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历史的女记者蔡葩:把课堂搬到骑楼老街讲课

  

点击南海网“海南正能量”栏目 查看更多报道>>

  痴迷口述历史 记录海洋文明

  抢救历史的女记者蔡葩:在未名湖畔讲述南洋记忆

  口述历史“课堂”

  人物简介蔡葩,祖籍海南。海南日报主任记者,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常务理事。自2002年起,蔡葩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致力于海南人文历史和南洋文化的挖掘与写作。曾出版口述历史作品集《有多少优雅可以重现》、《风从南洋来》以及《海南华侨与东南亚》等专著。

  斜阳下的海口的骑楼老街,让人魂牵梦绕,因为这里承载了太多南洋记忆和海岛往事。一位海南女子,她是一名记者,多年来出入于骑楼老街,深入侨乡老宅,记录那些历经沧桑的老者,感人至深;同时她也是作家,她用灵动的文字探寻历史真相,企图重现昔日优雅。近日,记者走近口述历史的寻路者——蔡葩。

  □本报记者王忠新吴雅菁文/图

  分享

  讲述南洋文化感动北大学子

  4月9日晚上,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一位来自海岛的女子悄然登上北大的讲坛。她朴实无华的外表下潜藏的却是一颗热爱海南的心。她就是海南日报记者、中国作协会员蔡葩。受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北京大学东南亚学研究中心邀请,蔡葩以“口述历史与南洋文化的挖掘和写作”为题在北大做了一场动情的演讲。两个小时的演讲让北大学子深深感受到一股来自海南的热辣的风。

  蔡葩以海南先贤丘濬的历史功绩为引子开始了她的演讲。她说,丘濬是15世纪的明朝文渊阁大学士,他主张海运,主张开发海洋,是中国最早主张海洋开发的著名经济学家,朝中大臣。他出生于海南,也受教育于海南,在他24岁以前,他未曾离开过海南。等他在北京最高学府国子监任祭酒以后,人们觉得奇怪,一位来自孤岛、远离文化中心的他怎么能担任这样重要的角色、怎么会有这样不俗的表现呢?于是纷纷以疑惑的眼光来询问他。因为来问的人太多,他为了省去一一作答的麻烦,于他59岁那年,写了《南溟奇甸赋》一文,说明他有今日成就之理由。

  蔡葩富有激情与自信的开场白立即吸引了听众的目光。

  讲台上,蔡葩与北大师生分享多年来自己从事口述历史工作时遇到的难忘故事,其中包含了曾经的商人、格格、名媛、诗人等风云人物,也涵盖了大街小巷乡里乡村的普通人。她的赤诚与执着的表达,感动并鼓励着学生一同参与到口述历史这项琐碎而又充满感动的活动中来。

  “蔡老师给我们的教学注入激情和爱心,让我们师生如沐春风,如行山荫道上,美不胜收,目不暇接!”演讲结束后,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北大东南亚学研究中心主任包茂红教授这样评价这位来自远方的客人。

  “有幸亲聆您的讲座,既对熟悉的乡音感到难得的亲切,又感佩于老师不计较蝇头小利和一时得失的气质,以及在保持独立判断力的同时,又对被采访者充满体贴和温情的工作态度。”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海南籍学子陈博凯说,他从蔡葩的讲座中受益颇丰,期待今后能深度开掘更多海南地方历史与文化,为地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推广贡献力量。

  传承

  课堂搬到骑楼老街主讲“口述历史”

  再次见到蔡葩,是在海口中山路35号南洋骑楼文化展示馆新海岸艺术沙龙。4月19日下午,阳光从红漆木窗洒在地板上,30多名来自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系学生来到海口骑楼老街。这是蔡葩筹划许久的“口述历史课程走进骑楼老街”的一次实地采访活动,河南大学教授、祖籍海口的陈忠雄先生被邀作为口述对象,央视著名制片人朱迈也被请到现场,在镜头的聚焦下,访谈开始,学生们感受到口述历史采访的认真与庄严,纷纷举手提问采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蔡葩从记者到授课老师,得益于一个特殊的机缘。2014年9月,海南省委宣传部与海南师范大学共建新闻学院,蔡葩作为“千人计划”的一员被委派到海师文学院新闻传播系开辟一门“新闻传播与口述历史”的课程。因为是一门新课,蔡葩亲自编写教学内容和制作课件,结合自己20多年的记者生涯,大胆开辟新课,向学生们传授“口述历史”与新闻采访内在的联系和区别,并争取机会,将学生们带到课外进行采访实践。

  来自湖北的大三男生李晓说,“以前我对骑楼和南洋文化是一知半解。我听陈忠雄教授和蔡老师的对话,我脑海中的南洋文化都鲜活起来了!这堂口述历史课,恐怕将终生难忘。”

