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国家战略打造中国的旅游特区

  海南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背景,更需要精彩的“主戏”。

  打造中国旅游特区是新常态背景下海南跨越发展的“主戏”

  1988年,海南作为边远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大背景是我国推行改革开放,“主戏”是建省办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当年,国家给予海南经济特区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明确了“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的“很了不起的”目标。这吸引了十万人才下海南以及国际国内大量资金投入,掀起了海南建省后快速发展的第一轮热潮。

  到2010年,海南用十几年时间消除了九十年代房地产泡沫破灭造成的阴影,基础设施大大改善,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成为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旅游地。但是,同全国相比仍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其时,海南争取跨越发展的背景是我国针对国际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深化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扩大内需,“主戏”是国际旅游岛建设。国家不仅予以海南新的优惠政策,还通过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和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等六个定位明确了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目标。国际旅游岛建设再次吸引了大量资金,掀起又一轮开发热潮。

  如今,我国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成果惠及城乡更广大民众,第三产业消费需求渐成主体。同时,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以“一带一路”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也是海南发展的新背景。2013年,习总书记明确了海南发展的新目标,即“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来,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新背景、新目标呼唤海南上演相应的“主戏”。

  我们认为,打造“中国旅游特区”就是海南扬长避短、与时俱进的“主戏”。这场“主戏”是海南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发力点,是海南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突破口,是聚焦海南资源、区位、产业的比较优势,打造国际旅游岛升级版的重要创新和重大举措。

  旅游特区“特”在何处

  旅游特区使海南有别于一般的经济特区。它以旅游为总体品牌形象,以对接一二三产的大旅游业为主导产业,通过旅游集聚热带资源、特殊区位和产业基础所形成的比较优势,以区域的专业化转型使海南向国内外扩大开放、交流具有了更为特别的亲和力。

  作为国际旅游岛的“升级版”,旅游特区突出强调的是“特”。海南国际旅游岛从提出到确立为国家战略经过了好几年,在此期间海南下大力气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对策划、储备对接优惠政策和大量资金的特色项目准备不足,以致于国际旅游岛吸引的资金之水过多地流向一般性房地产。相对于国家在海南设立经济特区和批准建设国际旅游岛,旅游特区更多体现的是海南的自主创新,是“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的生动实践,是“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具体化。

  我们认为,旅游特区应主要“特”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发展理念:注重新常态背景,以科学发展和绿色崛起的理念,建立保护和发展的新型关系,形成中外游客度假天堂和海南百姓幸福家园相统一的发展目标。二是发展内容:不满足于资源之特,立足打造具有文化内涵和良好品牌的旅游产品,以呼应新常态的具有较长产业链和对接一二三产的大旅游产业之特,显示出特别的竞争力。三是发展形式:旅游开发将主要不是以观光为主的旅游景区,也不是以酒店和房地产为主的旅游园区,而是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全域打造的具有优越生态环境、优美景观环境、优雅文化环境和优质服务环境的旅游境区。四是运作方式:重在以进一步地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创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环境,鼓励创新的特色旅游项目,扶持跨界、融合的旅游新业态,推动打造新的开发模式,促进新技术的运用和传统文化挖掘,真正以创新的项目拓展发展空间,在用好用足用活现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争取国家新的政策支持。五是体制机制:改革管理旅游的各部门的职能,逐步形成旅游行政管理一套机构,旅游规划、营销、管理、人才一盘棋,形成推动旅游发展的合力;扶持各类的旅游行会组织和民间机构,整合社会和市场的资源形成旅游发展的良性机制;将体制机制之特变成旅游特色的新动力。

  打造旅游特区的建议

  首先,将打造中国旅游特区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对接。以新的特别的开放形式,发挥海南在21世纪海上丝路国家战略中的独特核心作用,坚持拼搏实干,做到与众不同。建议从旅游特区入手,争取政策不唯政策,通过科学规划和具体策划一批符合国家战略、富有海南特色的旅游及相关项目,推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开发,打造合作共赢的发展平台,吸引国内和国际多层次、多样化、可持续的旅游消费。

