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贫困代际传递亲情教育不能掉链子

  

  2015年年初,《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在中国已经发生了贫困的代际传递,产生了“贫二代”:“贫富差距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形成了阶层和代际转移,一些贫者正从暂时贫困走向长期贫困和跨代贫穷。如果不想办法改变这一情况,贫富差距便会趋向稳定化和制度化,成为一种很难改变的社会结构,社会阶层流动通道也将被严重堵塞。”

  3月8号上午,习近平到广西代表团参加审议指出“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随后“如何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大讨论在各阶层如火如荼展开,总结起来大致给出了两个渠道:教育公平、就业公平。

  “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多年前就提出来了,在阻止贫困代际传递中老话再提很有分量,国家向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倾斜力度空前,从资金、教育资源配置、扩大义务教育范畴到教师职称改革,一系列组合拳就是为了贫困地区学龄孩子能够像城市孩子一样上学享受优质教育,其目的也是不让贫困孩子“输在受教育的起跑线”。

  然而“留守儿童”现状让人堪忧。在贫困地区,甚至是广大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是个十分普遍的现象。《新闻1+1》2015年7月15日做过一期节目——暑假了,留守儿童安全谁来管?其中指出“溺水,车祸,触电,火灾,还有犯罪侵害,远行的家长,留下的是危险和孤独。”目前我国留守儿童超过6100万,这些孩子的亲情教育严重缺失。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让父母早早就背井离乡,很多家长觉得自己这一辈子不行了,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拼命给孩子创造“最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让孩子读最好的小学、上最好的初中、高中,期待考上一个好的大学,这样就能够“改变人生。”

  可以说这些孩子知识丰富的同时,亲情教育却“匮乏”了。不知道感恩、自私自利、唯我独尊让他们变得狭隘、暴躁,或者经受不起打击自杀,或者害怕孤独被忽视暴力伤害同学,甚至是犯罪,灵魂扭曲之下再优质的教育、再好的就业机会能够造就美好的未来吗?

  家长、学校都在做一件自以为是的蠢事,逼着孩子一起愚蠢。孩子在学校学习的一切目的首先是“考个好成绩”、“考个好大学”,围绕这个目的学习的方式简单枯燥,那就是从小学到高中的十几年不停重复着一件事情:“背诵”、“记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想上个好初中、好高中,通过“一考定终身”上个好大学,似乎只能够如此。结果必然是孩子患上“成绩恐慌症”,压力山大,出现各种各样的焦虑,甚至是因为成绩自杀、杀同学、杀老师。

  父母觉得很委屈,自己拼死拼活漂在他乡给孩子尽量创造好生活好学习环境,为什么到头来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甚至适得其反呢?前不久笔者参加了孩子的家长会,孩子们在黑板上写的一句话让人颇受震动:父母对孩子最大的责任是教育不是抚养。那种把孩子当成“猫狗”的时代已经远去,现在的孩子更需要亲情教育。近年来几岁的孩子独自坐车几千公里去寻找父母的事情不断发生,《想跟爸爸妈妈吃顿饭》的催泪作文……呼唤的正是亲情,是父母的陪伴,而“下辈子再不做穷人家的孩子”、“孙子要买苹果手机奶奶背篓来付钱”则正是亲情教育缺失下“贫困代际”在传递。

  今天,为了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国家、社会各阶层高度重视,都在想方设法,我们的家庭教育更不能等闲视之。如果把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看成是防止“入侵”的海洋,那么家庭教育则是第一岛链,一切人间大爱均源自于“亲情”,亲情教育缺失了,人的精神就贫困了,还如何“扶志”、“扶智”?

  别忘了“父母对孩子最大的责任是教育不是抚养”,别忘了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家庭教育是第一岛链。

本文为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原创评论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和来源
责任编辑:魏燕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独家评论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