋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加强海洋污染防治工作,依法办理海洋工程环保行政许可。

  蔚蓝海洋,正赋予海南更多的“生态自信”。

    亮点

  海南海洋与渔业:

  2015年重点推进十项改革事项

  记者从省海洋与渔业厅获悉,今年海南海洋与渔业工作稳步推进,2015年省海洋与渔业厅将重点推进十项改革事项,积极促进海洋产业的发展,有效推进海洋环境保护。

  2014年,海南海洋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海洋综合管控能力显著提高,海洋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海洋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改善,科技兴海成效明显,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步伐加快,水产品市场开拓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连续遭受两场强台风袭击的情况下,2014年海南渔业生产仍然保持稳定发展,预计全省水产品总产量201万吨,较上年增长1%,渔业增加值225亿元,较上年增长3.9%。

  根据我省海洋与渔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省海洋与渔业厅2015年计划在海洋与渔业地方立法、海洋渔业行政执法体制、海上综合维权执法机制、海洋生态保护、渔业转型升级、政策性水产养殖保险、海上信息化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七个方面推进十项改革事项。这十项改革事项包括修订《海南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定》、制定《海南省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开发管理条例》、制定《海南省渔业船舶管理条例》、推进全省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南海海上维权综合执法机制、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推动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建设海上信息化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等。

  2015年,我省还将加快推进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渔船建造和管理、打造水产南繁育种育苗基地和渔业出口基地、加强水产品市场监管和市场开拓等。

  (本报海口1月5日讯)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