  坐在一把老椅子里,陈忠雄教授娓娓道来。1929年出生的陈老出生于琼山成长于海口老街。他的一生亲历抗战和解放战争,历经沧桑。回忆起儿时租自行车被日本士兵追赶,谈到日本军国主义在海南实行的奴化教育,陈老以亲历者的沉痛生动地传递给每一个人,让人对那段被侵略的历史不能忘怀。

  缘起

  倾听如风往事 记录“似水流年”

  2000年12月,在一个忧郁的雨天,经多方寻访,蔡葩在海口和平南建山里一座低矮平房里,见到一位96岁高龄的女人——清末格格爱新觉罗·恒容。这也许是蔡葩走进口述历史的开端。

  2002年,蔡葩所供职的《海南日报》开辟了《似水流年》专栏,她是该专栏主笔的主要作者。专栏得到报社方面大力支持,不惜篇幅为海南文化的挖掘创造了良好条件。而这次机缘,也让蔡葩借此走近口述历史,逐渐深陷其中。

  1924年,已经被赶出宫的恒容格格正好16岁,一个机缘,经宋庆龄和朋友的介绍,她认识了孙中山总统府中文秘书林树椿,并成为他的终身伴侣。林树椿(字轩甫),海南文昌人。

  孙中山曾赠送一副对联给林树椿:道因时以立,事惟公乃成。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走完了他的一生。从此,孙中山的珍贵遗墨一直跟随着林树椿。

  “为了让真实的格格自然呈现,我先后做了两年时间的访谈。因为细节真实是新闻历史价值的所在,也是口述历史的精髓与灵魂。两年间,我和格格一家变成真正的朋友。”蔡葩分享她的采访经历。

  从《海口名媛吴玉琴》、《格格遗事》、《文化大师陈序经》到《五层楼的海上旧梦》、《繁花凋落黎明前》、《何家大院》等篇章,蔡葩不断采访和记录的作品,都充满着对人物命运的关切和历史感怀,受到读者的欢迎。

  升华

  重现优雅,“抢救历史”的女记者

  蔡葩说,行走在今天的侨乡海南,你不难感受到南洋文化对这片热土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双向的,互动的,南洋文化与海南文化的碰撞与融汇,产生了独具魅力的海岛文明。

  2005年6月,蔡葩出版了第一部口述历史作品《有多少优雅可以重现》。海南岛上的名媛和归侨学子,流落海南的末代格格,支持抗战的国医……他们跌宕起伏的命运,他们的光荣与梦想,总是与国运一起升腾与坠落。这位对海南家乡无限热爱的琼岛女子,尝试着用自己的情感和灵动的笔触,拂去历史的浮沙,再现那段埋藏在岁月中的人与事。

  口述者清晰的记忆,配以私家珍藏的民国老照片,这些文章在海内外产生强烈反响。

  2005年12月,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以《抢救历史的女记者蔡葩》和《格格美女新娘》为题对她的写作和作品中的人物做了上、下两集的专题报道。

  2010年6月,央视10套《探索·发现》以《风从南洋来》为题,对她笔下的百年骑楼以及传奇家族进行报道,扩大了海口骑楼老街的对外影响力,她的写作被称为‘找回南洋的开端’。”

  梦想

  盼更多人加入到口述历史行列

  对于蔡葩的口述历史课程,海师文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刘宝林介绍,“从新闻传播的角度,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从事口述历史的过程是对厚重历史再次认知的过程,可以获取丰富的资源。新闻记者广义上也是口述历史工作者。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新闻专业知识,以及新闻实践的掌握,还可以相信挖掘海南的历史人文,同时提升海南的知名度。”而蔡葩则认为,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历史大背景下,进行南洋文化、南海口述历史的工作显得更加紧迫和重要。正如北大包茂红教授所说,东南亚海域是亚洲的地中海,海南是这片海中的一颗明珠。她的文化值得从世界史的大视野去发掘和建构。采访中,蔡葩总是感慨,多么希望年轻一代加入到口述历史的工作中来。

  “做口述历史其实是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较量。因为人的生命等不起。目前海南从事口述历史的人员有限,我殷切希望有条件的年轻人从事口述历史工作,为我们的时代留下一部部信史。这也是我到高校后选择主讲口述历史的原因。”蔡葩告诉本报记者。

  海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马良表示,蔡葩对骑楼与南洋文化的研究,很有前瞻性。另一面,她又接回了陈序经那代人的文脉,她应邀在兼容并蓄的北大主讲“口述历史与南洋文化的挖掘和写作”,这对她持续多年的艰苦记录工作来说,既是一种肯定,也将带来一种超越。我们期待,蔡葩能带给大家更多惊喜和感动。

责任编辑:陈虹羽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文体

娱乐文体活色生鲜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