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
海南发展新动能
对话嘉宾
全国人大代表林回福
全国人大代表张磊
全国人大代表吕薇
住琼全国政协委员迟福林
住琼全国政协委员王应际
省工信厅厅长韩勇
海南生态软件园总经理杨淳至
代表建议
提升传统动能 为新旧动能转换接续留出时间和空间,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提升品质,创造品牌
海南日报特派记者彭青林
新动能,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部署“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时强调,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
“报告中强调培育新动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也很专业的概念,充分表明了中央政策的精准发力。”林回福代表说,这体现了中央经济政策从需求侧、供给侧两侧同时发力推进改革,展现了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
那么,海南的新动能在哪里?林回福表示,培育新动能要求我们开动脑筋,更新有效供给。他以海南旅游为例说,海南推进百个特色产业小镇、千个美丽乡村建设,经过适当改造把村镇打造成为非常好的景点,培育了一批旅游新业态。所以今年春节黄金周海南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旅游人数和收入都持续增长。
林回福说,当前海南调结构的任务比较重,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更加急迫。省委、省政府已经确定了12个重点产业,这个市场巨大无比、前景十分广阔,我们更要树立信心,为海南健康发展培育更多新动能。
张磊代表认为,培育新动能,其实是从两个方面发力,打造“双引擎”。一个引擎是通过创新创业形成发展的新动力;一个引擎是通过对传统动能转型升级,重新为发展注入动力。
提升传统动能,要为新旧动能转换接续留出时间和空间,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提升品质,创造品牌。“从洋浦开发区的发展实际来讲,当前既要为长远发展培育新动能,拓宽创新创业空间,更要加快推动现有传统制造业的升级。”张磊介绍说,近年来有多个项目因产品品质不高、竞争力不够,洋浦未予落地,而是主动与企业沟通,支持帮助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打造更具效益和市场空间的新产品。
在吕薇代表看来,可以从几个方面优先入手,找到加快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的突破口。一是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吕薇表示,海南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服务业尤其如此。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集群,就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培育一批具有活力敢于创新的市场主体。二是加快海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议把就地城镇化和发展中小城镇与海南各地的特色结合起来,与农民脱贫增收结合起来,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结合起来,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建设好特色产业小镇和美丽乡村。三是做好海洋开发的文章,拓展蓝色经济空间,使广袤的海洋成为海南发展用之不竭的动力。
(海南日报北京3月6日电)
委员建议
发展好服务业 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加快经济服务化进程,带来经济转型新动力
海南日报特派记者金昌波
“当前,和全国一样,海南经济正处于一个爬坡过坎关口,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住琼全国政协委员迟福林感慨地说。“这是我来海南的第29个年头了,我发现,海南的产业定位注定将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带动一、二、三产协同发展。”
在迟福林看来,助力海南,乃至中国成功转型闯关的最大王牌是服务业的高速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实现由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的转变。估计‘十三五’末期,我国城镇居民的服务型消费支出占比将由2014年的40%左右增长到2020年的50%左右,一些发达地区可能会达到60%以上。有机构预测,到2020年我国健康产业产值规模将高达14~16万亿元人民币。
“因此,健康服务业将成为‘十三五’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之一。”迟福林说。
对此,王应际委员也表示,海南发展医疗健康产业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第一,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系统、独具特色的热带资源和舒适宜人的养生环境;第二是政策优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医疗健康产业,去年明确提出将医疗健康产业列为全省十二大重点产业之一,同时海南作为经济特区,也拥有先行先试的宽松政策环境;第三是经验优势,创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建成运营301医院海南分院、引进‘恭和苑”健康疗养度假园等个性化医疗服务机构,海南在发展“医疗健康旅游”方面有了初步的探索和较为成熟的经验。
“机遇之下,相信海南的医疗健康产业必将乘势而上,迈入快速发展的新台阶。”王应际说。
除了健康产业,迟福林认为,海南要破解结构性矛盾,以结构性改革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还可以在养老、文化、教育、金融、旅游服务等方面来着手。
“比如,发展现代金融业,就必须更进一步对外开放,鼓励各种符合条件的社会资本进入;发展现代物流业,多方面改善交通,实现人流、物流‘进来容易、出入方便’,这对岛屿经济意义重大;发展现代旅游业就不能仅仅只讲究硬件、价格,还要注重服务。”迟福林表示。“所以,于海南而言,首先面临的就是以养老、文化、教育、金融、旅游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能否实现一定速度、一定质量的发展。”
“‘十三五’期间,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加快经济服务化进程,将带来经济转型的新动力,形成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促进新产业和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并成为支撑‘十三五’期间6.5%左右经济增速的主要条件。”迟福林说。(海南日报北京3月6日电)
对话部门
做强新型产业 要按照省政府确定的12个重点产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做优做强做精
海南日报记者梁振君 通讯员沈君
“2015年,我省经济发展出现许多新亮点,新旧动能转化的‘接力棒’正在交接之中。”省工信厅厅长韩勇认为:“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其根本途径是做优、做精、做强、做好新型产业。”
回眸2015年,海南经济发展新动能初显,有这么几组数据和情况可以印证:第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5.6%,“十二五”以来保持了25%以上的增幅。信息产业投资79.7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倍。生态软件园去年的产值达到171亿元,同比增长31%,税收突破8亿元。
其次,医药产业增长16.8%,几家龙头企业的增速达到50%以上。
再次,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4家,是近年来增长最多的一年,总数达到169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发展质量和内涵不断提高。
第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效明显,全年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比上年增长28.3%。建设了复兴城、玉螺、鼎尚等一批众创空间。
此外,我省还开建了一批独具特色、潜力巨大的互联网产业、军民融合产业、新型制造业等项目,比如中电科海洋信息产业基地、海南高分中心、三亚遥感信息产业基地、中船海洋装备综合保障基地等。“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也取得新进展,全省电子商务交易主体达到1500多家,交易额突破4000亿元。
海南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哪里?
