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奥运老人何振梁:支持三亚申办奥运火炬首传

  追忆何振梁:

  一位温暖的“奥运老人”

  

  2008年,何振梁和夫人在三亚。(资料照片)

  2008年5月4日,北京奥运火炬境内首传活动在三亚举行。宋国强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黄媛艳

  核心提示:

  1月10日,原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中国奥委会主席何振梁遗体送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这位在近半个世纪时间里“始终不渝地以激情和经验,为中国和奥林匹克运动服务”的长者,终于可以卸下疲惫的身躯,静静长眠。但他留给世人的回忆与震撼,却久久回荡在心间。

  回忆起三亚在申办奥运火炬境内首传城市的过程,以及筹办火炬首传活动过程中,何振梁给予三亚的支持与帮助,三亚人心里更多的是敬重与感动。

  一位温暖的“邻家爷爷”

  从奥运圈内朋友处获悉何振梁辞世的消息,三亚市副市长李柏青既觉意料之中,又深感悲痛。

  他深知,这位与他曾有多次接触的“奥运老人”,太累了!当这位让人温暖的长者溘然长逝时,心中不免泛起阵阵波澜。

  “因为三亚申办奥运火炬境内首传城市的原因,我跟何老有过多次接触。”侧面观察何振梁,李柏青对这位老者给出的评价词,是敬重。

  “何老具有一个中国典型知识分子的良知,既兼顾国际视野,也修炼出与人交往的智慧,在百姓和国际社会中拥有极高的声望。”接触何振梁,李柏青不禁感叹道,这是一位在国人对于体育的理解、国际社会的认知与国家发展需要中巧妙找到平衡点的智者。

  1929年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何振梁,抗战期间,随家人到了上海,就读于在法租界比较有名的中法学校。作为新中国首批外交官,何振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和儒雅的待人态度。

  “何老的气质从内向外流露,他对人热情,谦恭友善。”李柏青说。

  同样因工作关系得以与何振梁有近距离接触,三亚电视台台长陈震旻感受更多的,则是“何老像邻家的老爷爷一样,和善、温暖、睿智。”

  2008年奥运圣火三亚境内首传前夕,陈震旻有幸接待何振梁夫妇一行,考察三亚筹备情况。“老人家很平易近人,一点架子都没有。看着三亚的绿水青山,一路上特别高兴,铁汉也柔情。”在南山文化旅游区,已是79岁高龄的何振梁,一路与大家谈笑风生,偶尔也不忘为老伴梁丽娟增添惊喜。看着景区内绽放的娇艳花朵,他轻轻拾起一朵,小心翼翼地递到老伴跟前,那萌态、认真模样,让同行的人忍俊不禁。

  “怀念一个人,不是想起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是很多难以意会的感动在心中涌动。”陪伴着“邻家爷爷”考察,陈震旻最多的感慨,“这是一对给人温暖的夫妇。”

  默默支持三亚申办奥运火炬首传

  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守护者,何振梁执着于奥运事业,也因此,与最美城市——三亚有了一段难解缘分。

  经历过世界小姐比赛后,三亚成功借助“注意力经济”实现城市营销。随着三亚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世界小姐比赛之后,还将如何进一步提升三亚的城市影响力?百年奥运所承载的百年契机,无疑是最好的平台。三亚还是决定申办奥运境内首传城市。

  2006年8月,三亚主动与奥组委接洽,陈述海南优势特色,寻求切入机会;并于同月29日,正式提交“申办奥运火炬中国活动首传仪式”方案。当时,三亚将方案呈递给奥组委领导时,还意外争取到时任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的会见。蒋效愚欣然接受三亚的申请,表态将认真研究考虑,此举为三亚争取首传城市点燃一份希望。

  “在三亚申办首传城市的过程中,何老给予了很多无私的帮助,他不仅给我们介绍了大量的人脉资源,也给我们详细解读奥运精神,细致介绍奥组委的规则、制度,帮助我们尽快上道。”李柏青说。

  彼时,国内有许多城市都在争取火炬首传。其中,不仅有华东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有南方比较著名的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城市。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三亚只能一边潜心研究奥运规则,一边积极寻找与各类奥运圈内人士的接触机会,静静等待着机会,并不失时机地在不同大型场合传递“三亚声音”,讲述“三亚故事”。在申办奥运火炬首传活动中的一场重要论坛,三亚紧抓机会,李柏青作为代表,发表主题演讲,讲述三亚的发展理念、发展价值观,与世界顶级专家共话奥运、共谋发展,赢得广泛赞誉。

  “何老的鼓励和指导很重要,我们在进行推介和申报时,不仅积极将三亚的优势表明,也巧妙地融入奥运所包含的人类普世价值。”李柏青说,这次演讲相当于给三亚打了个免费的大广告。

  “何老给予三亚很高的评价,他认为三亚是个具有国际潜质的城市,不仅有资源优势,在三亚他看到了中国最具国际标准化发展的实践。”忆起何振梁在三亚申办首传城市时所给予的宝贵支持,李柏青感慨不已。

  历经一年的艰辛,2007年4月26日,三亚迎来了好消息:北京奥组委在中华世纪坛正式宣布: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计划路线,海南为奥运火炬中国内地首传省份,三亚成为奥运火炬接力中国内地首传城市。

  不顾年老体弱亲赴三亚考察

  “何老对于奥运的态度,近乎痴迷。”李柏青认为,奥运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最佳舞台,为给国家把握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何振梁积极推动奥运所承载的人类普世价值的传播,并积极奔走世界各地,为中国申奥争取支持。同时,对于各种与奥运有关,可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活动,晚年他纵使已是需要长期肾透析,也依旧主动要求参加。

  在三亚积极筹办火炬首传工作时,何振梁以身体力行的方式,表达支持。2008年2月29日,“奥林匹克文化之旅”中国巡展活动在京正式启动,并于5月初在三亚开启全国主要城市的巡展,何振梁不仅出席启动仪式,也发表了讲话;第二天,不顾年老体弱,何振梁携手夫人开始实地考察三亚筹备工作,在凤凰岛、天涯海角等火炬必经之地详细走访。

  在谈到三亚成为北京奥运火炬境内首传城市时,何振梁曾说,对于三亚来说,成为奥运火炬首传城市是一个特殊的荣誉。既然北京奥组委选择了三亚作为奥运火炬境内首传城市,说明三亚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三亚在这次奥运火炬的传递工作上安排得十分精细,相信火炬到达三亚的时候,将掀起一轮拥护和支持奥运会的热潮。

  三亚,并没有让世人失望。2008年5月4日,奥运圣火境内首传在三亚凤凰岛点燃,开启了境内113个城市传递的和谐之旅。

  “火炬首传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三亚城市知名度,培养了一批举办大型活动的人才,对参与其中的每个个体也是一次精神洗礼。”李柏青感叹道,开拓国际市场,三亚要从价值观上与国际社会、国际人士共通,虽没有语言优势,但只要拥有契合的价值观,就不难闯出一片新天地。

  1月10日,何振梁遗体送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这位在近半个世纪时间里“始终不渝地以激情和经验,为中国和奥林匹克运动服务”的长者,终于可以卸下疲惫的身躯,静静长眠。但他留给世人的回忆与震撼,却久久回荡在心间。

责任编辑:陈虹羽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文体

娱乐文体活色生鲜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