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聚能·三沙】南海之滨有担当

  两年多来,三沙人牢牢抓住机遇,以“不怕艰苦,不怕情况复杂,不怕没有先例”的“三不怕”精神奋战在各个岛礁上,以“三沙速度”有力推动了三沙各项建设,在服务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沙市永兴岛鸟瞰图。海南日报记者宋国强通讯员黄广南摄

  三沙市以“三不怕”精神攻坚克难,以“三沙速度”推动各项建设

  南海之滨有担当

  海南日报记者彭青林

  一艘艨艟巨舰冲破清晨的薄雾驶入港口,蓝白相间的船身上赫然涂写着船名“三沙1号”。2014年12月11日,这艘三沙有史以来最大的交通补给船驶抵海南,开启了前往三沙市的首航。

  2012年7月,地级三沙市正式挂牌设立。两年多来,三沙人牢牢抓住机遇,以“不怕艰苦,不怕情况复杂,不怕没有先例”的“三不怕”精神奋战在各个岛礁上,以“三沙速度”有力推动了三沙各项建设,在服务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勇扛使命担当

  筑牢南海开发重要基地

  早在2009年底,《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国际旅游岛的六大定位之一就是“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地级三沙市的设立,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带来了新的机遇。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委员杨洁篪受访时表示,三沙设市及其发展将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带来重大机遇。如何抓住难得机遇,履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实践全省人民的热切期盼?三沙人把迅速搭建和不断完善巩固新生政权作为第一要务。

  2014年国庆节,当第一缕阳光映照在南海上的时候,鲜艳的五星红旗从三沙市9座有人居住的岛礁同时升起。“三沙设市以后,日子就像是面正在升起的国旗,一天比一天好。”永兴社区渔民、民兵旗手符胜说出了三沙人的心声。

  第一个基层政权组织、第一个群众自治组织、第一张身份证、第一批党员……今年以来,三沙市永兴(镇)工委、管委会和七连屿工委、管委会,甘泉社区居委会先后挂牌成立,基层政权建设已经延伸到南沙和西沙所有有渔民居住的岛礁,并全部发展了党员、成立了基层党组织,行政管控能力范围有效拓展。

  同时,这也是获得网友点赞的“最扁平政府”和“小政府的代表”:三沙市按照“精干、高效、实用”原则迅速搭建起政权架构,依法建立完善了保证市级政权正常运作的20个行政机构,制定出台了67项确保政权运转的规章制度。三沙市还始终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放在突出位置,初步形成军警民海上联防机制,建立了海上执法协管员和海上民兵连队伍,实施多次综合维权执法行动,实现综合执法船永乐群岛巡航执法常态化。

  “三沙人出海即出征,安家即卫国,工作即奉献。”三沙市委书记、市长肖杰说,三沙政权建设推动了我省海洋服务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升。2013年9月的强台风“蝴蝶”中,两艘广东渔船在西沙海域失事,三沙各级政权迅速组织起来,海上民兵连和岛礁渔民在台风还没有完全过去时就展开了搜救,在救援“黄金时间”里救起了14个人,受到各方赞誉。

  致力保护开发

  丰富国际旅游岛建设内涵

  银屿,这个美丽的岛礁景如其名,白色的珊瑚沙滩上,一面鲜艳的国旗飘扬在高高的旗杆顶上,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这面国旗不一般!每一个游客来都会跟它合影留念。”银屿社区居委会主任李遴军说,国家的强大、三沙市的设立,让渔民们从不敢想的西沙旅游在2013年成为现实,帮助渔民们吃上了香甜的“旅游饭”。

  早在2009年《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开放开发西沙旅游。但在三沙市设立以前,缺乏最基本的设施条件和管理能力,这只能是一个梦想。

  随着三沙市各项建设的不断加快,旅游基础设施更加完备,西沙旅游逐渐从梦想照进现实。2013年4月,由椰香公主号邮轮承运的西沙邮轮旅游航线首航,逐渐实现常态化运营。2014年9月,西沙邮轮旅游将原来的海口至西沙航线变更为三亚至西沙航线,航行时间缩短,游览旅程延长,进一步对接海南滨海旅游产品和客源地。

  “西沙之旅是最美海洋航线和最知名滨海度假目的地的结合,依托三亚千万客源目的地优势,吸引力大,市场前景广阔。”三亚市旅游委调研员唐嗣铣认为,西沙旅游是国内邮轮游的突破,打造了真正的海岛游概念,与既有的旅游产品形成互补,丰富了国际旅游岛的内涵。

  与此同时,三沙市在甘泉岛唐宋遗址设立文物保护站,多项三沙文物申报“省保”,普查发现13项三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为三沙旅游注入更多文化内涵。

  迅速崛起的西沙旅游,也成为三沙渔民增收转产的新动力。

  “现在椰香公主号每个月来四五次,游客多了,海产品能卖好几千块钱,渔家乐也能赚几千块钱。”鸭公岛渔民杨开琼说,以前渔民总是愁鱼难卖,鱼价也不高,现在打上来的渔获就在岛上被游客抢了个空。目前,鸭公岛、银屿、永兴岛等岛屿都新建起了“渔家乐”,小岛更显生机盎然。

