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老城墙几乎消失殆尽 我们如何拯救你?

琼州府城残留的古城墙。
海口府城草芽巷的古城墙。
府城鼓楼。
府城东门古城墙。

  被誉为“琼台福地”的府城历史上是海南的政治中心,其中琼州府城也就成了这个政治中心的核心。遗憾的是它的主体早已在百年里几乎消失殆尽。如今,我们还能不经意间见到它们残存的身影:在摆满琳琅满目商品的东门里商户门前,在忠介路商业步行街的小巷中……古城墙没有了,但很多海口市民对老城墙的感情没有变,近30年来,美舍河边一位73岁的老人,只要看到府城附近有遗落的城砖,都会一块一块地收集起来,堆放在自家门前,每天出门时,亦或入睡前,都要看看这些砖块,才能安心睡觉。他期待着哪天政府重修老城墙,这些砖能派上用场。

  收集古城墙砖

  老人望老城墙重修

  府城如今残存的其中一处古城墙遗址位于东门里。东门里,顾名思义,就是原先东门的老城墙。穿过一条熙熙攘攘的菜市场向美舍河方向走去,就能见到一处两边由黑色砖块砌成的宽约3米的巷道,让通往美舍桥的道路陡然变窄,巷子不深,但不到十米的距离,就走到了头。

  “在拍什么呢?这里就是琼州老府城东门,就剩下这点东西了。”巷道外一位正坐在门前嚼槟榔等候生意的商户见记者拍照,一边挥挥手指着巷口的牌子:一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立在巷道尽头。原来刚才穿过的那条巷子,就是历经数百年的琼州府城曾经的东门。

  在美舍河边的民居旁,记者见到了一堆和城墙一模一样的城砖,这些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城砖被人堆放得整整齐齐。

  收集这些砖块的是73岁的符正义老人,他打小就居住在东门里附近,也见证了府城城墙城砖如何一块块遗失的。

  “从记事起,东门里附近的城墙还残留不少,东门的门洞还是完整的,但是没人注意到它的重要性,嫌它碍事,只要有人家需要盖房子,就会从城墙上扒下些许砖块,于是城墙越拆越少,最后只剩下了这些。”符正义说,好多年前,城砖到处都是,附近很多居民就拿来盖房子,后来房子拆了,一些城砖就不知去向,可惜啊!”符正义看着房前堆放的这一堆堆城砖告诉记者。

  近些年来,符正义只要看到府城附近有遗落的城砖,就会一块块收集回来,堆放在这里,每天走出门外,都要查看这些砖块,晚上睡觉前从窗口见到这些城砖,他才能安心睡觉。“这些老城砖可都要保留下来的,可不能丢了,如果哪天政府要重修府城老城墙,这些都能派上用场。”

  一些古城墙砖

  这样化身民居

  古老的琼州府城,原来就是由这些城砖一块块筑成的。1926年,府城古城墙迎来了命运的转折。这一年,府城西边城门和北边新城一带的城墙被陆续拆除。从那以后,府城古城墙伴随岁月的流失,其余的墙身被一点点地拆除,城墙的城砖也几经风雨,几乎丢失殆尽。

  在东门里附近的美舍河边,记者见到了一间完全用城墙砖砌成的小屋,屋内堆满了杂物。仔细查看小屋所用砖块的大小、规格,竟然与东门残存的城墙一模一样。

  见有人来看,房主周乃萍从隔壁一栋钢筋混凝土的屋中走出,她告诉记者,这间小屋就是用散落在东门里附近的城砖砌成。69岁的她已经在这里住了一辈子,小屋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当时家中人口众多,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并考虑到节约成本,捡来散落的城砖盖了这间小屋。

  “这些用来砌墙的城砖都是火山石,砌成的墙壁非常厚,因此建成的房子冬暖夏凉。”抚摸着历史痕迹的墙壁,可能是城砖中的火山石有着大量孔洞结构,加上城砖较厚,小屋建成后非常隔音,即使在夜声人静的夜晚用耳朵贴在内壁上都听不见外面的声音。