  第二,以中国旅游特区呼应国家海洋战略和旅游战略。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以旅游特区建设为突破口,以现代版的南海丝路之旅打造南海旅游,使之成为中国海洋旅游的制高点和国家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联合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将南海打造成为媲美地中海、加勒比海的世界旅游之海。

  第三,重资源超越资源,以创新打造特色。从追求大、快、多的粗放旅游方式以及打旅游牌的非旅游开发,转向从资源的比较优势入手,以精心谋划、精致开发、精心服务创新打造堪称“天堂”的精品化产品和独特性卖点,塑造高美誉度的品牌旅游形象,以优质服务打造高端旅游目的地,为游客提供舒适度高的美好感受。建议全面推行“旅游特区精品旅游开发计划”,将旅游发展同相关产业、事业和精细化社会综合管理结合,为打造具有集散功能的精品目的地奠定基础。

  第四,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分工,发展旅游不唯旅游,为旅游特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体系性产品支撑。建议打破行政区域划分,根据旅游资源、产品和市场的对应关系,对各市县、开发企业进行旅游定位,逐步避免各自为政的分隔开发、重复开发和同质化开发,促进旅游的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实现旅游资源集约开发,从追求旅游项目的单体规模到追求集群规模,从追求游客数量多到追求游客感觉好和消费高,使海南通过打造旅游特区富足百姓和造福游客。

  (执笔人:海南省旅游委巡视员、省社科联副主席陈耀)

  努力打造高度开放、国际化的旅游特区

  “一带一路”重大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展开了新的美好蓝图。作为扼海上丝绸之路要冲的海南,在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理所当然要担当起开路先锋的历史重任。省委书记罗保铭最近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强调指出:要从发挥海南的独特比较优势来破题,把聚焦点、着力点放在打造中国的旅游特区,打造世界一流的精品旅游目的地,打造国际旅游岛的升级版,扛起海南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

  打造高度开放、国际化的旅游特区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六大战略定位的重要内容。建设旅游特区,是立足于打造“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国际旅游岛建设定位做出的战略谋划,也是进一步发挥经济特区优势,在旅游业对外开放和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积极探索,为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发展先行试验,把海南打造成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的生动实践。当前,海南已具备推进旅游特区建设的各项条件,青山绿水、清新空气等优越的生态环境,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及与之相配套的较为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国家给予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多项优惠政策及特殊的经济特区政策支持,都成为打造一流的精品旅游目的地的最大优势。海南建设旅游特区不是一句简单的激动人心的口号,而是省委、省政府把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与经济特区建设有机结合深思熟虑后的重要举措。

  打造高度开放、国际化的旅游特区是海南担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开路先锋的重要载体与突破口。海南要真正担当起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开路先锋的的重任,就必须立足省情准确定位,找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海南因自然禀赋和特殊区位所形成的独特省情,决定了海南在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不能简单复制、生硬模仿内地模式。海南工业化程度不高,经济腹地小,在做强自由贸易上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优势不明显,但在做大做强旅游特区上海南拥有区位、资源、人文以及开放政策等有利条件。海南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必须坚持旅游特区和自由贸易区两条腿走路,在高水平策划推进自贸区在海南落地发展的同时,更要以旅游业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在旅游业上大做文章、做精文章,集中精力建设世界一流的旅游特区,这是立足海南省情做出的科学决策。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海南致力于打造一个高度开放、国际化的旅游特区,从国家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看,正好填补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空白,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同时,建设旅游特区,利用博鳌亚洲论坛等平台来加强人文合作交流,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人文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也是海南利用已有优势服务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打造高度开放、国际化的旅游特区是经济新常态下海南经济转型升级与培育新增长点的最佳选择。海南经济发展要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新特征、新规律、新要求,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在资源挖掘、产业布局中精心谋划,培育新增长点,打造新产业集群,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国家战略实施以来,海南旅游业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海南整体经济规模小,经济结构不合理,除旅游业外的各产业规模较小。海南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扬长补短,做大做强旅游业,让旅游业成为海南发展的强大动力,走一条由现代旅游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路。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海南从建省到2000年,全省旅游接待过夜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用了12年;到2008年突破2000万人次,用了8年,到2011年突破3000万人次,用了3年;再到2014年首超4000万人次,仅用了1年。可见,旅游消费作为最终消费、多层次多样化消费和可持续消费,具有很强的融合能力和巨大的增长潜力,是经济新常态下国家鼓励扶持的新增长点和扩大消费的重要动力源。建设旅游特区,能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带动作用,使之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新的增长源。

