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回应网友,能否成为常态?

  相关报道》》候鸟写信给海南省长反映物价 刘赐贵:是到了应该彻查的时候了!

  海口市委书记亲自回应市民双创吐槽:我们不欺软也不怕硬

  

  前些日子,海南省省长刘赐贵回应网友给他关于海南物价的公开信,批示彻查;近些日子,海口市委书记孙新阳公开回应网友给自己的公开信,表示“双创”并不是要抹去美好的记忆,而恰恰是要抹去“脏乱差”,让“美好”更为凸显,从而为这座城市增添和保留更美好的记忆。两则消息传出,很是让人振奋,更多的人期待,官员回应网上热点,能否成为常态?

  曾经,官员们习惯了看文件,很多真知灼见是在文件上批示的。当然,也有时候在传统媒体上批示。白纸黑字,传承到现在,信息传播如今已跨入电子时代,尤其是新媒体迅速崛起,如何应对成为官员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这其中技术已经不再是障碍,让一些官员犹豫的是,是直接回应是可不可以?应不应该?合不合适?

  也许,就在这样的犹豫中,一些新闻热点在迅速发酵。等到热点成了焦点甚至难点,有关部门才采取传统方式,按部就班地回应。这样做常常是丧失了有利时机,事倍功半,甚至被人质疑。被媒体人揶揄,说好的引导舆论,怎么反过来被舆论引导?我们的官员们难道不上网吗?上网的他们怎么不正面直接应对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呢?

  当然,一些部门也安排过专人应对网络热点,但这些专人大都是在技术上熟悉的年轻人。他们的长处是和网友容易沟通,卖萌可以,真正表态还得请示汇报。毕竟,有些事需要在一定的位置才有体会,才会说出,才说得到点子上。对此,业内人调侃为丫鬟管钥匙——当家不做主。人们期待官员什么时候才能直面网友。直接回复呢?

  如今,省长和市委书记直接回应网友热点,很快得到网民们的正面响应。人们得知,自己的参政议政并不是隔空喊话,自己的某些担心有时候是杞人忧天,官员和民众之间本来就没有什么隔阂,更没有什么矛盾的。迅速回应热点问题,不仅是对网友的尊重和鼓励,而且能引导网上舆论,传递的是正能量。直接回应,天塌下来了吗?

  孙新阳在给网友的回信中表态:“对受到市民喜爱的美食、对有文化价值的‘旧东西’、对一些易于流逝的记忆,他们将本着尊重与敬畏的心妥善进行安置、保存、呵护,这本身就是双创的应有之义。对此,广大市民不应怀疑市委、市政府的诚意与能力,这项工作从双创启动之时就有规划、有方案,并将循序推进,他们有信心有决心把这件事情办好,无愧市民,无愧历史。”如此推心置腹,如此坦诚相对,不站在一定的高度,没有相应的生活积累,是没法如此准确深情表述的。

  新媒体时代,官员也要有新媒体意识,新媒体是工具,就看怎么用?省长回应网友,书记给网友回信,人们期待成为官员与民众沟通的常态,沟通好了,事情就好办多了。

  凸显海口的美 “双创”还需疏堵结合

  近日,一条题为《致海口市委书记孙新阳的一封信》的网帖,引起海口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针对网帖中涉及的两个民生问题,孙新阳书记暖心回应:我们不欺软也不怕硬,欢迎市民为“双创”多提建设性的宝贵意见,即使是吐槽,也洗耳恭听。同时,他也表示,双创,并不是要抹去美好的记忆,而恰恰是要抹去“脏乱差”,让“美好”更为凸显,从而为这座城市增添和保留更美好的记忆。 (11月23日南海网)

  毫无疑问,市委书记的上述回应和表态,正面呼应了网友的诉求,也给海口“双创”提出了新的要求,让“美好”更加凸显,无疑成了海口市委市政府给海口市民最真实有力的承诺。对此,我们抱着极大的期望,也必须给市委书记主动与群众沟通,阐释海口“双创”的目的,排解群众心中的疑虑点个赞。某种程度上说,不解和矛盾大多来自于沟通的匮乏,只有开诚布公的沟通,才会得到彼此的理解,实现双赢。

  当然,问题还需回到具体操作面,的确,海口“双创”经历过前期大力整顿,尤其是“堵”的过程后,路面干净了、交通好了不少、不文明现象少了,但凡是过犹不及,“堵”可以带来一定的好转,却也会带来反作用、后遗症。譬如此次网友所指的造成一些摊贩生计受损,有着记忆、文化价值的旧东西慢慢消亡,其负面影响无法估量,也开始受到群众关切。这是对“双创”的拷问,更是一种期许。

  庆幸的是,在书记的回应里,我们看到“疏”的一面,那就是对群众关切的这些将本着尊重与敬畏的心妥善进行安置、保存、呵护。我们乐见这样的态度,也期望各级各部门在推进“双创”过程中多一些审慎思考,不能为了更快获得成绩一味采取“堵”的办法,对于群众关切的摊贩、有文化有价值的旧事物,多一些保护,譬如,不妨借鉴它山之石开辟更多特色美食街、夜市,解决摊贩就业问题。

  再如,对于一些有历史沿革的小吃,一些有文化有价值的旧事物,不妨允许其合理存在,甚至扶持其规范经营和发展壮大。总之,海口“双创”已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再只是最初的雷厉风行,而是需要更多的反思和审慎,需要思考的是,“双创”究竟要创成什么样,群众心中的标准是什么,又期望是什么样的?而目前的“双创”到底符合了多少群众的期望,是否能够无愧市民,无愧历史?(肖时平)

本文为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原创评论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和来源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独家评论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