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保国”应少些“追”多些“授”

  作者:赵艳生

  李保国同志患有重度糖尿病、冠心病,每天要吃10多种药,但他始终坚守在教学、科研第一线。2016年4月10日,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58岁。为表彰李保国同志的先进事迹,教育部决定追授李保国同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据5月26日河北新闻网)

  李保国逝世后,教育部追授李保国同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而且就在5月26日,中宣部在中央电视台发布李保国为“时代楷模”。“追授”两字,告诉了人们,李保国同志已经离开了我们,而他的生命定格在了58岁。虽然对于普通人来说,58岁是儿孙绕膝即将退休的年纪,但是对于李保国等科研工作者来说,58岁正是科研走向成熟,大有可为的年纪。

  看到“追授”李保国,让笔者想到了前几年中央大力宣传的飞机设计专家罗阳,罗阳殉职时,刚刚才51岁。特别是纵观近年来的新闻,经常看到有一些领域的专家教授英年早逝。可以说专家教授的英年早逝,李保国不是第一名,也不会是最后一名。

  但是,我们要知道,专家教授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一个李保国就累计带动贫困山区增收58.5亿元,就能带动10万贫困群众脱贫,可以说他的离开是对太行山精准扶贫的损失巨大。而一个个“李保国”、罗阳的离开,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更是巨大的损失。

  李保国离开后,“追授”荣誉,只是对逝者的肯定和纪念,是为了让他们奋斗的精神在全社会得到传承。但是,笔者希望这种“追授”还是“少”一些的好,因为每一次“追授”的背后,就意味着一名巨匠、精英的离开。

  现实世界,李保国也好,罗阳也罢,我们都只有一个。一旦他们离开,就不会再回来。假设一下,如果“追授”为“授予”,在他们逝世前就授予其相应的荣誉,给予其相应的待遇,或者对他们多一些关怀,也许他们的心脏病就能提早发现,得到预防,也许他们就不会猝死,不会离开我们,不会离开他们热爱的事业了。

  其实,不管是专家教授,还是社会的普通劳动者,社会对每一名成员都应多一些关怀,特别是把这种关怀做在生前,做到少一些“追”而多一些“授”,提高他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待遇。同时,提升全社会的健康与保健意识,提高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急救能力,也许他们就不会发病,也许即便发病,也能及时挽回他们的生命,让他们在社会发展中贡献更多的力量。最后,笔者套改至尊宝那句名言,社会对李保国、罗阳等多一些珍惜,就会少些追悔莫及。

责任编辑:魏燕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建言海南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