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红包防翘课”是在混淆视听

  ——本文系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微信抢红包”很多人喜欢玩,老师因为上课给学生发微信红包,是个稀罕事。这个好潮很好玩的事情发生在江苏扬州某高校,发微信红包的老师是学院实训中心主任焦世奇。因为焦老师的“新招”,他的课学生没有一个翘课,课堂气氛活跃。而且,他的班级,师生关系好到爆表,他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很多学生叫他“老大”。(10月26日《扬子晚报》)

  眼下为了防止学生翘课,高校可谓是在技术层面上绞尽脑汁,刷脸神器、拍合照、APP签到……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红包更是一种技术层面上的“革新”,而且从效果来看,还出奇的好。于是乎,舆论纷纷用因果联系来解读这种现象,而“发红包防翘课”的命题不出意料地引起了不少的争议。

  从报道来看,来上课的就会收到红包,但这能将其等价为学生上课是为了红包而来的吗?显然不是!有学生表示,“‘焦老大’的课特别有意思,他是个中年人,但十分新潮,人没有架子,从不板着面孔,亲和力超强。”其实这才是学生不愿意翘课的重点。如果把学生不翘课的原因归结为“发红包”,显然是犯了假性因果的错误,而“发红包防翘课”也是断章取义,臆想出来的伪命题,根本就经不起推敲。

  事实上,焦老师的课堂到课率较高的真正原因,正是由于他与学生相处得很好,而在这一过程中,发红包充其量是增进与学生之间感情的一个手段。换言之,即便是焦老师不发一分钱红包,有这份浓厚的师生情为基础,再加上新颖有趣的课堂教学手段,学生也同样不会翘课。而假如是课堂极其无聊,平时又与学生关系疏远,即便以发几块钱红包为诱饵,不想上课的学生还是一样不来。“发红包放翘课”的命题,显然没有找到问题的核心所在。

  其实,不得不说的是,当下大学课堂翘课现象严重,固然有学生自身懒惰、过分沉溺于网络等原因,但大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同样不可忽视。据我观察,但凡是那些跟学生关系紧密,课堂生动活泼的老师授课,课堂出勤率都很高,甚至还会出现旁听的现象。但更多情况下,不少老师都是把上课当成一种硬性的教学任务来完成,课程内容几年都不更新,案例陈旧,照着PPT读,完全是索然无味。那么对于这样的课堂,学生即便是不翘课,也仅仅是为了拿到签到成绩,课堂上照样是玩手机,并不会去认真听讲。

  而在这种现象背后,直指的就是当下畸形的教师评价体系。为什么课堂内容乏味,老师却并不在意呢?因为学生的评价,教学的质量,影响不到教师的职称评定,更不会决定他们是否可以拿到课题。如此一来,高校教师重科研而轻教学则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而焦老师课堂的出勤率能够如此之高,恰恰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即将教学质量和学生评价作为考核指标,引进教师的评价体系当中,已经刻不容缓。

  所以,不要用“发红包防翘课”的逻辑来解释焦老师的行为了,因为这显然是在混淆视听。而在重科研而轻教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中,我们真地希望更多的老师,能够在学生身上多花点时间,要看到,学生们的肯定和褒奖,才是一个教师最大的殊荣。

  文/张松超

责任编辑:冉苗俊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观点擂台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