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拾金不昧免学费”点赞

  这几天,海口的天气有点冷。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也许人们更愿意看到温暖的新闻。据1月11日《京华时报》报道,路边拾到万元现金,贫困女大学生陈志超毫不犹豫,在寻找失主未果的情况下,立即交给了警方。这种拾金不昧的可贵精神既感动了许多网友,也打动了她所就读的山东体育学院。学校决定对她进行全校通报表扬,并减免其接下来的3年学费,共计14400元。》》点击查看相关新闻

  贫困女大学生拾金不昧被免学费,学校此举值得点赞。利益诱惑面前,贫困女大学生陈志超不动心,这不是“迂腐”,而是“信念”!陈志超坚守了心中的道德原则。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拾金不昧的美德,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赓续,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古往今来,被传为美谈的拾金不昧故事可以说不胜枚举。比方说,海口一家兰州拉面馆店主马牙古拜拾6万元现金而不昧的感人故事,就获得众多点赞。本报曾与青海媒体联动,宣扬马牙古拜拾金不昧品德。正是在这种社会正能量的引领下,一个个像拉面店店主这样的好人在海南不断涌现。我们欣慰地看到,拾金不昧等社会美德成为一种新常态。行善举、讲诚信、重信义,见贤思齐,在海南已蔚然成风,如彭先生:捡到2万现金完璧归赵;农村小额信贷员:541名大学生跑出“草根金融路”;抗风救灾英雄模范群体;海南残友信息技术研究院青年创业团队;海南返乡大学生志愿者;海口出租车爱心车队;东方市火中救人英雄群体……一群人,一座城。无论是“高大上”还是“草根族”,他们的行为选择、价值取向,都生动地说明了“人人皆可为尧舜”的道理。举手之劳足以温暖彼此。过去,我们对于这类拾金不昧好人好事的褒扬,往往停留在精神层面,而减免3年学费的举措,事实上等于给陈志超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让行善者真正“善有善报”,不仅能够提高贫困女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也是对诚信社会建设的积极引领,更是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社会长焦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