  周乃萍一家在上世纪90年代盖了新房后,这间小屋就再也没人住过。邻居家用城砖砌成的小屋很多都拆了,很多城砖不知去向,但她家的小屋用来堆放杂物至今。

  恢复老城墙

  真的难上加难

  “要了解琼州府城老城墙,你得顺着老府城城墙走一圈”,原琼山县文体局局长黄培平对于府城老城墙有着格外深厚的感情,对于老城墙的详细范围,他如此介绍,琼州府城城墙只有东西两面城墙属于砖墙,南北城墙是夯土筑成的土墙。大致范围如下:西段城墙位于今天的中山路附近,东段城墙位于美舍河附近、南段城墙位于今天高登街附近,北面城墙大致位于如今的琼山区政府建国路附近。

  “这些城墙于1926年至1927年间开始被拆除,目前除了东门里、培龙菜市场外有明显的遗迹外,其余的遗迹都不明显。”黄培平说,上世纪80年代南边城墙还有一段位于琼台师范操场南边,现在已经成了琼台师范的操场、图书馆;位于高登街还有一段南面土城墙的遗迹,但看起来只是一个土坡;北边的城墙土墙1927年被国民党军队拆掉,地基打平修建了练兵场;西城墙位于忠介路草芽巷,目前还保留部分城墙,但附近的护城河在清末被填平,如今上面已经盖满了建筑。

  按照黄培平提供的线索,记者顺着忠介路拐进草芽巷进行了探访,果然发现这里还有一段老城墙。这是一段十多米长的残存砖墙,墙的南面及西面遍布着商铺,古老的石砖上被涂了厚厚一层石灰,杂乱的野草从城墙的石头缝里钻出。黄培平说:“那些都是老城墙的墙基,作为盖房子的地基不错,于是此前就有很多居民就在上面盖房子,原先还有人在上面盖过五六层的高楼,现如今都被拆掉了。”

  “恢复老城墙或是恢复一段,从现实角度是不大可能的。”黄培平说,当年府城老城墙被拆除后,经近百年的损毁、丢失,很多构建都已寻觅不到。而且现代城市规划已经将府城老城墙从规划中抹去,经过多年的市政施工改造和建筑施工,如果要将城墙恢复成平遥古城那样的全貌,必定要拆除大量现有的建筑,这是不现实的。对于老城墙的全貌,只能从博物馆的挂图和历史影像资料上来获取了。现在唯一可以做的是将现有的遗址保护好,再将那些城砖或者府城附属建筑的构建,放在博物馆里,让后人来缅怀。

  在今年9月,海口市委、市政府在一次会议中提出要加强府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利用。并指出,目前府城古城的外部空间轮廓、层次因新建筑的兴建而消退,混杂了较多的与空间尺度不协调的建筑,传统街区的历史风貌正在消失。但是,古城轮廓和肌体尚存,为保存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府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遵循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原则,把历史街区和保护放在首位。

  历史背景

  琼山府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八月,当时兵部侍郎孙安授广西卫指挥佥事,带官兵千多人驻防琼岛,开设海南分司。他奏请朝廷升琼州为府,并允许开拓城围,同意海南军民和工商各界人士合力建城。据《琼山县志·形胜》记载,琼州府城“土壤平衍山无险峻,清流拱其前,洋海绕其后,马鞍居于右,七星拥于左,文笔三峰耸翠秀拔,诚海邦一名区而州县之望也。”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海南日报记者李幸璜摄)

  海口骑楼老街 这里曾有过一座古

海口市博爱街联桂坊103号民宅内保存的“奉宪给照”古碑。 苏晓杰 摄
儋州古城武定门
  历史上,海口市内不仅仅有琼州府城,从府城向北约五公里左右,便是如今的骑楼老街所在地,这里曾经是海口市内的另一座古城池——海口所城。然而,这座城池随着海口的发展,早已不见踪迹。如今,只能从历史文献和骑楼老街展示厅的沙盘中寻觅点点滴滴的些许回忆。

  所城记忆

  沙盘里储尽繁华

  从府城出发,向北五公里,来到骑楼老街附近的博爱路一带。

  这里属于骑楼老街的范围,如今人群熙熙攘攘,南来北往的游客从骑楼老建筑的历史沧桑中感受着海口的历史。在老街修建之前,这里曾经有一座城池,名为“海口所”。

  在骑楼老街的海口历史文化展示馆内,展示着一块“海口所城”的沙盘模型,它详细展示了海口所城的位置,大体在今天的博爱路、新华南路一带。沙盘模型内,显示城内有四牌楼街,仙桥路,振东街,闸门街,胭脂园后街等历史建筑,可见当年海口所城的繁华。

