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步步压缩利润空间 海南王牌农业急需破瓶颈

  内地大棚蔬菜、国外热区农产品,步步压缩农业利润空间

  海南王牌农业急需突破瓶颈

  编者按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农业已经成为海南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海南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近年来也面临农产品滞销等发展瓶颈。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做大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实施品牌农业战略,将农业打造成海南经济的“王牌”。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通过深入采访种植户、经销商、专家和企业等,从农业现状、种植质量、品种、销售等方面,分析海南农业所面临的问题与出路。

  打造海南王牌农业系列报道

  ■ 海南日报记者 况昌勋

  海风吹来,史克善按了按草帽,仍未掩藏住黝黑脸庞透出的忧伤。6月12日,这位文昌铺前镇东坡村瓜农,刚刚才把560亩西瓜全部卖完,可一算账,投入了330多万元,亏了近200万元。

  种了十几年西瓜的史克善认为“一年比一年难种”。而纵观海南农产品,价跌滞销连续数年没有中断,被称为“全国最赚钱的”海南农业频遭挫折。

  海南农业“得天”却不再“独厚”。海南热带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院院长、海南大学教授柯佑鹏说,热带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海南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普遍持续下滑。

  告别“暴利”进入“微利”

  “地租600元,肥料、农药2000元,授粉960元,滴灌管道、人工……按每亩1.2万斤计算,至少要卖0.4元/斤才能保本。”黄成雄不停地计算着成本,预估风险。这位在儋州种植黑皮冬瓜的江西农民,从未如此精打细算过。

  “被逼出来的。”黄成雄说,25年前,他的父辈就在海南种植辣椒,而他自己也来海南14年了。他说:“早前一亩冬瓜投入4500元能赚1万多元;如今,一亩冬瓜投入6000多元,能赚3000元就不错了。”

  黄成雄说:“父亲当年坐汽车转轮渡到海南,然后坐飞机回江西。现在,我们坐飞机来海南,也许全部赔光,坐汽车回去。”

  不仅冬季瓜菜,橡胶、甘蔗、木薯、椰子、咖啡、腰果等海南农业曾经的“支柱”与“品牌”,比较效益也在逐年降低,甚至个别产业从富民产业变成“负担”产业。

  柯佑鹏说,海南农业已经告别了“暴利”时代,进入了“微利”时代。

  热带资源海南不再独享

  “海南农业优势明显,劣势也明显。”河南郑州收购商吴赞粱说,劣势在于交通,海南蔬菜运到河南的费用,是从广西到河南的两倍;优势在于,当内地土地冬眠时,海南还能生产新鲜蔬菜。

  但是,内地大棚蔬菜正在削弱海南的优势。“大棚让内地秋季菜收尾时间延迟,让春季菜上市时间提前。”吴赞粱说,比如,过去每年11月到来年5月内地没有黄瓜上市,但是大棚设施,让广西的黄瓜能够在冬季上市。

  据农业部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已经超过5000万亩,到2020年将达到6300万亩。另外,广西大力发展冬春蔬菜,其外运量占“南菜北运”三个试点省(区)外运总量的比例,在3年内就提高了18个百分点,达到60%。

  供应国内的热带农产品不仅向北延伸,也在向其他热区国家延伸。“中国从东盟进口的农产品均为零关税,这几年这些热区国家的农业发展迅速,销售中国的农产品逐年增多。”柯佑鹏说。

  在海南农业交流群里,东南亚国家的香蕉、芒果、荔枝等价格受到种植户和经销商们的关注。三亚芒果协会会长彭时顿说,东南亚芒果上市时间与海南基本相同,海南芒果价格受其影响逐年增加。

  市场竞争力出现下滑

  经销商的“流失”引起了海南种植业的关注。广东千里山农业公司曾每年在海南收购上万吨水果,现在已经减少了在海南的收购量,“转战”东南亚。

  “东南亚水果价格方面有优势,地租仅海南的一半,人工成本也低廉(每月200美元/人),农药肥料的投入比海南少三分之二。”广东千里山农业公司董事长康顺福说。

  “五年前,无论是品质还是价格,海南香蕉和芒果都是全国的标杆。”柯佑鹏说,但是近年来海南部分农产品品质下滑,导致在全国的引领地位发生了动摇。

  由于种植户盲目追求产量和短期利益,一些种植陋习引发的病虫害,正在威胁海南农业。香蕉枯萎病、绿橙黄龙病、槟榔黄花病、木瓜黄叶病……让种植户们谈“病”色变。记者采访时,不少农户将病虫害与市场、台风并列为农业三大风险之一。

  “海南省委省政府实施品牌农业战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或许是海南农业自我救赎的唯一道路。”业内人士表示,海南农业虽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是只要做好品质,打出品牌,未来的发展仍然可期。

  (本报海口6月20日讯)

  产经时评

  改变“赌徒思想”迎接“微利时代”

  ■ 海南日报记者 况昌勋

  “在海南做农业,就像赌博,市场价格好,大赚一笔,价格不好就大亏”,海南不少种植户这样说道。不过,在这场“赌博”中,胜算在逐年降低。

  海南农业,凭借热带资源特色,在其发展史上一度没有竞争对手,但十多年过去,海南农产品的价格不升反降。另一方面,海南农业的成本却在逐年增加。

  一降一升,海南农业难以如以往那样在行情好时“大赚一笔”。面对非传统热区广西、广东、云南和全球热区国家与地区的竞争,“赌徒思想”已经不适于海南农业。

  海南种植户需要改变观念,迎接“微利时代”。在“舒适期”被忽略的基础功课需要补上,种植户的“追求标的”需要改变。由于过度追求规模和产量,化学投入品使用过度,环境破坏较大,海南农产品质量出现下降。在温饱已经解决的年代,产量不再是竞争力,质量才是竞争力,海南农业需要静下心来做优农产品。

  因此,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品牌农业、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切中肯綮,是海南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道路。

责任编辑:郭祖莹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经济

最新经济市场动态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