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1922艘渔船仅350艘安装北斗卫星 查天气多靠手机收音机

点击南海网“深读海南”栏目 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4月11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雨大风,在洋浦海事辖区造成6艘渔船翻沉,17人遇险,其中3人遇难,5人失踪。曾有亲历者表示,因为没有收到天气预报,没能及时回港避风而酿成悲剧。当我们面对一条又一条生命在狂风暴中逝去的时候。为何出海船只接收到暴风雨的信息会滞后,抑或是信息接收到了仍存侥幸心理?沉痛的代价引人深思,如何让悲剧不再轻易发生,带着一连串的疑问,4月15日,南海网记者来到了洋浦,试图还原或接近这场暴风雨在洗劫之前的蛛丝马迹……

点击查看更多视频

  

  渔船上的海事通讯设备。南海网见习记者 刘洋摄  

  安装北斗系统的渔船,其位置可以准确显示在渔政部门的监控平台上。南海网见习记者 刘洋摄  

  4月15日清晨的洋浦干冲码头,是收获的时刻,一艘艘摆渡船装载着从渔船上卸下来的渔获,突突突地往码头运,船老大和伙计们则在船上惬意地吃早餐,等待下一次出发。一座码头,也不可能因为一场沉船事故的发生而吓退了船主和船员。

  回访渔民:洋浦沉船事件被指“侥幸”使然

  北斗卫星导航设备、手机、收音机、卫星电视,是船老大李照获取天气预报的四个途径。

  “一般,我要出海前会打开北斗卫星,看看有没有收到异常天气预报。平时在港内的话,就用手机上网搜天气预报。”李照说。

  李照告诉记者,凭借经验得知,离岸超过30海里,手机就没什么信号了。如果还在近海,就靠收音机收听天气预报。如果出到了远海,北斗卫星才是最牢靠的途径,它不仅能发送天气预报信息,还能定位,如果遇险,系统能搜到它的具体位置,还能向周边船只发出求救信号。

  记者发现,他的手机浏览器里,只有三个网页浏览记录,分别是中央气象台、海南省气象局、广西气象局。在手机诸多功能里,除了打电话,上网查询天气可以说是李照使用频率最高的一项了。

  李照小学毕业就开始跟着父亲打渔,今年才35岁却是个“老渔民”了。他去年刚换了大船,跟洋浦区域的“夫妻船”相比,他的船配了四五个伙计,算得上是艘大船,安装有北斗卫星。

  4月10日傍晚,李照像往常一样准备出海打渔。出发前,他打开北斗卫星,发现收到了当晚有雷阵雨的天气预报。在他看来,雷阵雨不是什么大事,还是按原计划出发了。这次是去往昌江海尾,与洋浦海域不同,当晚海尾风平浪静,到了凌晨,李照听说洋浦有沉船,担心风雨会赶到昌江来,于是急忙收工往回赶,于11日凌晨三四点回到洋浦港,侥幸躲过一次危险。

  桂东海也是一名老渔民,这一次,他比李照要谨慎。4月10日下午,他通过收音机得知当晚会有雷阵雨,本来打算出海的,为了安全,他取消计划,留在港口,也躲过了危险。

  他告诉记者,由于自己不会用智能手机,主要还是靠收音机来收听天气预报。会用手机的年轻人,查到天气变化的情况都会告诉老人们。

  黄家兴和桂东海关系不错,他的船没有安装北斗卫星,不过,他也有自己的办法——跟着装有北斗卫星的船结伴而行,保证自己能够及时获取天气信息。这次,他也没有冒险出海。

  说起11日凌晨的沉船,桂东海认为,悲剧原本是可以避免的,酿成悲剧最大的原因是“侥幸”。桂东海告诉记者,10日下午,有渔政的工作人员到码头上,通知晚上有雷阵雨,让渔船回港避风。“可是很多人觉得雷阵雨不是什么大问题,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出海了,才发生这样的事情。”桂东海说。

  突发恶劣天气前,渔政部门会发出预警信息。南海网见习记者 刘洋摄

  洋浦港停泊着各类渔船。南海网见习记者 刘洋摄

  走访部门:洋浦1922艘渔船仅350艘安装北斗卫星不到二成

  老桂的看法有一定道理,然而,对于此时仍在外海作业、船上又没有安装北斗卫星的渔民来说,又该如何获取天气预报呢?

