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动态
字号:

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搜索回收全过程详解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经国、琚振华、许京木 时间:2016-06-26 18:39:00

  新华社甘肃酒泉6月26日电(王经国、琚振华、许京木)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返回地球之际,着陆场区指挥部副指挥长邹利鹏26日在着陆场区指挥部接受记者采访,详细介绍了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返回的任务特点及搜索回收全过程。

  搜索回收任务有两大特点

  邹利鹏说,这次任务主要有两个特点:首先返回舱是以弹道式返回,也就是返回舱返回时不受地面测控系统控制,与以往的飞船升力控制方式返回不同的是,弹道式返回落点散布范围大,约两万多平方公里。这与试验目的有关。这次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返回,目的是验证返回舱的气动外形设计,获取气动力和气动热等相关数据,为新一代飞船研制积累实验数据。使用弹道式返回可以降低控制成本。同时,无控制返回本身就是飞船返回的故障模式,这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新一代多用途飞船研制。

  其次是把返回舱瞄准点放在沙漠腹地。由于以沙漠腹心为中心的周边地形复杂,有沙漠、山地、草湖、河谷、戈壁、沙化草地等,基本涵盖了需要进行试验的环境。而且不同地形有不同的搜索回收举措,各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搜索力量应对不同环境、完成不同类型任务的能力。

  任务实施三步走

  “针对返回舱着陆散布范围大、落点不确定的特点,着陆场区指挥部确定了‘空中搜索定位、地面处置回收’的原则,确保完成好返回舱的搜索回收任务。”邹利鹏详细介绍了具体的实施步骤:

  ――找准时间空域。确立三支地面分队和一支回收预备队。他们以理论瞄准点为中心,呈品字形于回收日前一天提前部署到预定地域。回收日当天根据返回舱新的预报落点,由距离最近的地面分队前出靠拢;空中分队根据气象实况与回收日当天的第一次落点预报决定前出的时域,再根据后续落点预报决定收拢的时域。

  ――抵近施放作业人员展开回收处置。空中分队在获取最后落点预报后,根据直升机和预定落点的距离确定升空搜索时间。升空后,空中任一分队发现目标后及时报告指挥所并锁定跟踪。指挥机指挥搜索,引导3架搜索直升机分队以三角形布阵抵前悬停施放作业人员,到返回舱前实施处置,真正实现舱落机到。

  ――地面分队前出增援。最近的地面分队在返回舱落地后迅速向目标靠拢,抵达返回舱着陆地域后协同空中分队完成返回舱的处置、吊装与转运。

  周密组织全面提高搜索回收处置能力

  邹利鹏说,围绕此次任务要求,着陆场区指挥部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针对落点环境特点,开展了勘场训练。着陆场区指挥部受领任务以来,根据着陆瞄准点放在沙漠的计划,组织人员对2万多平方公里的落点散布地域进行了详细勘察,组织了沙漠驾驶、道路勘察的训练,经过2万多公里的沙漠腹地穿越训练,使大家具备在复杂地形特别是沙漠腹地穿越的能力。

  针对不同地域的回收装备研制与应用训练,加强了装备挖潜。全体人员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以现有装备力量进行研制改进完成搜索回收任务,如猛士车加装了防脱圈轮毂、防护底板,运输车更换了沙漠轮胎;对老旧车辆加装卫通设备解决通信能力,在无依托状态下加强了生存能力;研制了滑沙锹、履带式吊装运一体运输车等,提高了装备对沙漠等复杂地形的适应能力。

  此外,着陆场区还加强了文书拟制工作。邹利鹏说,文书这是一切行动的依据。这次任务是一次全新的任务,无论地域,还是任务状态都是第一次。只有拟制出文书,并按照操作标准组织实施才能做到有序有效。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共拟制了近百份相关文书,把一切行动的准则都列了出来,保证了训练和操作的圆满完成。

  邹利鹏说,全体人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始终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不断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经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各部门取得了突出成绩,如具备了穿越沙漠的能力;野外生存能力至少待上10天以上;在无依托的状态下解决了通信调度问题,使搜索回收过程保证了调度始终不断、话音始终相连,确保了指挥的通畅。

点击查看专题

点击查看专题

 
责任编辑:甘晨卉
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南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南海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热度点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