“海南发展新动力就在12个重点产业之中。要按照省政府确定的12个重点产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做优做强做精互联网、油气、医药、低碳制造业等;在‘互联网+’之中,要开发利用大数据,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改革提升传统动能。”韩勇认为,新动力还存在国际旅游岛之中。要按照“全域旅游”和“美丽海南百千工程”要求,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加快开发具有海南特色的产业,促进产业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此外,海南发展新动力还存在于良好的发展环境之中。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释放发展活力。
“未来5年重点在以下方面下工夫。”韩勇表示,一是加强政策和规划引导,在“一带一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网络强国及国际旅游岛、“多规合一”等中间发现机遇,策划项目,衍生产业,不断提高组织产业发展的能力。二是完善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规划和投资笼子,用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互联网产业资金、小微企业担保贷款资金等,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浓厚氛围。(本报海口3月6日讯)
基层声音
互联网助转型 海南环境优势突出,旅游市场潜力大,互联网产业发展快,企业对未来非常有信心
海南日报记者李佳飞实习生黄彩云
清幽小径,待放的花蕾,满眼翠绿。在椰林掩映的园区里,低层独栋办公楼,错落有致,青春洋溢的工作人员看似悠闲地喝着咖啡,却原来正在商议一项新创意——这是记者在海南生态软件园看到的场景。
“这里2009年时还是一片荒地,但是过去的几年里,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海南生态软件园已是海南‘一岛一区两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南发展互联网产业的龙头园区。”海南生态软件园总经理杨淳至说。
位于省会城市海口西侧、澄迈老城经济开发区美仑河畔的海南生态软件园,规划建设面积3000亩,目前建成65万平方米、在建65万平方米,吸引了包括腾讯、金山云、东软、中软、印度NIIT等815家企业落户园区,马化腾、雷军等互联网大佬先后参观园区并布局产业生态。目前,整个园区拥有工作人员7500余人,2015年实现产值195亿元,上缴税收8.03亿元。
“海南把互联网产业作为‘十三五’的支柱产业,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经济增长新动力,生态软件园作为互联网产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我们将不断更新发展理念和完善园区服务,吸引优势企业落户,并帮助入驻企业发展壮大,助推海南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杨淳至对此信心满满。
走进生态软件园腾讯创业基地一楼大厅,最为醒目的莫过于大厅墙壁上18家入驻初创企业的LOGO。
爱哪哪儿网、尚南文化、爱目无线……这一批新入驻腾讯基地的企业,大部分属于互联网创新型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人才和文化创意,主要通过“人脑+电脑”模式创造绿色GDP。
“虽然海南的人才环境还不能跟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相比,但海南的生态环境优势突出,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速度惊人,我们对企业的未来非常有信心!”爱哪哪网副总裁王东凯放弃北京的高薪工作,选择海南作为他的互联网创业新起点。
近年来,海南生态软件园先后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同时,被认定为海南省首批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和海南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我们希望,在国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下,进一步将海南的互联网产业做大做强。”杨淳至说,有了前面良好的基础,软件园将进一步围绕产城融合的目标,在物理空间上把海南生态环境优势发挥到极致,在产业培育上,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搭建创业平台,完善孵化体系”,从而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圈,“为全省实现1000亿产值的目标贡献力量”。(本报金江3月6日电)
2015年海南经济发展新动能初显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5.6%
“十二五”以来保持了25%以上的增幅
信息产业投资79.7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倍
医药产业增长16.8%几家龙头企业的增速度达到50%以上
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4家是近年来增长最多的一年总数达到169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效明显全年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比上年增长28.3%
“互联网+”战略实施取得新进展
全省电子商务交易主体达到1500多家交易额突破4000亿元
责任编辑:甘晨卉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