  打造高度开放、国际化的旅游特区必须在体制机制、发展目标、产业布局、政策配套、项目规划与推进、开放力度、措施保障等诸方面进行全面升级。建设旅游特区,让海南真正成为旅游天堂,需要全省上下群策群力,科学规划,改革攻坚,创新实干。一要改革体制机制,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魄力不断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在旅游体制机制创新、资源保护利用、市场主体培育、市场秩序规范、投融资体制改革、产品业态创新、品牌培育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先行先试,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建立全省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体制机制,以旅游资源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为目标,实现全省旅游资源的统一行政管理、统一市场配置、统一规划开发,把潜在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旅游经济效益;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改革,为旅游行业各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创建与旅游特区相适应的投融资体制,多渠道筹措旅游发展资金,大力扶持旅游产业发展重点项目,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旅游资本准入和退出机制等。二要明确发展目标,努力打造“八大天堂”。全面提升海南旅游业水平,将其打造到极致,使其与国际知名度假目的地相比能够赢得综合性比较优势,打造国际旅游岛的升级版,这是旅游特区建设的新目标。海南要在高水平开发旅游新产品新业态等方面下足功夫,把海南真正打造成世人青睐的“休闲天堂、人居天堂、购物天堂、美食天堂、医疗天堂、养生天堂、娱乐天堂、特色文化天堂”。既为国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填补空白、提供支点,又能带动多层次、多样化、可持续的旅游消费,为海南创造持续不断的巨大税源。三要规划产业布局,壮大旅游产业经济。旅游业是带动海南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带动海南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海南在推进旅游特区建设的过程中,要在“大特区”战略引导下,围绕“八大天堂”的产业发展定位,加快旅游业与地产、文化、卫生、养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重点开发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农业、特色城镇、观光产业等旅游产品,构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从而带动八大旅游业态的发展,壮大旅游产业经济。四要强化政策配套,用足用好用活各项政策。建设世界一流的旅游特区,需要有特殊的旅游政策、灵活的旅游措施和特殊的旅游管理体制来推动和保障。在制定和实施海南“十三五”规划过程中,要为旅游特区的建设争取国家更加开放、区域化的旅游综合配套政策,让更加开放便利的出入境政策、更优惠的旅游购物政策、更加开放的旅游相关产业政策在海南落地;同时,要把国家已经给予的一系列政策用足用好,让政策优势为旅游特区建设注入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五要突出重点,走以“大项目规划、大项目实施”为抓手的旅游特区建设之路。抢抓机遇,贵在行动,贵在落实。首先要抓好项目规划,要将旅游特区建设规划与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十三五”规划编制相统一,加强统筹、总体谋划,各市县根据自身实际和资源特色,积极谋划、强化对接,抓紧出台既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又务实管用科学的高起点发展规划,实现资源与项目的最佳配置。关键要抓好项目推进,确定一批核心旅游城市或旅游区点,规划一批有前景的旅游项目,形成新的竞争力,形成以点带面的格局;同时抓好相关配套项目建设,推进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民生项目、环保项目等。六要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大胆探索旅游特区建设的新路径。海南在建设旅游特区的路上既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必须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胆引进旅游发达国家或地区成熟的做法和经验,与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为旅游特区的快速发展摸索出一条好的路径;同时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减少行政审批,完善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改革和开放增强旅游特区建设的内生动力。七要坚持多措并举,着力提高保障水平。建设旅游特区,涉及区域广,发展任务重,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多措并举,保障有力。要加强旅游法治建设,加强旅游领域相关立法,加强相关配套制度的制定,不断提高立法质量,为海南旅游特区建设发展营造公平有序的法治环境;要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要针对旅游、交通、治安、防灾救灾、污水垃圾、小区物业、房地产等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强系统全面、专业化、精细化的社会综合治理与管理,不断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要提升海南民众素质,要通过强化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公民素质素养;要增强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担当意识与担当责任,要坚决克服与抛弃“害怕干事出事,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懒政心里。

  (执笔人:海南省委党校副校长王和平)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