  依托西沙旅游加快转产转业,不仅寄托了渔民们改善民生的追求,也见证了三沙人对保护三沙生态环境的自觉。“我们有责任保护好三沙的环境资源,不能过度捕捞,同时也要考虑大家的收入,所以大家一直在思考转产转业的问题。”李遴军说:“融入旅游,一举多得。”

  如今,绿色开始装点着鸭公岛、银屿等原本寸草不生的岛礁,在渔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步麻树、椰子树等树木奇迹般地成活,成为鲣鸟和海鸟的新乐园。三沙市还在岛礁建起了太阳能发电系统、海水淡化系统、污水垃圾收集转运系统等,使三沙的天更蓝、水更清、岛更绿了。

  践行“三沙作为”

  加快海洋强省建设步伐

  70公斤重的金枪鱼、诺尼树制成的保健品、丰富多样的海产品……前不久落幕的海南冬交会上,三沙馆吸引了众多参观者,这已是三沙市第3年设立专馆参展。更早一些,三沙企业与电商平台合作推出深海冰鲜鱼的网上销售活动,3天热销5.5吨,最远卖到了黑龙江。三沙的企业和特色产业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

  海南以海为名、因海而生。但在三沙设市前,我省海洋经济虽然取得长足发展,但始终受制于规模小、发展水平不高的瓶颈。地级三沙市的设立,为建设海洋强省提供了重大机遇。

  三沙市成立伊始,市委市政府就将加快发展旅游、远洋渔业、油气等特色海洋产业作为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努力补上产业发展“短板”。“三沙人要履行好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省的‘三沙作为’。”肖杰说,发展特色海洋产业是三沙的必然选择,海洋旅游、海洋渔业等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刚刚闭幕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当前发展海洋经济的重点,就是落实《三沙市总体发展规划》,全力推进三沙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展油气资源开发服务保障、远洋捕捞、海上旅游等特色海洋经济。省政协专题调研中也指出,打造海南“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三沙市要发挥更大作用。

  重任在肩,三沙人进一步加大践行“三沙作为”的力度。肖杰表示,市委市政府部署了十大举措,全力落实《三沙市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通过加快三沙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计划等项目的实施,落实好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重要项目的建设。“三沙在海洋强省建设中应该也可以发挥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说。

  (本报永兴岛1月5日电)

  高端访谈

  三沙市委书记、市长肖杰:建设海洋强国“三沙作为”不可替代

  -本报记者彭青林

  三沙的陆地面积13平方公里,却管理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城市”。三沙市委书记、市长肖杰表示,三沙和国家建设海洋强国、海南建设海洋强省的密切度不言而喻,三沙在其中应该也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肖杰说,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是三沙担当”的前提。中央设立三沙市,就是推进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措施。三沙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和岛礁对海洋强国极为重要,在这个特殊的海域如果没有主权,没有海域强有力的管控,海洋强国就没有办法实现。三沙的担当也是国家担当,三沙要在维权、维稳中发挥重要作用,守好祖国南大门。设市两年多来,三沙市大力推进政权建设,基层政权不断夯实,行政管控力度不断增强。

  在维权维稳的同时,三沙把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履行好海洋强国“三沙作为”的基础,把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三沙”作为重要的责任。两年多来,三沙的交通,海上应急救援,水、电等重要设施都有了明显改善。建立了污水垃圾处理系统,大力开展绿化岛礁行动,让三沙的水更清、天更蓝、岛更绿。

  肖杰表示,三沙把军民融合式发展作为三沙工作的必由之路。创造性地开展双拥工作,并建设军警民联防“六个一”、“五所合一”工程,大力改善驻岛官兵及随军家属的生活。把改善民生,促进转产转业作为根本出发点,渔民的幸福指数得到提升。

  肖杰指出,三沙发展特色产业是必然选择,实现陆海统筹是履行海洋强国“三沙作为”的根本方法,在海南本岛规划建设三沙战略腹地极为重要。

  他强调,“忧国、为民、实干、创新”的三沙精气神,三沙人要继续以好的作风来加快推进“主权三沙、美丽三沙、幸福三沙”建设。(本报永兴岛1月5日电)

  2014年10月1日,三沙市晋卿岛,驻岛军民举行升旗仪式。当天,三沙市9个岛礁将同时举行国庆升旗仪式,为共和国庆生。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李庆芳摄

  交通

 

“三沙1号”驶入海口港。本报记者彭青林摄

  用水

   

  三沙市设市以来,有居民定居的永兴岛、赵述岛、晋卿岛、鸭公岛、羚羊礁和北岛等6个岛礁先后使用上了海水淡化设备,岛上居民告别了生活用水完全靠补给的历史。本报记者宋国强通讯员刘琨摄

  绿化

三沙市鸭公岛原本是一片寸草不生的珊瑚岛,如今岛上到处是新种下的步麻树,为居民们带来清凉绿意。本报记者宋国强摄

 点击进入三沙新闻网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