  记者从洋浦渔政渔港监督管理中心了解到,洋浦辖区总共有1922艘渔船,其中只有350艘安装了北斗卫星,仅占18%。主要是在集中在2012年至2013年之间,根据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下发的指标分批次安装的。该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之所以安装比例不高,是因为洋浦辖区的渔船以小船居多,省厅分配到各市县的指标,也是出于优先保障大船的原则。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套价值1万多元,如果能拿到指标,渔民只需要掏10%就能安装,是一项民心工程。

  洋浦渔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两年这项工程没有继续实施,渔民大多不愿意自己掏钱来安装。该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渔政都是通过向各社区工作站、村委会、渔业企业下发文件的形式来进行天气预警,工作站工作人员、村委会干部再通过在村里张贴、广播、到码头口头通知等形式来传达。

  “的确,用这种方式通知,对于当时仍然在外打渔的渔民来说,会存在通知的盲区。”洋浦渔政渔港监督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韩光坦承。

  洋浦港停泊着各类渔船。南海网见习记者 刘洋摄

  

  渔港附近的小船运送渔民往来港口和渔船。南海网见习记者 刘洋摄

  

  一名渔民乘坐小船前往自己的渔船。南海网见习记者 刘洋摄

  共性现状:预警信息和救生设备是应对突发天气的标配

  洋浦海事局海上搜救分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造成沉船的因素很多,与船的大小、老旧程度、船员的操作、人落水之后是否抓到漂浮物、是否有救生衣等都有关系。

  在此次沉没的6艘船里,其中有一艘是没有船名的,也就意味着,这艘船并没有在渔政部门备案,它的老旧程度、安全设备配备情况,不得而知。另外一个细节是,此次沉船中的一名生还者,就是因为抓到了一件救生衣,才死里逃生。由此可见,配备救生设备,意义重大。

  南海网记者从洋浦渔政渔港监督管理中心了解到,洋浦辖区1922艘渔船里,其中编内的为540艘,编外的1122艘,“三无”渔船260艘。“三无”渔船指的是不具备渔业船舶检验证、渔业船舶登记证、渔业船舶所有权证、海洋捕捞许可证等证件的渔船。

  “三无”渔船很多是渔民自己改装的,船员技术、安全设备的配备都游走在监管之外。而且,即便是编内的渔船,如果没有年检,或者年检通不过,就算它出海作业,由于渔政部门人力有限,也难以监管到。另外,渔船超出与其船型对应的安全范围进行捕捞作业,也难以监管。

  不是每艘船都安装北斗卫星、预警信息难以直接传达到每一个渔民、救生设备安装情况难以监管等,这就是洋浦地乃至全省中小渔船面对突发天气应对能力的真实现状。

  “我们也有思考改进工作办法,也希望能够给更多的船安装北斗卫星,但不是想做就能做,要按照省厅的安排来实施。”洋浦渔政渔港监督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韩光表示。

  (南海网海口4月18日消息 南海网记者黄丹)

  相关评论>>>洋浦沉船事件反思:好事为何没有办到底?  

  虽然重重追问已经无法挽回遇难渔民的生命,但是,对海南这个海洋大省,尤其是近年来屡屡发生沉船事故——比如今年3月16日儋州渔船海上沉没1死1 失联、今年1月31日,临高籍渔船文昌沉没3失踪2遇难……这一串追问犹如一记记警钟,叩问着我们的监管、我们的风险预警,给我们带来重重思考和警示。

  从报道看,导致此次沉船悲剧除了侥幸心理,气象预警未能有效传达渔民也是导致悲剧的重要原因。据媒体报道,洋浦1922艘渔船中,只有350艘 安装有北斗卫星,仅占18%,主要是2012年到2013年根据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下发的指标分批次安装的。大多数渔船查天气多靠手机与收音机。北斗卫星 系统安装率为何如此低?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套价值1万多元,如果能拿到补贴指标,渔民只需要掏10%就能安装,是一项民心工程。遗憾的是,这项民心工程没有办到底。2013年以后,就没再继续实施,原因不得而知。

  据海南日报报道,到2012年海南省装上北斗系统的渔船共有6000艘,主要补贴对象是大中型渔船,占全省所有在册船只的30%(2014年全 省渔船在册统计数据为2万艘)。显然,洋浦渔船安装率还要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海上作业,小渔船与大渔船的遇风险是一样的,甚至,小渔船在对抗风暴的能力比 大渔船还要低,为何在安装北斗系统时,不考虑给所有的渔船都安装?是出于经费考虑,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如果经费有限,有没有替代的方案?

  退一步说,即便给所有渔船安装北斗系统有诸多现实困难,渔政部门也可以做好预警工作。在互联网时代,洋浦渔政还在沿用过去那一套——下发文件, 村里张贴、广播、码头口头通知等等。洋浦渔政渔港监督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韩光都坦承这种方式存在盲区,那么,有没有更迅速有效的通知系统呢?

  此外,在洋浦,渔民自行改装的“三无”渔船依然大量存在,船员技术、安全设备的配备都游走在监管之外。这种状态,不免让人对渔民安全感到担忧。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面对国家海洋战略,海南代表团畅谈蓝色经济发展,纷纷表示海南要做好蓝色经济的“排头兵”。对海南来说,做好远洋捕捞的安全 工作,保障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显然是“蓝色经济”应有之义。我们更需透过洋浦“4?12”沉船事件得到深刻反思,只有从根本上确保海洋渔业的安全健康发 展,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我们的蓝色经济发展才更有底气、更有动力。(肖时平)

责任编辑:吴玉帛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