  根据展示大厅提供的文字资料,海口所城建于明代洪武年间,不断有倭寇登陆侵扰海口,广东都指挥花茂上奏皇上建设所城防御倭寇,建海口所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其中文字资料中,一段明万历《琼州府志》对海口所城规模的记述较为详细: “海口城,郡城北十里海口都,海港之南……周五百五十五丈,高一丈七尺,阔一丈五尺,雉堞六百五十三,窝铺十九座,启门四,各建敌楼,东北临海,共砌石岸 九十丈。复自东南延西北浚豪,长四百六十五丈,阔一丈五尺,深五尺。”到了1924年,军阀邓本殷拆除明朝建成的海口所城墙,第二年,工程队将拆下的所城 墙石运走筑成了一道长堤,并在长堤上修建了一条马路,就是今天的长堤路前身。

  如今的长堤路上,再看不到这些墙石,宽阔的六车道连接着滨海大道,每天这里车来车往,没人能记得这条路的历史。1925年建成的长堤,早已被埋没在黑黝黝的沥青下面。

  所城传说

  拆城筑出新景象

  “没有海口所城的拆除,哪有当年海口的繁华?”在博爱路上,今年81岁的高成德老人打小就住在这里,谈起骑楼老街的繁华,海口所城的消失,他归 结于当年长堤路的修建,“我小时候,长堤路码头可繁华了,码头上到处停泊着各种各样的船只,搬运货物的工人上上下下,到南洋、广东的旅客也从这里上船。” 高德成说,听老人说,很多年以前,白沙门、外沙湾、谷街一带,就已经形成了十分繁华的码头,但是几个码头各成体系,互不相通,从这个码头到那个码头,需要 走好一段泥泞的路,一到台风天气,需要在两个码头之间转运的货甚至几天都运不过来。后来,长堤路建成以后,将这一带的码头连成一片,各个码头之间的联系就 多了,海口老街这一片才繁华起来,出现了好多商铺、银行,直到解放前,这里都是海南最繁华的地方。近几年,由于开发骑楼老街,政府在长堤路附近老街入口处 建了一个展示馆,高成德参观了之后才忆起,他住的地方原先有一座所城。

  “我们这一辈人记忆最多的就是海口钟楼,老街上的商铺,还有来来往往的闯南洋的人们,对于所城,其实没有太多的印象。”高德成说。

  所城遗迹

  巷陌碑文有记载

  顺着博爱路走一圈,最多的要数骑楼建筑,所城的点点滴滴似乎已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海口所城已经湮没在近代海口历史的发展之中,但作为一座城,它还是在海口留下了些许印记。

  海口美兰区博爱街道联桂坊103号,这是一处古朴的民宅,在这座民宅的一堵老墙上,可以见到一块青石古碑。这块石碑高约一米,宽约半米,经过岁月的洗礼,石碑上的字迹有了历史的沧桑,但经过仔细辨认,依然可以分辨。

  石碑上方抬头铭刻的“奉宪给照”四个繁体大字,笔法遒劲圆润。碑文记载了创建海口所、扩建海口所的内容“窃惟海口所城,在郡北十里”。这段文字 正说明海口所城建成后,位于琼山府城北面十里的位置。清晰准确地指明所城为何而建、谁主张创建、谁负责施工、动工时间、工程地址等等。

  关于海口所城的建造由来和施工,碑刻中有准确记述: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都指挥花茂奏准防倭,二十八年(1395年),安陆侯吴杰鸠工 创造。也就是说,当年为防海盗袭扰,安陆侯吴杰委托千户崇实兴用火山岩石筑起了海口城,称“海口所城”。由此开启了海口有城的历史。

  走进海口人民公园入口处,赫然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对体型硕大的石狮,石狮基座上还刻有各种瑞兽图案,四面棱柱饰有竹节纹,雕工精美,寓意吉祥。公 园管理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对石狮是公园范围内最大的一对石狮,从石狮缝隙处的包浆来看,应该也是历史年头最久的一对。这对石狮是上世纪50年代末,海 口市民在东湖西湖清淤时从湖里挖出来的,虽然具体年代不详,但石狮出土的所在位置,正是昔日海口所城的西门,但这对石狮当初是否立于城门,还没有考证过。  也许,这就是海口所城留给这个城市最后的遗迹了。

琼海博鳌镇乐城村的青石板路。
定安古城。 飞扬 摄
现存的崖州古城墙。(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甘晨卉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